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专
摘要:将壮族书画艺术引入小学校园这一设想是基于壮族拥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这一根基上,壮族民间艺术形式多样,而书画艺术做为其中的一种形式尚没有渗透到课堂上,以学生为对象讲授壮族书画艺术,可培养学生对于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最终目的在于使得壮族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壮族书画;校园;剪纸;传承;传统文化
前言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土著民族,它起源于久远的原始社会,由中国古代岭南越人其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大概在三千年前,广西壮族进入了文明社会,目前它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边陲,拥有自己古老、独特的民族文化,从古代持续发展延续至今,它的文化个性鲜明,极具特色。随着历史长河缓慢向前的流淌,壮族的名称随着年代而有着不同的称谓,才古代的百越一瓯一瓯骆一西瓯骆一西瓯骆越一乌浒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侬,一直至到今日的布壮,壮族。无论这个民族的名称如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它的丰富民族传统文化都经历几千年的歲月沉淀,成为中华文明中不可忽视的瑰宝。
1壮族民间传统艺术概述
壮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间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的传统文化具体有民俗歌圩,在壮乡,民歌无处不在,成为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坡黑衣壮服饰,以黑为美,崇拜黑色,男女老幼都把黑色作为自己的民族标识,穿着上以实用为主,式样大方简洁,自然素净;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它色彩斑斓绚丽,有着开朗热烈的民族风格;民间文学,如《布洛陀》是创世神话,它向壮族人民解释了天地万的起源。《母子访天边》则反映了壮族劳动人民试图揭开大自然神秘面纱的强烈愿望;壮族歌舞,源于古代壮族人民狩猎动作的模仿,而现代多模仿劳动动作,如手巾舞,扁担舞,采茶舞等;以及别具特色的壮族书画艺术,如代表壮族人民美好愿望的民间剪纸,古朴的古壮字,令世人极为惊叹的花山壁画等。
2壮族书画艺术进入小学校园的可行性分析
2.1教育部门对于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支持政策
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从2001年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国家就已经确定了省级教育部门制定符合本省需求课程的权力。省级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开发适合本省的课程。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未来十年要“创新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加强民族课程建设”。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鼓励各地、各学校创新教学模式传承民族文化。从国家到地方的教育政策,为壮汉双语学校引入壮族书画艺术,开展民族文化课程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2.2 壮族书画艺术本身具有的强烈艺术感染力
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形式,壮族书画远不及其他壮族传统文化那样传播深远,为外人所知。提起壮族,人们脑海中想起的是壮族独特的民族服饰,和个性鲜明的歌舞形式。但实际上,壮族的传统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内涵极为丰富,这些艺术形式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具有强烈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壮族的书画艺术门类众多,有民间剪纸,有壮族民族元素的绘画,古壮字,花山壁画等。其中,民间剪纸的内容多为民间婚嫁,求子,祭祀,年俗节令等,代表了壮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日常的生活场景,用一个个红色的小人来表现“击鼓高歌”或“出骑打猎”,形象简洁生动,这些剪纸的功能内涵和艺术内涵极其丰富,代表了巫术信仰和文化传承。
古壮字则产生于唐代,是参考了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出来的。是壮族的祖先用于日常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他们将古壮字刻在碑文上留传给了后代子孙。在壮族民间,土俗字也就是古壮字已成为壮族民间的书面文学用字,它比汉字要复杂一些,但是因为和壮族的语言一致,能准确表达出壮语的读音和字义,因此被壮族人民沿用至今。
至于花山壁画,则是在中国的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的峭壁上,有一系列大规模的原始岩画,似乎是古代的图腾,线条简单,内容丰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峭壁上的图画都用的是鲜红色的颜料、色彩鲜明,人物形态各异,令人大为惊奇。画中的每个小人都像一个“大”字,笔触粗狂有力,整幅壁画恰似凭空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一幅巨型史册,无声地诉说着2000年前历经的沧桑。
2.3民族地区小学美术课堂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
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讲,一直以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虽然促进了多民族融合,但是也让民族学生在校园感受到文化背景的差异,影响其学习的适应能力。必须关注学校课程中的民族文化教育,这样才能将“民族文化”和“地方知识”落到实处,这是民族学校课程创新的最好体现。从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来讲,一直以来,我们的关注重点放在远方,放在他国,而忽视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传承。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将民族书画艺术引入美术课堂,用具有鲜明特色民族色彩的壮族民族作品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壮族书画初步了解壮族文化的起源和特点,使学生感受壮族传统文化美,增强学生对自身优秀文化的认同。这是对学生美术课堂的极大丰富,也是对自身文化形态的接纳和思考。
对于壮族地区小学的美术课堂来说,壮族书画艺术的课程内容创新和课程形式创新,是不再盲目追赶先进,转而定位于自身,强调自身文化价值的体现。通过民族美术课程的构建,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综合发展,进一步做好自身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
2.4 文化自信视角下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最佳路径
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起着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因为有着传统文化的滋养,才能使人们了解自己的民族,信赖自己的民族,进而自觉不自觉的保护好自己的民族文化。近年来,现代文明(不仅仅是中国还有西方)的不断强烈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民族的传统文化自信心和对于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壮族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沉淀,有着自己民族文化所独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这些具有深度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能够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在历史逐渐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繁衍与发展的内在精神基石。通过壮族的一些优秀且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文化,比如书画艺术的推广、学习、了解和接纳,这样有助于潜移默化的了解自己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形成文化自觉,更好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最终使得美术艺术教育的美育和德育功能得到实现。
3如何在小学校园内实现壮族书画艺术的良好传播
3.1大力开发壮族书画艺术的课程资源
壮族书画艺术形式和内容多样,文化内涵极为丰富,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应有选择的开发适合的课程资源。壮族民间剪纸,古壮字,花山壁画等,线条简单,内容丰富,值得大力开发,使之形成美术课程内容。民间美术往往古拙质朴,与儿童美术一样,具有活泼生动,富有生命力的特点,从作品造型上看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学习民间美术,符合了儿童的天性,此教学活动也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
3.2创新壮族书画艺术的教学方式
在美術课堂上,教师可在美术课堂上将壮族书画以图片,PPT,视频,文档等形式逐步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形成足够的视觉经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引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对于壮族书画艺术形式的热爱。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剪纸课程和古壮字临摹课程。通过眼看,耳听,手操作,在老师的讲授下领略壮族书画艺术的美,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和民族文化认同。
除了在课堂上引入,还可以将壮族书画印刷成小册,发于学生,让学生带回家中与父母甚至家中老人一起欣赏,甚至可以邀请自己的爷爷奶奶讲述壮族的历史和神话故事,在校园里鼓励学生为同学讲述故事,将故事用美术作品表述出来,通过演绎剪纸的具体操作,古壮字的实际使用等等,使壮族书画艺术融入了学校的课堂,渗透到每位学生身后的每个家庭中去,形成知识的正迁移。让学校的美术课堂影响孩子,孩子在家庭中影响家长,家长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最终形成书画艺术传递的良好循环,在校内外形成广泛的影响,调动儿童与家长的积极性,为壮族书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
3.3壮族书画艺术在校园传播的延伸
壮族书画艺术和其他地区的民间艺术有相同性,都面临着生存土壤和群众基础的逐渐减少,随着喜爱壮族书画艺术的人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剪纸、古壮字等这样的民间艺术逐渐式微。比如目前壮族的书画艺术资源就面临着极具匮乏的险境,壮族的民间艺术在壮族年轻人和儿童的身上已然形成了缺失。壮族书画进校园,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少数民族双语学校更加具有自己的特色,丰富了师生的精神层面,可使校园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民族文化气息浓厚,也潜移默化地使着壮族文化得以传承。
因此,除了有效利用美术课堂,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完成美术教育的延伸,比如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举办与壮族书画有关的艺术展览,举办各种级别的民间艺术竞赛,邀请民间艺术价参与指导,邀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家赞助,进一步激发学生和家长对于壮族书画艺术的兴趣,不断扩大其影响力,通过书画艺术价值的强调和重申,努力使其走向更大的市场,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结语
随着民族文化教育的深入推进,壮族书画艺术进入小学校园最终将成为常态化发展。在目前这一摸索前进的时期,我们作为小学校园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壮族书画艺术传承方面,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必须要树立民族文化创新发展观,大力开发壮族书画艺术,让壮族民间艺术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和发展,使壮族民族文化的根基更加夯实。
参考文献:
[1]邹静. 西部地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 教学与管理, 2012(12): 155-156.
[2]郑轶. 当代艺术与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评《当代艺术与学校美术教育》[J]. 教育发展研究, 2017(04):93.
[3]李学奇, 胡元佳. 桂西南民族高师美术教育融入本土壮族美术资源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 182(19):142-144.
[4]覃娟凤. 对壮族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0, 02(4):155-155.
[5]何秋艳. 壮族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 广西教育(义务教育), 2018(4).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东平镇江龙小学 广西崇左 5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