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成春
自从我国高校推行后勤社会化改革体制之后,传统的食堂管理模式开始出现较多弊端。为了全面保障师生饮食安全,进行食堂管理深化调整,进一步提升师生就餐质量,显得十分重要。
一、当前我国高校食堂管理现状
校领导过分关注教育质量而忽略食堂服务水平。高校作为各类专业人才培育和输出的中心,当中许多领导和教师自然长期关注科研工作的进展状况,以及学生的就业率、考研率等,对于后勤服务管理则较为疏忽。特别是在高校食堂管理上,难以保障师生多元化的就餐需求,使得高校食堂无法得到提升。
经营管理方式不匹配。高校食堂经营管理方式丰富多元,包含窗口式、托管类、经济目标责任、承包经营等各式各样的管理模式,不过它们各自都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和缺陷。一旦管理人员没有进行协调把控,就会引发饭菜价格和就餐质量失衡、管理者和经营者冲突愈演愈烈等问题。
二、深化高校食堂管理的有效方法
维持教学和服务的并重关系。在高校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后勤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有时会延误院校的教学、科研进度。步入新时期后,国家教委开始提出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的合理化后勤工作原则,在此背景下,饮食服务作为后勤工作中的重点环节,理当持续强化管理,这样才能够为师生提供优质的饮食服务,更好地推进院校教学和科研事务的进行。
强化对食品的安全监管力度。首先,全面落實最新的餐饮业量化分级指南和高校标准化食堂建设等文件标准,进行九室一厅的专间设置,使食品加工流程变得更加快捷、合理。其次,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保证食品安全监管时能够有据可依。最后,遵守严格的操作流程。比如,制定原料购置、存储、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操作规范,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专人专事。
严格进行成本核算控制。之前,我国教育部、财政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税务局、发改委等联合颁布了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主张时刻针对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专门服务的同时,树立起同步彰显公益性又迎合市场发展规律,且有助于令高校食堂可持续运营的协调机制,力求让食堂中的饭菜价格低于市场中相同类型的餐饮标价。归根结底,是想要在合理缩减成本费用的同时,提升就餐质量。这就要求学校食堂要严格进行成本控制,比如涉及到大宗物品时可直接从厂家采购,避免过多的中间环节,有效缩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