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午剑 唐晓睿
摘要:艺术类学生在上文学类通识性课程大都存在听课积极性不高、阅读兴趣不大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综合运用智慧教学和对分课堂,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扩展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视野和人文修养的目的。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智慧教学;对分课堂
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大都会有各种文学类的通识性课程,力求通过这类课程提高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视野和人文修养,但是,理论性强的文学类课程对与更注重实践能力艺术学生来说,往往存在课堂上听课积极性不高,课后阅读兴趣不足的问题。如何让给艺术类的学生上好文学类课程,筆者在教学实践中借鉴混合式教学、对分课堂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一种基于线上使用超星泛雅学习通+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自觉性。
一、线上线下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多年对上《外国文学》这门课程的同学的调查发现,学生大多对外国文学的作家作品感到非常陌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人名、地名及大段的场景描写感到不适应,进而不愿意阅读,排斥阅读。超星学习通是一款由超星公司推出的学习教育类应用,该应用能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能够便利连接的移动学习线上平台。授课老师只要提前录入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作业等内容,学生就能在线实现课前预习、课后练习、课后讨论等学习环节。该应用还兼具通知、签到、选人、主题讨论、上传、下载、问卷等功能,该应用提供的各种数据如电子签到、学生学习时间等有利于老师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资料的上传下载、作业自动批阅、主题讨论群等功能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外国文学》学习通线上平台,通过课前阅读、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几个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一)课前阅读——加强课前阅读
首先,需要搜集整理大量在《外国文学》课程中会涉及到的外国文学作品的PDF版电子书,其次,在上课一周前上传下堂课会涉及到的作品到学习通的资料文件夹中,让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提前预习课堂上将会讲到的作品,为课堂讲授奠定基础。再次,在下发文学作品的同时,会根据作品提出2-3个与作品及课堂内容讲授相关的问题,希望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带着问题去思考。如在希腊神话一节的提问是:请问中国文学最早的神话有哪些?中国的神话与希腊的神话体现了中西文化怎样的异同;最后,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初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种种不适应,笔者还在学习通的讨论群中鼓励和推荐学生去观看由经典改编的电影电视作品,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学生在阅读时的难度。学习通群内讨论也会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好奇心,提高外国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课堂讲授——对重要作家作品进行精读细读
有了课前阅读,课堂上可以请学生分享作品中的精彩段落,或请学生讲解在阅读中的心得体会。让学生的分享和讲述引起同学的共鸣,效果好过课堂上教师的满堂灌。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将文学作品中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与结合学生的分享和体会进行讲解。如讲到《浮士德》时,引导学生在作品中将自己带入:如果你是浮士德,你会不会选择和魔鬼签订合约?在讲到英国女作家群时,把《傲慢与偏见》、《简爱》和《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对婚姻、爱情所持的不同态度及不同结局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通过在课堂中回答课前发布的问题,一方面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拉近学生与高高在上的外国作家作品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三)课后练习——提高课堂听课积极性
利用超星学习通的作业库,将各章节的重难点转化为学生10分钟以内即能完成的小作业。每一章结束后在学习通上发布作业,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一办法不但能强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同时将考试成绩纳入平时成绩的办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课堂上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对分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复旦大学张树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理念:即将课堂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阶段,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
由于文学课程讲授需建立在对作品的提前阅读之上,笔者对“对分课堂”理念稍加改动,将课后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提前到课前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并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不同的课堂设计。其一,在学期伊始,就将课程所涉及的每章的重点篇目公布,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在每章2-4个重点篇目中自由选择,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要求他们选择重点篇目中的电影电视片段进行配音;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选择重点篇目中的片段自行改编,并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剧场展示。通过影视剧配音和小剧场展示,既能让学生有平台展示他们的专业能力(配音与改编),又能让学生在课后的分组准备中对所重点作品有更深入的准备和了解,同时,把课堂的时间分给学生,也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二,鼓励学生的阅读分享。因为课时原因,能在课堂上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十分有限,而文学类课程主旨不在讲了多少名家名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开拓人文视野。所以,每次课上会留出10分钟让学生分享非教学篇目的读书心得,通过这种分享,一方面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另一方面还能通过分享交流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情和兴趣。
三、结论与思考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通过智慧教学和对分课堂,有利于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扩展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视野和人文修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树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
作者简介:
1.但午剑(1982-),女,汉族,重庆人,博士,讲师,单位地址: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媒介文化研究。
2.唐晓睿(198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博士,讲师,单位地址: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影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