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丹
摘要:古诗词是我们的瑰宝,人教版的语文书中收入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教师对于古诗词越来越重视,但是中学生古诗词积累的现状令人担忧。如何培养初中生课外古诗词的阅读能力,传承中华文化,成了語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诗词素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方面谈谈初中生课外古诗词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生;课外古诗词;阅读能力培养
我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而古诗词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极其璀璨的明珠。从先秦的诗三百,到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无数的诗人墨客把自己的情感体悟宣泄在了字里行间,把自己的思想结晶,生命载体都寄托在字里行间。古诗词承载着我们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不光用词精炼,意蕴丰富,更是将感情、艺术、想象和语言融于一体,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能促使学生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更关键的是可以增长他们的见识,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怡养他们的性灵。从古诗词中,我们青少年可以学习里面的民族精神、高尚志向、明辨识理等等。
进入初中,一下子面对古诗词的背诵、默写、赏析、迁移,确实是有难度的,很多学生都无从下手。因为对于其它文学形式来讲,古诗词毕竟是古文,不同于白话文。它非常精炼,精炼中涵义深远,是诗人将自己的生活感悟融会在短短的诗句中,又因年代久远,存在着时代的隔膜。中学生学习古诗词,最大的感受就是累,大多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古诗词不存在兴趣之说。现在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考试中古诗词的默写分值远远地大于鉴赏的分值,为了得到这个相对容易的分值,大部分老师和学生往往只注重古诗词的默写,在考试之前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反复的默写古诗词,忽视了古诗词的朗诵,忽视了古诗词的艺术美;在古诗词鉴赏中,由于现在中考题型也比较固定,为了分数,老师会在课堂上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套路,把完整的一首古诗词分解的支离破碎,不剩一点美感,使学生无法领悟到古诗词的画面美,意境美。鉴于上面古诗词教学中的种种现状,再加上中考试题中古诗词的赏析全部来自于课外,所以培养初中生课外古诗词阅读能力变得刻不容缓,笔者结合亲身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措施。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新时代下,我们需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是应试教育的机器,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我们应该要有与时俱进的责任感。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更新自己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是为了眼前的分数,不是为了考试。我们应该改变自己“中考化”的古诗词教学观念,树立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的理念,不能急功近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因此,要认真研读《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解语文核心素养下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以及培养要求,才能吸取精华,将正确的理念更好的贯彻到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中去,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此外,也要学习一切优秀课堂经验,提高自己把握课堂的能力,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树立创新意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老师在课堂上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自己,学生才会不断受到滋养,才会克服学习古诗词的困难,产生学习古诗词并克服这个难关的信念。
二、提高教师的诗词素养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在课堂上,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想使学生产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并长期的保持下去,我想教师本人就应该是古诗词的热爱者。试问,一个肚子里只积累了几首课内古诗的老师如何帮助学生打开那扇神奇的大门?一个不爱古诗词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老师在课堂上对古诗词信手拈来,脱口而出,是对学生最好的引导,最好的教育。这时候教师的魅力会更大程度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积累,并将精华呈现于课堂之上,用精华熏陶学生。增强自身的文学积淀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地研读诗词,比如《边塞诗选》、《山水田园诗选》,也可以按照朝代来选择,体会不同社会时期诗人的风格和特色。此外,还可以阅读一些关于古诗词鉴赏的书籍,比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以此来不断增强自身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理解古诗词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古诗词只有在反复的诵读时才会体会出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体悟,才能体会出音乐美、绘画美、意境美。诗人艾青这样说过:古文和古代诗词都不是自然语言,非看不能知道它们的意义,非吟不能体会它们的口气。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古诗词的诵读过程,去掉我们教师填鸭式的讲解,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去诵读。在诵读中,去理解和体悟诗词的内容,去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感情。在诗歌朗诵之前,要给学生进行指导,并不是拉起来就是朗读,比如让学生找到诗词的韵脚,朗诵出诗歌的高低起伏、轻重缓急和诗歌的感情基调。这样一来,学生会发现原来吟诵一首诗歌有这么多的学问。在朗诵时,还可以找一首合适的音乐来相配,让学生自己掌握配乐和吟诵之间的平衡点,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朗诵时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这样的诵读就是学生走进诗歌与作者对话的过程。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热爱古诗词,就必须得培养他们的兴趣,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现在的学生忙于应付成绩,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的去阅读,更不要说去掌握一首生涩难懂的古诗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充分利用每周的阅读课时间,让学生推荐一首古诗词,并说出推荐的理由,也让其他同学记录下来。在这样的每周坚持下,学生不光掌握了古诗词,还潜移默化中慢慢接受并喜欢了古诗词。我们还可以挖掘古诗词中让学生感兴趣的点。比如在课堂上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称杜甫为诗圣,都习以为常了,但你知道背后的原因吗?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努力研学后得出结论:杜甫的诗歌常常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如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由个人的遭遇想到国家的遭遇,所以我们才称他为诗圣。还比如李清照的词虽然大都是婉约派,但是前后期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让学生掌握李清照她一生之中的遭遇,给学生讲解了李的生平之后,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更好的理解她的词。更甚至可以告诉学生古诗词中还包含着物候现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句不光具有画面感:大地春归,花儿都凋零了,但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才刚刚盛开的桃花。更甚至包含了自然科学在里面:原来在同一个地方高低的差异决定了物候来临的因素。坚持这样做下去,就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信心与素养。
古诗词是一种情感教育,古诗词的语言最具有灵性,需要我们老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素养,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去理解、去感悟古诗词的学习,去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陶冶情操,怡养性灵。
参考文献:
[1]王德庆.由中学生古诗词朗读视频所想到[J].语文知识,2014(4).
[2]李锦意.在朗读古诗词中渗透文学教育[J].探索者(文学教 育),2008(8).
[3]刘笛月.从诗歌创作的角度破解读诗之法[J].语文知识,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