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

2019-09-10 23:43:53韦笋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5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策略语文教学

韦笋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与实施,对小学语文学科教育越来越重视,并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成长需求,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清楚意识到创新思维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设计和制定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计划,并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的同时,还能够推动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语文是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汲取丰富的知识与内容,为学生参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过于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与维持课堂秩序,忽略了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不仅会降低学习兴趣,还会使其逐渐失去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一.勇于创新,打破常规教学思维模式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传授教材中重点知识外,还要运用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去解决学习或者是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顺应教育事业以及新形势的发展特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与常规思维模式,根据语文学科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语文素养,运用有效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仅如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发展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及语言表述能力等进行目标教学的细化,语文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好的语感和对教材的整体掌握能力。制定语文教学策略,对教材知识结构体系整体上进行宏观把握,了解教材重点难点及相关课程教学目标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三维目标创新语文教学。

二.激发学生质疑兴趣,培养其质疑习惯

“疑”是创新的基础与不竭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他们的质疑兴趣与习惯。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几乎承包了所有教学任务,习惯用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学生不仅要被动学习语文知识,还要机械背诵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思考和学习,这种传统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教师改变教学思想,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就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疑难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她是我的朋友》教学中,当学生学到阮恒为了救助一个素未谋面的小伙伴,勇敢献血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有的学生会说,他为什么要献血?如果没有献血,那个女孩会怎样?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从而体会阮恒无私奉献之情。在理解过程中质疑,能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主动的探究,克服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陈旧的教学模式。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人人都可以提问,人人都可当老师,互问互答,形成良好的质疑解疑的氛围。

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小学生是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要想充分激发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图画和语言文字,甚至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作者的文字提炼工夫炉火纯青。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品味与欣赏文章中的好词妙句,对激发学生的想象与好奇心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例如,古代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毛泽东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等都要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在脑中勾画出景物的形象、色彩、气势等,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界,从而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词句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选取一些故事性、逻辑性较强的文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编故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材中的童话文章《巨人的花园》、《小木偶的故事》等。

四.将教材中的文章进行拓展和延伸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章和知识点,从某种程度上看,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教材所具有的局限性,将教材进行拓展和延伸,并运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目标。例如,在《鸟的天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课文中的7、8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大胆提问,有的同学问:“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中的“有一个新的生命”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在颤动”?按以往的要求只让学生理解“榕树的生命力强”,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要求,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平时的积累,说说自己的理解。结果,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十分精彩:有的说是风吹;有的说是鸟动;有的说是太阳的照射……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学生完全突破了教材的束缚,找到了新的生长点,这说明学生思维的敏锐力大大提高了。

五.加强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要从长远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加强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创新想法得到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教师可以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针对教学画面感特别强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读读画画;针对诗歌性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背唱唱;针对童话故事性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读读演演,然后,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周边事物,定期写日记、写倡议书、写通知书、出黑板报、社会调查等等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还可以在生活中增长见识,提高创造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其语文素养、理解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為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富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教育论坛,2018,22(10):126-128.

[2]陈俊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7,19(05):220-222.

[3]李彦春.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6(02):101-103.

[4]纪育华主编.母语教学与人格塑造:小学语文教学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2(11):199-201.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培养策略语文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4:22:47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53:25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0:26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6:16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5:16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9:04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