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
摘要:在众多学科的教学中,语文学科是学生们从小学到高中都需要接受的学科之一,语文学科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其中小学语文又是语文教学部分的最重要的基础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各学科教学更加注重效果,因此,如何开展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是当前众位语文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也不再只是承接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开始力求创新,因此便需要各位教师在结合各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采用各种探索而来的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创设;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借用各种教学手段对知识进行模拟或情境再现,在课堂上为学生创建一种合乎教材内容的氛围或场景,在此情此景下开展教学内容的新理念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環境下,小学课堂的效率较低,其实一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此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们投入到学习环境中,同时师生间的互动也更加顺利。尤其对于语文这样的科目,此类方法非常适合,不仅能够小学语文教师拓展老师的教学思路,还能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教学目标轻松实现。本文是我个人对小学语文课堂情景创设教学法的一些浅谈,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1 语文源于真实生活,让课堂生活情境化
语文学科可以说是我国的最重要的一门教育科目,纵观语文小学到高中的课文会发现,大多数是来源于各个著名作家所记录的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还有一部分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映射,其实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习的语文知识都源于生活。小学生们都还处于理解能力差的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以小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为原点,巧妙的把知识和生活中的点滴联系起来,在课堂上营造生活情境,让学习变得亲切而又普通。
例如,在讲解《找春天》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先让学生们说说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春天里有什么,然后,教师可以说现在正值春天将来之际,那我们怎么知道春天来了呢?之后,带着学生们走在校园里“找春天”,带着她们仔细地观察。然后再开启语文课本内容的教学,这样一来让学生投入到那种情感氛围里走进课文,感受作者内心,深刻理解课文讲述的知识。
2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传播语文知识
语文书上的课文大多都偏向于文字描述,课本里配有图片的也很少,这让让小学生们对课文有深度理解会有些难度。而近些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断广泛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不断加大,所以小学教师要抓住技术工具手段,借用学生们的兴趣爱好,通过视频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知识。小学生们也都比较喜欢这种直观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这种直观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入情入境,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3 运用小组合作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满足个性化需求
小组合作一直是很多教师追求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着很好地促进作用。教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会发现,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意识力注意力都还不能够很好的集中,而且他们大多喜欢比较新鲜稀奇的东西,所以引用小组合作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眼球,引起她们对文章的注意力,让她们感受美语文的魅力。
4 游戏中角色扮演,模仿中学习知识
二年级的小学生都还没有形成很好的感官和逻辑能力,因而在接受新事物时大多都是喜欢有趣的,对知识的学习也仅仅学到表面。小学生们模仿能力很强,喜欢有趣的故事,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这些特点,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学生在扮演中对课文内容描述的场景达到理解的效果,让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模仿角色,进入情景感受情感并学习知识。
例如,在讲解课文《大象的耳朵》时候,可以让学生们选择角色来进行扮演,选择合适的角色,适合的地点,进行课文表演。教师可以借一些主角“大象”,还有那些小动物“兔子、鹿”等得服装道具,让表演更真实。教师也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加一些内容、对话,让学生们在角色的扮演中学习课文的内容,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体会文章中的人物的感情。这样的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情景,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更深刻的学习课文的蕴意,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总而言之,虽然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着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小学语文教师也在不断的收取传统教学方式优点并避免传统方式的弊端,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学习,为学生们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将语文中“枯燥无味”的知识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出来,让课堂变得轻松有趣,让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加主动,让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提升,从而能够帮助教师创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梁钟钦,张秀丽,晁贵凤.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15).
[2] 徐国敏,姜领弟.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课堂教学,2014(12).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第六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