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儿童舞蹈创编与儿童心理适应性探究

2019-09-10 01:39宋丹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5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适应性新时期

宋丹

摘要:儿童舞蹈教育是儿童教育重要构成部分,既可以引导儿童欣赏,又可以潜移默化教育及启迪。为更好的培养儿童对舞蹈的兴趣,舞蹈创编人员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紧抓儿童心理特征,掌握儿童心理要素,促使儿童可以在接触舞蹈和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兴趣。

关键词:新时期;儿童舞蹈创编;儿童心理;适应性

高质量的舞蹈作品,可以促使儿童在潜移默化教育中身心健康,从而全面发展。但是当前仍存在部分创编人员不重视儿童心理特征,导致儿童不能更好的接受舞蹈,不能直观的感受到舞蹈的趣味性。为确保儿童舞蹈可以充满活力,具备个性化和特色性,创编舞蹈者必须紧抓儿童心理特点,掌握儿童心理要素,只有创造儿童喜欢的舞蹈,才可激发儿童喜爱舞蹈。

一、儿童舞蹈创编遵从的原则

(一)整体性和个体性相兼顾

现阶段,大部分舞蹈教师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将提升儿童综合素质作为根本目标。部分舞蹈教学和创编人员仅重视表现突出的儿童,并没有照顾到所有儿童,并且忽视儿童好动活泼的心理特征。因此,为促使儿童可以综合发展,设置舞蹈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应该确保舞蹈教学具备整体性。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儿童心理要求及认知水平,科学设置舞蹈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提升儿童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阶段性和持续性相统一

智力活动形成的过程,主要分成五个部分,分别为:①了解掌握当前活动阶段、②利用实物完成活动阶段、③外部语言参加,通过表象完成活动阶段、④仅依靠内部语言,在大脑中完成活动阶段、⑤智力活动简约化阶段。当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掌握儿童形成智力活动过程,对创编舞蹈具有积极意义,这样便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设计创编舞蹈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还需要重视儿童个性和共性,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防止出现内容重复的问题,体现不同阶段舞蹈创编特色,引导儿童掌握更多舞蹈知识与技巧。

(三)实效性和先进性相呼应

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均处于成长阶段。从儿童出生起,在教育条件与生活条件影响下,经过长时间发展,逐渐成为具有思想观点的社会成员。在这个阶段,教师为儿童传授健康积极的文化教育尤为重要。在创编舞蹈作品、设置作品主题、传授技巧、设计律动等各个方面,均需要秉持实效性和先进性共同呼应原则,这样才可为创编利于儿童成长的作品,才可保证儿童舞蹈教育和创编获取较好的效果。

二、新时期儿童舞蹈创编与儿童心理适应性的策略

(一)适应儿童心理特点

在我国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在课堂中为主体,学生仅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长时间被动学习中,打击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从而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儿童舞蹈教学具备愉快性,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自由发挥,让儿童对舞蹈产生好奇心,引導儿童通过即兴方式创作舞蹈,深入开发儿童创作潜能,激发儿童创新的意识,培养儿童合作的精神。但是在创编舞蹈的过程中,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因重视赛事和参与活动,导致儿童舞蹈更加倾向成人化,舞蹈结构复杂化,舞蹈语言怪异,舞蹈表演模式化,这些因素均不能更好的培养儿童舞蹈思维。基于这种情况,创编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儿童心理特点与舞蹈创作。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舞蹈创编需要结合生活,从生活中激发创作灵感。例如在《长大后我也要当兵》中,创作灵感为1998年抗洪救灾真实事件,一个女孩被洪水围困三天三夜,被武警顺利营救。创编人员便可结合真实案例,在设计语汇方面运用军人集合和敬礼等队伍,激发儿童模仿热情,这样便可保证舞蹈更加生动。

(二)掌握儿童心理状态

儿童心理的状态主要是指:在心理活动中儿童表现的形态。儿童舞蹈的题材是创作舞蹈的源泉,因此创编者应该准确掌握儿童心理状态,深入挖掘可以发挥内在价值的舞蹈题材。选择题材时,应该从儿童的童心出发,创作儿童舞蹈,将确定主题作为核心。儿童生活具有丰富性,同时事物对儿童具有启示作用,这边成为创编者构思作品的主要素材。选择儿童舞蹈应该考虑儿童思维逻辑性,这样才能够得到儿童的喜爱。在大量题材中,常见的方法便是从儿童本身形象出发,经过加工和提炼,让主题作品包括助人为乐和尊老爱幼等中华美德。例如在《可爱的企鹅》舞蹈作品中,通过企鹅笨拙和可爱的特点,便于儿童的心理状态相符合,促使儿童进行表演和模仿。在选择音乐时,应该保证符合儿童的爱好。音乐为舞蹈灵魂,选择的音乐必须具备节奏感强和歌词顺口等特点,这样便可让儿童产生想象的欲望。在确定舞蹈动作时,也应该保证符合儿童的兴趣,舞蹈动作需要从儿童生理和心理等出发,不能过于复杂和繁琐。从儿童心理状态出发,确保儿童可以更好的接受舞蹈动作,基于这一特点,创编教师在确定舞蹈动作时必须全面考虑儿童的特点。可从民间舞或者民族舞中获取动作,另外还可借鉴古典舞等相同舞蹈动作,这些舞种都可为确定儿童舞蹈提供较好的素材。例如在创作《龙舟乐》时,从舞蹈的基本形态出发,开始儿童并不能快速融合到舞蹈中,在练习和配合中,赛龙舟舞蹈被完美的表现出来。赛龙舟内的舞蹈动作都是儿童在生活中常见的动作,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儿童便可完整的展示舞蹈动作,在联系舞蹈中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三)深入挖掘儿童内涵

深入探究儿童发展特点和心理变化特点、规律,既可对儿童文艺和儿童教育等各个领域有积极作用,又可促使儿童可以身心健康,这样便具有重要意义。创编儿童舞蹈,需要高度重视儿童心理特点和儿童发展规律,积极吸取各类舞蹈文化精髓,拓宽舞蹈文化视野。从儿童心理的内涵出发,需要引导儿童开启心灵的窗口,拓展儿童思维空间,从而提升儿童的智力。激发儿童对舞蹈的兴趣,便可促使儿童可以对舞蹈产生热爱。兴趣是大部分儿童接触舞蹈的动力,兴趣在儿童和舞蹈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在创编舞蹈动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儿童好奇心等心理特点,设计具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通过不同形式激发儿童的兴趣。儿童在学习和玩乐中便可掌握舞蹈本领,感受舞蹈美感,在学习环境和心境之间构建联系,利用舞蹈美化童年生活。调动儿童情绪,让儿童可以真正的喜爱舞蹈。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自我意识增加,情绪活动不断发展。因此在创编舞蹈动作时,创编人员应该选取地方戏曲或者民歌等,让儿童在耳濡目染的载体中感受舞蹈的内涵,这样可更好的带动儿童心理兴趣,深刻了解舞蹈艺术。

结束语:综上所述,从思维角度出发,在不同阶段,儿童思维存在差异,因此如何让学生在特点时期内可以形成思维、拓展思维尤为关键。在新时期背景下,舞蹈创作需要掌握儿童思维方式,有针对性给予教育及培养。从不同角度出发,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促使儿童可以具有发散性思维。激发对舞蹈的兴趣,对儿童今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丽.儿童舞蹈创编与儿童心理适应性研究[J].新课程(中),2018(10):12-12.

[2]范泽容.儿童舞蹈创编与儿童心理适应性研究[J].艺术教育,2018(11):102-103.

[3]范泽容.儿童舞蹈创作编排与儿童心理适应性研究[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7(3):66-70.

[4]杨文娟.幼儿园教师儿童舞蹈创编的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2016(12).

[5]彭淑英.浅议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与基础[J].致富时代月刊,2016(12):160-160.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适应性新时期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南南的困惑
对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