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清洁村庄 助力乡村振兴

2019-09-10 07:22张卫
中国食品 2019年4期
关键词:改厕粪污人居

张卫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为加快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好美丽宜居乡村,近期,一系列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政策密集发布,为各地打造干净整洁、独具特色的乡村提供了行动指引。

整治村庄行动方案发布

18个部门将推进村容村貌提升

1月8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8个部门下发《关于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安排,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难题,充分激发农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的自觉,从老百姓身边的小事抓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不断增强亿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8个部门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于201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带动和推进村容村貌提升。

《方案》提出,要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集中整治,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粪污无明显暴露、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文明村规民约普遍形成,长效清洁机制逐步建立,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为实现该目标,《方案》提出了四项行動内容:一是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柴草杂物、积存垃圾、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河岸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散落垃圾等,解决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污染问题。二是清理村内塘沟。推动农户节约用水,引导农户规范排放生活污水,宣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常识,提高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排水沟等为重点,清理水域漂浮物;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三是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随意丢弃的病死畜禽尸体、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旧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严格按照规定处置,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规范村庄畜禽散养行为,减少养殖粪污影响村庄环境。四是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广泛宣传卫生习惯带来的好处和不卫生习惯带来的危害,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意识;建立文明村规民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源头减少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农机具乱停乱放、污水乱泼乱倒、墙壁乱涂乱画、“小广告”乱贴乱写、畜禽乱撒乱跑、粪污随地排放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

为保证行动按时、按质完成,《方案》提出了五大行动原则:一是县级主抓、多方参与。坚持在省委、市委领导下,县(市、区)抓落实,强化县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明确县(市、区)、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一线总指挥”,做好村庄清洁行动部署动员、督促指导、检查验收等工作,同时鼓励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参与村庄清洁行动。二是村为单位、农民主体。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以村为单位实施,村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组织动员农民群众自觉行动,培养形成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主动投身村庄清洁行动,保持村庄内部清洁。三是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立足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合理设定行动目标、科学确定重点任务,不搞“一刀切”、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特殊贫困村和少数民族村可以缓搞或不搞。四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从农民自己动手能干、易实施、易见效的村庄环境卫生问题人手实施先行整治,坚持少花钱或花小钱办大事、办好事,达到干净、整洁、有序标准。在此基础上,稳扎稳打、渐次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五是教育引导、移风易俗。坚持环境整改与转变观念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改变传统不良生活习惯,培养农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从2019年1月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在全国范围启动实施,各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要制定具体行动方案,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工作台账,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部署、亲自动员、亲自推动,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工作。乡镇、村屯的党组织书记要担任村庄“清洁指挥长”,负责辖区的村庄清洁行动,同时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立群众事群众抓、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的机制,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地见效。另外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方案》要求各省(区、市)根据本辖区农村人居环境实际,明确村庄清洁行动的整治目标任务和整治标准,最低标准为解决村庄脏乱差问题,使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有序。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内容更为丰富的整治活动,达到环境改善、美丽宜居等标准。

《方案》最后指出,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提升村容村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既是当前工作,也是长期性任务,鼓励各地建立健全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鼓励各地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自觉性主动性,持续开展各项整治工作,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有序;鼓励各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森林乡村创建等,激励引导农民群众主动爱护和维护环境卫生,培养良好卫生意识和文明生活习惯。

开展“厕所革命” 促进社会文明大进步

1月8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又下发《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采取措施,农村改厕取得了一定进展,缺少卫生厕所状况有所缓解,相关疾病发生、流行得到一定控制,农民群众文明卫生素质有所提升。但同时,各地农村改厕工作进展不平衡、重视程度不够,推动方式简单化、农民主体作用不突出、技术创新跟不上,以及农民群众“不愿用、没法用、用不上”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为此,《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达到卫生厕所基本规范,贮粪池不渗不漏、及时清掏;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等地区,卫生厕所普及率逐步提高,实现如厕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到2022年,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厕所粪污得到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管护长效机制普遍建立;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等其他地区,卫生厕所普及率显著提升,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率逐步提高,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指导意见》提出了七大重点任务:一是明确任务要求,全面摸清底数。各地要认真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对各类厕所数量和改厕标准的任务要求,组织开展农村厕所现状大摸底,以县域为单位摸清农村户用厕所、公共厕所、旅游厕所的数量、布点、模式等信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农村厕所建设、管理维护、使用满意度等情况,及时查找问题,及时跟踪农民群众对厕所建设改造的新认识、新需求。

二是科学编制改厕方案。各地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水平、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规划,按照村庄类型,突出乡村优势特色、体现农村风土人情,因地制宜逐乡(或逐村)论证编制农村“厕所革命”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年度任务、资金安排、保障措施等。中西部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的地方,特别是严寒、缺水等地区,可以县域为单位合理确定农村改厕目标任务。

三是合理选择改厕标准和模式。加快研究修订农村卫生厕所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农村实际,鼓励厕所粪污就地资源化利用,统筹考虑改厕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研究制定技术标准和改厕模式,编写技术规范,指导科学合理建设。农村户用厕所改造要积极推广简单实用、成本适中、农民群众能够接受的卫生改厕模式、技术和产品。鼓励厕所入户进院,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动厕所入室。农村公共厕所建设要以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中小学、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以及中心村等人口较集中区域为重点,科学选址,明确建设要求。可按相关厕所标准设计,因地制宜建设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乡村和旅游公厕,进一步提升卫生水平。施工建设砖混结构贮粪池时把不渗不漏作为基本要求,采用一体化厕所产品时注重材料强度和密闭性,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四是整村推进,开展示范建设。各地要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总结推广一批适宜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农村改厕典型范例。鼓励和支持整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示范建设,坚持“整村推进、分类示范、自愿申报、先建后验、以奖代补”的原则,有序推进,树立一批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示范县、示范村,分阶段、分批次滚动推进,以点带面、积累经验、形成规范。 组织开展A级乡村旅游厕所、最美农村公共厕所、文明卫生清洁户等多种形式的推选活动,调动各方积极性。

五是强化技术支撑,严格质量把关。鼓励企业、科研院校研發适合农村实际、经济实惠、老百姓乐见乐用的卫生厕所新技术、新产品。在厕所建设材料、无害化处理、除臭杀菌、智能管理、粪污回收利用等技术方面,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强化技术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卫生厕所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交流活动。鼓励各地利用信息技术,对改厕户信息、施工过程、产品质量、检查验收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对公共厕所、旅游厕所实行定位和信息发布。

六是完善建设管护运行机制。坚持建管并重,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后续管护机制。各地要明确厕所管护标准,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形成规范化的运行维护机制。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鼓励各地探索推广“以商建厕、以商养厕”等模式,创新机制,确保建设和管理到位。组织开展农村厕所建设和维护相关人员培训,引导当地农民组建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

七是同步推进厕所粪污治理。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实行“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处理相结合,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治理。积极推动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鼓励各地探索粪污肥料化、污水达标排放等经济实用技术模式,推行污水无动力处理、沼气发酵、堆肥和有机肥生产等方式,防止随意倾倒粪污,解决好粪污排放和利用问题。

为完成上述任务,《指导意见》指出,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中央部署、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省级党委政府负总责,把农村改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强化组织和政策保障,做好监督考核,建立部门间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强化市县主体责任,做好方案制定、项目落实、资金筹措、推进实施、运行管护等工作。

其次要加大资金支持。各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农民自愿改厕,支持整村推进农村改厕,重点支持厕所改造、后续管护维修、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加大对中西部和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乡村旅游地区的旅游厕所和农家乐户厕建设改造。进一步明确地方财政支出责任,鼓励地方以县为单位,统筹安排与农村改厕相关的项目资金,集中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支持农村改厕技术、模式科研攻关。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依法合规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投入,推动建立市场化管护长效机制。在用地、用水、用电及后期运维管护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简化农村厕所建设项目审批和招投标程序,降低建设成本,确保工程质量。

再次要强化督促指导。对农村改厕工作开展国务院大检查大督查。每年组织开展包括农村改厕在内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评估,把地方落实情况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落实国务院督查激励措施,对开展包括农村改厕在内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县(市、区、旗),在分配年度中央财政资金时予以适当倾斜。落实将农村改厕问题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检查范畴。建立群众监督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方式,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最后要注重宣传动员。鼓励各地组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卫生县城创建等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农村改厕的重要意义,加强文明如厕、卫生厕所日常管护、卫生防疫知识等宣传教育。鼓励和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率先示范,引导农民主动改厕。发挥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群团组织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广泛发动群众,激发农民群众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 科学有序引导村庄建设

目前,各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建设工作正渐次展开,但一些村庄缺少规划,无序建设;一些地方急于求成,盲目大拆大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做好法定的村庄规划,这有利于理清村庄发展思路,明确乡村振兴各项任务优先序,做到發展有遵循、建设有抓手;有利于统筹安排各类资源,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有利于通过科学设计和合理布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利于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了做好村庄规划这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1月4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了村庄规划工作的总体要求,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学习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规划先行的经验,坚持县域一盘棋,推动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多规合一”;以多样化为美,突出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保留村庄特有的民居风貌、农业景观、乡土文化,防止“千村一面”;因地制宜、详略得当规划村庄发展,做到与当地经济水平和群众需要相适应;坚持保护建设并重,防止调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破坏乡村生态环境、毁坏历史文化景观;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充分尊重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打造各具特色、不同风格的美丽村庄。力争到2019年底,基本明确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等村庄分类;到2020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有条件的村可结合实际单独编制村庄规划,做到应编尽编,实现村庄建设发展有目标、重要建设项目有安排、生态环境有管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有措施。

《意见》要求,合理划分县域村庄类型。各地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逐村研究村庄人口变化、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明确县域村庄分类,将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确定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将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村庄,确定为城郊融合类村庄;将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确定为特色保护类村庄;将位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确定为搬迁撤并类村庄。对于看不准的村庄,可暂不做分类,留出足够的观察和论证时间。统筹考虑县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置,引导人口向乡镇所在地、产业发展集聚区集中,引导公共设施优先向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村庄配套。

《意见》提出,统筹谋划村庄发展。各地要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实施,统筹谋划村庄发展定位、主导产业选择、用地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建设项目安排等,做到不规划不建设、不规划不投入。结合村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乡村,让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增收。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提出村庄居民点宅基地控制规模,严格落实“一户一宅”法律规定。综合考虑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有序推进村庄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厕所改造。按照硬化、绿化、亮化、美化要求,规划村内道路,合理布局村庄绿化、照明等设施,有效提升村容村貌。依据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合理规划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统筹安排村民委员会、综合服务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卫生室、养老和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传承保护、突出特色要求,提出村庄景观风貌控制性要求和历史文化景观保护措施。

《意见》强调,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规划服务。各地要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由乡镇党委政府、县(市)政府有关部门、规划设计单位、村民代表共同组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组,深入开展驻村调研、逐户走访,详细了解村庄发展历史脉络、文化背景和人文风情,充分听取村民诉求,获取村民支持。规划文本形成后,应组织村民充分发表意见,参与集体决策。规划报送审批前,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并在村庄内公示,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同时,搭建乡村规划综合服务平台,引导大专院校、规划设计单位下乡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服务;支持优秀“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下乡服务,提供驻村技术指导;引导投资乡村建设的企业积极参与村庄规划工作,探索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开展示范创建,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范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链接: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前面出台的三个文件中均提到了浙江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并提出要学习浙江的先进经验。那么,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都有哪些值得其他地方学习的经验呢?

为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公共服务不配套等问题,满足农民群众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谋划部署了以综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当时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08—2012年,以垃圾收集、污水治理等为重点,从源头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3 - 2015年,全省70%的县达到“美丽乡村”目标。此后,浙江省历届党委、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终于造就了“绿富美”的人间天堂。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累计有2.7万个建制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占该省建制村总数的97%; 74%的农户厕所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得到有效治理;41%的建制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2018年9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还将年度“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颁给中国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在杭州,政府多措并举,使杭州的水更清、天更蓝。杭州持续多年的“五水共治”成效显著,从“消除黑臭”到“剿灭劣V类”,城市河道大为改观。2018年,杭州又推出了全国首个《美丽河道评价标准》,这也意味着,杭州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水质达标,更强调综合治理概念。如今,39条河道被评为市级“美丽河湖”、4条被评为省级“美丽河道”。2018年,杭州还创建污水零直排区2.0版,探索出“一楼一策、一户一方案”等原则,实现“雨污彻底分流、污水规范纳管”。水环境质量显示,2018年杭州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跨行政区河流交接断面考核结果为优秀,且连续四年优秀;钱塘江、苕溪以及西湖水体均全域达到或优于Ⅲ类。

杭州的农村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废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村头有树荫,河里有鱼虾……”在富春江沿岸村庄,定时收集垃圾的环卫车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以前城市才有的垃圾箱、垃圾车等公共设施,如今在農村随处可见。2018年,杭州全面实施“拥江发展”行动,加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推进,全市127个涉农乡镇(街道)已逐步构建起较科学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4436座农村公厕完成综合整治。2018年,江干区、西湖区、萧山区、余杭区、淳安县等5个区(县)建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在丽水市,莲都区可以说是丽水乃至全国最完善的乡村振兴样板之一,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里的成熟模板。15年以来,莲都区委区政府坚决落实总书记要求,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充分挖掘莲都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优势,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谋求当地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主旨,建设步伐稳健,亮点纷呈,一幅幅秀美乡村的美丽画卷如莲花般绽放。

为全面落实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莲都区从“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出发,实现村庄整治全覆盖;从治理“脏、乱、差、散”人手,以“村道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五项工程为重点,结合瓯江沿线环境整治、危旧房改造、中心村培育、三沿整治等项目持续推进“千万工程”进度。丽新畲族乡吾赤口村抢抓异地搬迁机遇,以人为本,力创美丽新家园;联城街道港口村村民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之后,如今经过村庄整治,已成功蜕变为城市一族休憩的“心灵港湾”;碧湖镇堰头村以千年古堰文化为传承,迎来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点赞,并拿下国字号美誉——全国生态文化村;大港头镇利山村为破解农民“增收难、贷款难、建房难”,进行了旧村改造,发展了民宿经济,受到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

“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三美融合”带来了莲都区的乡村巨变。多年来,莲都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制村实现全覆盖,256个村开展治理,新增受益农户43 542户。农村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建制村全覆盖,108个建制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2017年,莲都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07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1067元;全区农家乐民宿游客量331.77万人次,营业总收入25218.99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2.48%和33.2%。

在温州,苍南县龙港镇中对口村过去以布脚料加工、褪色染料加工、初级气流纺、废旧衣服收购等为主业,村庄环境脏乱差、房屋安全隐患多、集体经济薄弱,是名副其实的后进村。近年来,该村深度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整治,其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念好“拆字决”,有步骤地依法拆除违法建筑。二是念好“整字决”,拆建并举、拆绿并进、拆复同步,全面提升村容村貌。三是念好“建字决”,集聚建设农民新居和公共设施。已完成综合整治面积101亩,拆除第一批危旧房300间,建成第一期美丽民居586套,利用拆后复垦土地35亩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初步绘就一幅“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柳枝低垂、西风斜阳”的美景,极大提高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衢州市,衢江区四年前启动富里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涉及2个镇6个行政村。试验区着力打造丘陵盆地区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样板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和农居环境,进而实施“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主要包括:以垦造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为基础,培育农业信息化产业,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实行大项目、大统筹、大整治运作,推动农地流转和“三权分置”,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统筹村庄用地整治、农村危旧房改造、村庄基础设施完善等,促进新农村建设与特色民居相结合、农产品消费与健康养生相结合,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建成特色精品村庄。

在余姚市,梁弄镇量身定制土地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联动机制,推动多种“土地整治+”模式落地。通过“土地整治+特色现代农业”,建成半山樱桃基地、百果园、盆景植物园等一批特色四季鲜果园,仅水果一项就助农增收人均1万元以上;通过“土地整治+人口内聚外迁”,建成3个农民集中安置小区,引导近7000农民移民下山;通过“土地整治+空间资源盘活”,引进台湾健峰培训城、四明湖国际会议中心,以及山水绿活、紫溪原舍、一亩稻田等一批康养民宿新业态,吸引中国机器人峰会永久落户;通过“土地整治+生态环境整治”,建成横坎头抗日根据地旧址、四明湖滨水生态湿地公园等一批旅游景区,文旅、会务、培训成为主导产业。2017年,该镇农民人均收入超过宁波市平均水平,镇级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

猜你喜欢
改厕粪污人居
最美城市“绿化带”
三部委联合印发通知: 进一步提高农村改厕工作实效
两部门:各省确保年底前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
推动“厕所革命” 建设美丽乡村
浅谈中国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灌阳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与思路
山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今年要达75%
九台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坚定不移推进农村厕所改造
河北九成规模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