“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路径

2019-09-10 07:22张晴晴
科教导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教学重点互联网+教学模式

张晴晴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 教学模式 教学重点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9.040

Keywords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key points of teaching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的强度,希望通过高校思政教育为国家塑造有思想有魄力的爱国型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起来,统观社会科技发展大局对高校思政教育模式进行更新,能有效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1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1.1 传统价值观的改变

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的真实性的特点,学生依靠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能在新媒体的多平台中随意获取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数量巨大内容繁杂,在高校大学生的脑海中极易形成挥之不去的印象。高校大学生思想并未完全成熟,在新环境中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就给了新媒体中的不健康信息的可乘之机,在高校大学生心目中产生了传统价值观的改变。[1]

1.2 传统教育课堂教学效果降低

在现今社会中的科技设备等多重诱惑下,思政教育课堂难以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思政教学模式较为僵化,其中未设置学生参与环节,学生对传统的教学内容缺乏学习兴趣。同时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设置的教学重点也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填鸭式”教学模式让思想自由的大学生的思维被框架化,不利于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也不符合“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以致于思政教学的效果较低。

2 “互联网+”时代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机遇

2.1 提升课堂氛围

“互联网+”时代中具有电子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特点,同时多媒体的发展已经趋近于成熟,为高校思政教育的课堂氛围的提升带来了机遇。互联网平台在现今社会中逐步被运用于各项发展和建设中,在大学生的心中占有较高的心理地位,并且互联网的应用格局还将在我国的建设中全面展开,信息素养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基本教育需求。高校大學生对互联网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灵活多变的课堂内容加上互联网教学的渗透能提高校课堂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完成思想政治教育。

2.2 改变教学模式

互联网技术逐步应用于我国各行各业中,也为高校思想教育的教学模式的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融合产生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带领高校思政教育进入教学新天地中。同时新型的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空间。据有关调查显示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明显高于被动学习的学习效果,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高校大学生就可以自主进行信息技术的操作完成学习,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2.3 拓展教学内容

在当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互联网用户可以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平台上传和下载各种学习资料,是“互联网+”时代中具有的教学优势。本小节中主要通过以下两点说明“互联网+”在拓展教学内容上的优势:第一,教师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网络中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源,根据课堂内容进行灵活配置,丰富了思政教育课堂的内容;第二,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教师可以用向学生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在互联网上下载学习资源,健全了学生了学习模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产生。[2]

3 提升“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

3.1 提升“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教师是传统教学课堂中的主导者而学生则是主要的教学对象,在“互联网+”时代中增加对教学对象的了解,才能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导向进行教学模式的合理配置。增加对教学对象的了解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学生的思想状态,增加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第二,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和网络平台。[3]第三,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帮助高校思政教师开展思政教育。

3.2 “互联网+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在当代高校中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合适的教学方式向高校学生普及我国的思想政治观念的优势,纠正其对我国思想政治观念的错误认知。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将传统思政教育中的缺失进行补足,同时将互联网有关技术与教学模式相融合还能让学生体会到高校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

3.2.1 慕课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中增加了信息的传递渠道,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对世界各地的消息进行了解。慕课教学就是依靠互联网产生的学习平台。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思政教育融合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慕课教学运用于思政教育学习上,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慕课教学资源的学习体现了完全的自主性,同时慕课教学模式还弥补了课堂教育中教师知识传授的实时性缺点,慕课资源的可回放性帮助学生对课堂的重点、难点进行重复学习,提升了教学效果。近年来各所高校响应国家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号召,纷纷在有关网站上提供了思政教育的公开网络课程,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重要资料。教师可以挑选有针对性的思政网络课程视频,向学生普及其优势,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慕课平台中自主进行有关资料的学习,并在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完成自主学习。在2019年4月9日,我国同济大学已经启动了“学思·知行”学生党建慕课平台,实现了“指尖”思政教育。

3.2.2 微课教学

将思政教育的效果最大化,深化思政教育目的,是以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解为基础进行的。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有关调查发现,现在的在校大学生一般为95后,正是青春洋溢的阶段,他们喜欢的社交软件主要有微信、QQ等。在学生使用中普及率较高的社交软件上建立班级内思政教育群聊,并在群聊中推送微课和微视频,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思政教育的积极的学习心态。还可以在课堂时长中为学生预留微课时间,学生在课前根据课堂内容利用互联网技术自主剪辑视频和纪录片并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能让思政教育真正走入当代大学生的内心深处。截止至2019年5月各个高校已经积极开展了与思政内容有关的学生制作微课的活动,学生在进行微课制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思政课程的学习,扩大了教学效果。

3.3 “互联网+教学环境”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就当前高校的思政教育现状而言,让学生有切实的课堂体会是提升教育效果的有效措施,改善教学环境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大事。主要从以下几个课堂阶段中提出利用互联网优势营造教学环境的措施:第一,在课堂内容开始前。根据课堂内容选择合适的纪录片在正式教学开始前向学生播放,能引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利用互联网优势播放的记录片还能向学生制造悬念,吸引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主动学习;第二,在课堂内容进行时。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互通性,教师能够在有关平台中获取想要的资源信息,传统思政教育课堂内容枯燥,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晦涩难懂的知识难以产生共鸣,将互联网的优势运用于思政课堂中,能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上对使用互联网技术描述的课堂内容加深体会;第三,在课堂教学内容结束后。将互联网优势应用于课堂内容结束后,能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时,在课堂中向学生介绍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的暴行,在课堂内容结束后,使用多媒体设备带领学生观看“九 一八”历史博物馆中的有关藏品,构建学生的思维场景,提升教育效果。

3.4 在“互联网+”背景下转变课堂主导者

要想在高校中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应从转变课堂的主导者入手。通过分析当代社会中对人才的需求可知,高校应该由“教师主导教授”转化为“学生主导学习”。现在身处高校校园的大学生将成为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中流砥柱,社会中要求新型人才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中得到主导者,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精髓,贯彻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在教学中形成学生主导课堂学习的课堂常态,能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不断增加,不仅实现了原本的教学目的还深化了教学效果,体现了更丰富的思政观念。例如在上文中提到的“慕课教育”和“微课教育”中都实现了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高校大学生通过在校园中的学习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将对思政教育的学习延伸至课堂之外,在脱离校园教育之后依然保持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实现了高校将教育的影响扩大化的办学方针。高校大学生在接受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后,提升了个人的思想政治水平,对个人的道德品质产生了良好影响,在工作和学习中践行自主学习意识,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在实际生活中体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但是同样也存在着许多机遇,紧抓机遇,迎接挑战,是将高校的思政教育的效果提升的有效措施。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改进高校现有的思政教育模式,明显提升了课堂氛围,营造了高校中思政教育的良好环境,为社会培养了具有较高思想素养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邱铁红.互联网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探析[J].學理论,2018(08):217-218.

[2] 牛天宇.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理念、策略与方法[J].南方农机,2018.49(14):202,221.

[3] 陈仁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透视——基于H市七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7(03):57-62.

猜你喜欢
教学重点互联网+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巧引路轻点拨,豁然开朗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