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华
【摘 要】受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法,因为我们会发现时代这一大环境并不是永远保持不变的状态,而是一直处于不断革新的状态。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小学数学 教学運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5.173
时代的前进不仅需要在时间的推移下进行,还需要教育的驱动。也就是说,教育相当于是生活的“发动机”。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会发现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需要教育的支撑。这不仅体现了教育对个人的积极影响,还表明了生活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在人们将教育视为广为交谈的议题时,也隐藏着人们对教育更高的期待。人们也开始肯定了教育在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给教育付诸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每一位教师也应该认识到人们对教育的期待,同时保持高质量的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每天的工作任务便是将讲解书本上的知识以及辅导学生作业。虽然很多教师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心进行教学,但他们所关注的方向有所偏离。他们认为教学的“大任”需要教师自己挑,而学生只是教师“挑大任”时的跟随者。于是教师们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并时时反省自己的教学是否有什么错漏。在办公室里,经常会听到教师们反省自己教学中不得当的地方。当然教师对教学负责的态度以及对自我教学反省的执行的确值得学习和肯定,但我发现一个弊端,那就是很多教师都没有过于关心学生学习的表现。教师们关注的都是他们自己的教学表现,而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能力培养的关心。
在小学数学中,很多教师依然没有抛弃固守的教学法。在固守的教学中,教师们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表演“独角戏”。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只能算是一个配角,甚至有些学生连配角都算不上。小学数学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和数字、几何图形打交道的学科,它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推动器”。并且分析小学数学教材,我们会发现其中包含有许多和生活有极大关联的内容,也就是说,学生能学好数学便能轻松地解决生活中和数学相关的问题。从小的方面来讲,生活中的买卖东西都会涉及到数学的简单计算,建筑工人测算建筑物的面积和体积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才能完成精确的计算。当运用统计图时也需要人们掌握绘制图的原则,以及从图中找寻信息的方法。从大的方面来讲,国家飞行事业、建筑事业以及生产等事业中都不能缺乏数学知识的支撑。因此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要将教好数学视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因为这将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这就要求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将自己的教学观融入新时代的发展中,使其能满足社会对教学的期待。因为在时代进步的大环境之下,生活中的万物都在发生一定的变化。
如教材内容在变化、学生在变化以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在变化。在以往的年月,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只局限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导致很多教师一门心思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扎实程度。而在新时代中,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而仍然有部分教师坚守以往的教学观,则使得中国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曾有外国学者这样评论中国的学生:知识满门通,能力满门低。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大部分学生在能力表现方面较逊色,也让我们知晓了别人对中国学生的评价。鉴于此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找寻优良的教学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一些地区已有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教数学,且此教学法受到很多教师的青睐。可能很多教师一时半会还不能接受案例教学法,他们认为小学生不需要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和数学相关的案例,并引导他们解决其中的问题。通过此教学法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教学法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学生在学校里掌握知识的程度高或低,他们终究会走入社会。在社会中只有学生们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生活。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就能给学生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机会。长久下去,学生们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随之提高。
二、案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从字面上来分析,我们会发现案例教学中都包含有一定的范例。在数学中所提高的案例,就应该包含一个待解决的数学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的付出不亚于学生的付出,也就是说,教师经常以自己的方式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并且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因此导致中国大部分学生各方面能力较低的原因之一便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溺爱”。教师认为自己必须是解决问题的“主力军”,而学生只需做一个观望者,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他们应该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同时,便能让学生们独立或合作式地解决问题。在实施这一教学法之前,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认真学习此教学法的内涵以及探寻实施的方法。如果条件允许,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或实地去听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示范课堂。只有多了解优秀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示范课堂,教师才能从中学到对课堂有益处的东西。
当教师对案例教学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他们才能将其植入教学之中。同时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需要明确的是,所选用的案例中必须包含和本堂课有关的知识,这样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有所针对性,还不会缺失案例教学法的意义。或许基于每一节的知识点,都有很多个与之相关的案例,小学数学教师应依据所教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接受程度,来选择最适合于他们解决的案例。对于案例的难度,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经过斟酌之后才能选用。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初期,教师可以给学生选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案例,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适应于教师新兴的教学法,还能让学生继续憧憬解决案例。当大多数学生都能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教师便可以适当地加大案例的难度。当学生解决案例中的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应主动提供帮助。虽然让学生们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的确有极大的益处,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中都能植入案例。
在新时代的教学中,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将其观念和时代保持在同一层面,同时也需要在鼓励学生学习扎实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相关数据,可以知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能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4):57-59.
[2]谢志江,孙红岩,蒋和生,等.案例教学法在工科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