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巧巧 方小平
摘要:本文从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入手,以教学改革为出发点,尝试运用CBT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法进行研究生学前教育课程的教学,希望能够培养研究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关键词:CBT教学法;PBL教学法;研究生;教学法
目前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獨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教学改革而言, 转变教学观念和改革教学模式至关重要, 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 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平等的交流思想, 探讨科学知识的过程, 看作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创新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而CBT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在研究生课堂的使用更符合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1.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 简称 PBL)教学法概述
PBL(Problem - Based Learning) 教学法[1]于1969 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是指在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通常是5-7名学生 1个老师。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维、推理和分析,导师只起导向作用,不直接回答学生的提问,小组讨论中所获得的许多新问题是自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PBL 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 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2] 它将学习与任务和问题挂钩, 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之中, 强调把学习设置到混乱、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 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理解和掌握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和理论,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PBL教学法是在 20 世纪 80年代才引进我国的,现在也还处在实践探索阶段。并且在我国尚未普遍开展,在医学界、生物学界应用较广泛,[3]而在别的专业很少有研究,尤其是研究生教学中更少。但研究生专业课人数较少也符合PBL教学法的要求。
2.CBT (Case - Based Teaching) 教学法
CBT( Case - Based Teaching)[4]即案例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该教学法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其教学特点是利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情景案例教学课,其基本的实施过程是教师首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综合考虑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选择一些具体的案例,组织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阅读、思考、查阅文献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讨论提出点评,从而教给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引入我国,从医学和法学学科开始,逐渐在多种学科中被应用。30 多年来,案例教学法对我国高校发展和教学改革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渐完善案例教学法的理论,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主要覆盖的有法律教学、企业管理、中医教学、经济数学、计算机语言教学、导游专业、证券投资、财务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等诸多方面。
但是案例教学法并不适合所有的课程,它较适合于那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例如在医学方面,部分医学院校在多个专业课领域对案例教学法进行了初步尝试,结果显示案例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3.CBT教学法与PBL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实施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是一门用于解决学前教育的现实问题的应用性学科,它是在生理学、心理学知识的和科学的儿童心理健康促进理念为主导,注重教育学与医学心理学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及创新能力。
而本课程中涉及的儿童身心发展诊断(评估方法及各种评估量表)、问题分析(学前儿童常见行为问题、学前儿童常见交往问题、学前儿童常见个性问题)等都是实践性很强的章节,适合案例教学法。同时,本课程也会通过理论来解释学前儿童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更符合PBL中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进行讨论的理念。并且研究生课堂内人数少、学生自学能力强也符合PBL教学法的要求。
因此本课题试图把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形成“案例—问题—讨论—评价”的教学方法,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师应提前为学生准备好有代表性、适合该次课程主题的案例以及通过案例引发的系列问题,在课堂上先给学生分享案例,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析、讨论问题,并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查询资料,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做为引导者,在课程结束前,由教师结合问题把当天的知识点进行连贯和总结。整个过程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实践分析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4.实施CBT教学法与PBL教学法的意义
本课题尝试将PBL教学法和CBT教学法相结合应用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去,通过心理问题案例引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抛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自主查阅异常心理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献资料,找寻解决问题的答案,并进行学习汇报。这一学习过程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这种结合的最后一环是由教师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总结、补充和延伸,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深化和拓展。
总之,采用PBL结合CBT教学方法的结合,一方面,可以促进学前教育师生转变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理念,向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这种结合在课堂中的实施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邓海霞,邵山红,张建欣. 实施临床医学病案教学,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J].医学信息,2012,25 (11):15.
[2]胡万钟.PBL 教学法 、历史渊源及目前存在的局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8).
[3]宋向秋,肖 海,李志平.PBL 教学法的发展历程及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7).
[4]卫向龙,李娴,王付. PBL 教学法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光明中医,2012,27(2):407 - 408.
[5]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2009(3).
作者简介:吴巧巧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通讯作者:方小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CBT教学法结合PBL教学法在研究生《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课题编号:KSDYJG-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