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第二外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2019-09-10 07:22黄菊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中介语学习者

摘要:中介语石化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第二外语的一个密切关注的话题。中介语是指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外语的过程中逐渐向目标语靠拢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语法规则,而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学习者极易受母语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石化现象。本文就是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本质、类型与形成因素以及防止石化现象的方法三个维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中介语;石化现象;第二外语;学习者

近年来,随着对语言学理论的不断探究,学者们对学习者第一语言学习对第二外语学习产生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此同时在第二语言习得或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一种与众不同的现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即当学习者对某一语言的学习达到一定的水平后,该语言的一部分技能(例如:听、说、读或写)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就会出现一种异于第一语言即母语与目标语的语法规则及语言子系统的语言体系,这就是美国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在1972年提出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

1.石化现象

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也称僵化现象,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教授Larry Selinker所提出的,但就石化现象,Selinker在不同时期做了不同的陈述。

起初,Selinker认为第二外语的学习者也许最终只有百分之五的人才能达到目标语的水平, 即绝大多数的第二外语学习者不能完全激活大脑中的潜在语言结构,因而难以将普遍语法转化为目标语语法,导致学习者不能永久地习得正确的目标语语言,他称这种现象为石化。1972年,Selinker则表示,“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趋于保留的与它的目的语有关的那些石化了的语言点、语法规则及亚系统特征,不受外语学习者的年龄及所接受的外语教育的多少的影响。石化了的结构趋于以潜在的方式存在,在表面认为已被清除了以后,会在学习者的输出中重新出现”[1]。1992年,Selinker对石化现象做了进一步阐述:“如果中介语的结构系统不再进一步发展,也是石化的表现”[2]。直到1996年,Selinker重申:“语言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3]那么,第二外语学习者所产生的语言石化现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2.石化现象的分类及成因

2.1 石化现象的分类

在1972年,根据形式上的不同,Selinker将石化现象分为个体石化和群体石化两种。其中个体石化现象又表现在两方面:第一,错误石化;第二,语言能力石化。错误石化表现为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期间被多次纠正的并被认为已纠正的错误反复出现;语言能力石化即中介语在语音、语法及词汇方面的石化。群体石化是指当已产生石化现象的外语能力被大众普遍习得,乃至整个社会都认为是正常的现象,这就会导致一种新的方言的出现,例如:印度英语。

我国学者牛强在2002年,根据石化现象的性质分为暂时性石化和永久性石化两种不同类型。在我国众多的英语语言学习者中,他认为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第二外语即大多数为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石化现象多属于暂时性石化,即经过指导是可以被纠正的。然而,很多时候即使是学习者认为已经被纠正过的错误,仍会在之后运用的过程中重复出现。因此,英语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仍需要不断思考,及时输入新的信息,尽量避免在学习中出现石化现象,尽快地排除母语所造成的负迁移。

2.2 石化现象的成因

1972年,Selinker将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母语迁移;第二,培训转移;第三,学习策略;第四,交际策略;第五,目标语过度概括现象。

母语迁移。母语迁移,指的是在第二外语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语言习惯往往会对第二外语的学习者造成直接的影响。这是由于人们最初对一个语言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对母语的学习而产生的,那么在将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习过程中,绝大多数的语言学习者会下意识地将自己母语的发音方式、语法规则和特殊用法等套用到第二外语的学习中,这样就会造成对第二外语本身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固定用法的忽视,从而导致一些错误产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介语的石化现象。

培训转移。我国学者牛强(2000)从两方面对培训转移进行了阐述。首先,培训转移指得是外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恰当的或不地道的运用了该语言,以至学习者对该语言的某些语言表达方式或者语法结构产生了不正确的理解,但是由于这些错误的理解大多产生在学习者学习该语言的初期,即学习者语言习惯塑造的时期,所以可能导致这些错误的理解根深蒂固,难以消除;其次,培训转移不仅仅应当只停留在真实语言层面,还应当包括一些非真实的语言输入,例如,教师为了教授某一语法规则或结构而撰写的教材。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所谓学习策略,不同的专家學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但大多认为学习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完成学习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计划或手段。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是石化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帮助第二外语学习者提高对目标语言的运用能力,反之可能会导致第二外语学习者产生对目标语的石化现象。交际策略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在学习第二外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所采取的弥补手段,一般会回避使用不明确的目标语或使用母语、手势语。科学的交际策略会保证交际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也会犯一些语言错误,但会被及时纠正;反之,不良的语言习惯,会抑制语言学习的语言习得。

目标语过度概括现象。目标语过度概括现象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外语的初期阶段会将自己之前习得的语法规则和词汇用法错误地运用到第二外语的语境中去的一种现象。

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一直是语言研究者密切关注的一个话题。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除上面提到的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对中介语石化现象进行较早、而又系统的成因分析之外,后来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中介语石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3.防止石化现象的方法

发现中介语石化现象并分析造成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成因并非是當今学者们研究这个话题的主要目的。笔者认为研究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根本目的旨在与为教学领域的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从而指导教师有效教学,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尽可能延缓甚至避免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中介语石化现象,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外语教学的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关注学习者的情感和母语影响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学习者自身对其的兴趣,而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往往在初期是最浓厚的,因此,教师应当把握好这一关键期,不断激励学习者,寻找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努力让学习者做到在学习第二外语的初期阶段就能准确无误的理解并运用该语言的发音方式、语法规则、词汇用法等知识。已纠正的错误重新出现也是石化现象之一,所以对于一些可能出现的石化现象,教师应当针对学习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对于学习者出现的错误应当及时纠正,并通过不断的操练使正确的表达方式得以强化。

此外,母语迁移是中介语石化现象的重要成因之一。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在循序渐进的渗透一些外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等,这将有助于扩大外语学习者的英语语言的视野,帮助他们尽可能减少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和运用中造成的石化现象。

3.2教师不断提高各方面素质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到过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3分)+教法(4分)]*教师。由此可见教师以及教法在教学中的作用,这也就要求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首先,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要有渊博的知识,同时,尽量克服母语的干扰,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能力。例如,外语教师如不具备较好的口语能力,那么在真实教学中可能会给学习者带来误导,导致学习者出现发音石化现象。

此外,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和教材选用恰当地教学方法,科学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多地搜集背景的语言材料,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一些语言石化方面的范例。

3.3教育管理部门创设良好交流环境

要想延缓或避免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中介语石化现象,不仅仅需要学习者和教师的努力,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也应最大限度地为第二外语的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应对第二外语授课所使用的教材把好关,坚决杜绝“问题教材”出现在课堂上。其次,教育管理部门应增加在职外语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再次,教育管理部门应鼓励语言学习者出国交流,创设对外交流奖学金;最后,不仅仅只在大学增设一些外语选修课(例如:跨文化交际、英美诗歌赏析等课程),还要在中学开设这类课程,让学习者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外语国家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思想,从而激发学习者对第二外语的兴趣,提高第二外语水平。

4.结语

中介语石化现象已经成为当前学者研究第二外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是对中介语石化现象进行概念上的阐述其次对其追根溯源,主要有五方面的原因造成中介语石化现象,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是母语转移对学习者造成的影响。那么,为了尽可能延缓或者避免学习者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中介语石化现象,教师应当关注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和母语干扰,教师自身也应当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同时,教育管理部门也要努力创设良好交流环境。

参考文献:

[1]Selinker,L.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M].NP:Long- man,1992.

[2]Selinker,L.Fossilization: What We Think We Know Internet[M].NP: Longman,1996.

[3]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 (5).

[4]陈慧媛.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37-43

[5]刘晓艳.二语习得中的僵化现象与停滞现象[J].对比研究与分类[J].2005.6.

[6]吴丁娥.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过渡语及其僵化研究[J].外语教学2001,(3):17-22.

作者简介:黄菊(1995.07-),女,汉族,福建省泉州市人,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猜你喜欢
中介语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cMOOC学习者群体的联通水平与关系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追踪模型融入遗忘和数据量因素对预测精度的影响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生英语句法学习的影响探析
从认知心理角度分析中介语石化的成因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外语学习中中介语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