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献蕾
摘要:课堂是教师为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阵地,而高效课堂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高效学得知识的所创造的课堂,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构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先进教学手段;师生关系;联系生活
受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新时代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依然是屡见不鲜,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有效学到化学知识百害而无一利。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摒弃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传统教学观念,应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从事高中化学教师这一职业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提出几点建议:
一、运用先进教学工具,营造直观教学情境
近些年里,我国对教学事业愈发重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地在加大。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得力助手。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可充分运用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集中课堂上的注意力。如此,定能够使学生得到事半功倍的化学学习效果,对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也提供了一份强大的助力。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说道:“这节课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及它是如何分类的,还要了解它的性能和应用。”由于学生对高分子这一抽象概念一时间还难以理解,所以我便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高吸水性树脂、导电性材料和医用高分子材料,使学生直观认识了高分子材料。然后,我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介绍了什么是复合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运用。这样,我通过运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为学生营造了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体验到了化学科学的进步与材料科学的发展之间的联系,且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其在生产生活、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真正实现了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的构建。
二、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师生之间的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学习该学科知识的态度,我们经常听见某些学生因为对某位教师不满意,失去了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导致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变得很压抑。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产生学习的动力。如此,便可以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这一节时,首先,我利用幻灯片为学生展示了乱扔垃圾,以及不按垃圾分类扔垃圾的现象所造成的后果。然后,我与学生用写便利贴的方式写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并设计了有机垃圾、危险废物、可回收垃圾等几个箱子,与学生一起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活动,并且在进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我为学生介绍了如何对废旧电池进行特殊处理、如何将生活垃圾资源化、如何将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等问题。这样,我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不仅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了和谐的课堂氛围,达到了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人文精神,知道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的必要性,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三、联系生活传授知识,增强学生应用意识
化学作为一门从实际生活中创设出來的学科,与生活之间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所以如果教师只在课堂教学中关注课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应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传授化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此,便能够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对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有极大的帮助。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空气质量的改善》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介绍了空气好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对学生展示了一份近期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报告来让学生探究影响我国空气质量得主要污染物有哪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之后得出了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之间存在的关系,并总结出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了以上物质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最后,我与学生总结了常见居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并总结了如何减少空气污染和室内污染的一些方法。这样,我通过在教学之中联系实际生活对学生传授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动力,使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得以轻松打造。
总而言之,身为高中化学教师的我们,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灵活运用从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教学方法,并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为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使学生获得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祁爱儒.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线索”和“结构”[J].化学教与学,2018(02):25-27.
[2]齐华.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