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改革强调通过观察、试验、猜想、验证、修正、再验证、得到结论并进行推广和应用,提供机会让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探究,最终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参与中领悟数学的本质和核心。高中学生相对成熟,对问题往往都有自己的看法,具备自己的思维方式.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发学生思考,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精神。因此,我力求在精选例题的同时,特别注重辅设途径,让学生不自觉的热情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点初浅做法如下。
一、用结果引发好奇,探究竞激发热情
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这就需要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吸引学生的地方.首先力求学生投入其中,再设法让他们感到惊奇,甚至不可思议,这时就可以紧扣学生心弦,让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眉色飞舞.
如果老师直接数形结合,利用韦达定理引导出解法,学生虽能理解,但热情度不会太高,甚至会显得枯橾泛味。
若能换种方式,即利用同学还在冥思苦想,而不得结果时,老师却出呼意料地说,这道题太容易,只看一眼,便知道了解集为{x|-1 这太突然的结果让学生不可思议,探求知识的欲望被强烈点燃,使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晓有兴趣地围绕相应方程根的关系去探求问题的结果,总结出方程ax2+bx+c=0与方程ax2-bx+c=0中的根互为相反数,且注意到a<0,因而可很快地写出解集.如此,再补充其它解法,则效果明显胜一筹。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考察学生的观察问题的能力,引出练习: 二、抓特点诱发诧异,引猜想寻求途径 解题时,首先是对题的观察和审视,从中捕捉相关信息,教师若能在题中让学生抓住较为特殊(或有特色)的某一部分,引发学生的好奇,包括观察数量与数量间的关系,图形与图形间的关系,以及数量和图形间的关系。从而诱发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与见解,引发猜想并积极去发现其规律。 当学生猜想出周期函数函数时?那么,由学生说明原因和理由的时刻到来,教师趁热打铁,围绕周期函数的定义,引发探讨高潮. 三、抓机会趁热打铁,引类比夯实基础 类比,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逻辑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及彼,引发学生联想,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巩固基础知识,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师不妨通过上述例子,试探提问“总结出了探求周期的方法了吗?” 如此,可引发学生去积极尝试。当学生感到有困难时,老师不妨用激将法,说其并没有弄懂上述例题,如果弄懂了,怎么会不知道怎样演绎呢? “会算f(x+6)吗?”,通过类比,完全可得到相同结论。 如此,既引发出学生周期函数的猜想,同时又引发了对问题的探索和联想,学生兴趣盎然,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索的精神,尝试出证明周期函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 四、多角度引发思维,示演绎不断完美 实施好高中数学教学,既要驾驭好教材,丰富课堂内容,又要注重融洽课堂气氛,让课堂充满活力,富有生气.这不仅需要教师在例题、习题上精心组合,做到“精雕细刻”,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仔细思考,能够“运筹帷幄”,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 例3. 设α为锐角,若cos(α+)=,求sin(2α+)的值. 该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容易入手,老师若直接传授解题方法,难以改变学生的不以为然,即毫不犹预地展开cos(α+)=cosα-sinα=,为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教师不妨顺其自然,让学生吃点苦头.让他们在演绎的过程中经受挫折,更能体会那雨后彩虹的心情. 此时,可略纠偏差,当并不时一步到位,即引诱学生可否找一种简单一点的方法来求得cosα,sinα呢?如此,不难导出思路二。 相对于思路一,思路二可以说收获颇多.但还是有些不尽人意,有谁能提供好一点的解法吗?步步紧逼,箭在弦上,学生的思维被强烈点燃。 思路三:利用已知角的三角函数值,来求另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应去观察角α+、2α+是否存在某种关系.若能发现2α+是α+的两倍,你会解答吗?学生跃跃欲试,利用二倍角公式,好的解题方法呼之欲出. 拉普拉斯曾说 “在数学里,发现问题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类比”.在中学数学的解题教学中,通过介绍归纳和类比等思维方法,能启迪学生的解题思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正确审题,善于观察和发现,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变形式逐步引深,比解法不断创新 例题的选择,应本着寻找好的切入点,循序渐进,以唤起学生不同的想法,各抒已见,无论对错,都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养成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就是求动点(x,y)中的x、y的一种相依关系.面对两个动点的关系,学生易联想到相关点法,从而发表自己的见解,易通过中点公式求得P、Q两点坐标的一种关系,较轻松地求得Q点的轨迹.于是,在此基础上,将题变化为 在学生观察相关点P、Q时,发现与(1)并无区别,这就意味着解题的方向不变,那么,那方面发生了变化呢?学生不难看到,坐标之间的关系不能再用中点公式来转化,从而猜想,探求P、Q坐标之间的關系,其难度有可能加大,如此,既能看到问题的相同点,又能看到问题的不同点,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此时,不妨再作一些解题方向上的变化. (3)已知P是圆x2+y2=4上一个动点,A(1,0)为圆内一点,经过原点O作直线PA的垂线,垂足为Q,求点Q的轨迹方程. 此时的Q点依然随着点P运动而运动,可否继续应用相关点法呢?学生的思维也会因此而展开,适当时指出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或斜率的积为-1),此时,老师再将问题转化到核心处。 (4)已知圆x2+y2=4上一定点B(1,1)为圆内一点,P,Q为圆上的动点. 若∠PBQ=90°,求线段PQ中点的轨迹方程. 有了上面的铺垫,面对问题,学生跃跃欲试,探讨中提出了以下几种想法: 在解题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通过猜想,可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自觉地培养成这一重要的思维习惯。学生的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方便自己梳理解题方法,理顺解题思路,积累解题经验.寻找问题与问题之间的本质联系,将一些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升到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美]G.波利亚著.数学与猜想.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孔凡哲 曾峥 编著.数学学习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劳锟,女,籍贯:广东,民族:汉,出生年月:1973年3月,学位:学士,职称:中学数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