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设计师是湖南人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落在月球背面,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陆月球背面的国家。据悉,此次月球登陆任务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表面开展生物学实验。1月15日,重庆大学宣布,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以下简称科普载荷)中,棉花种子成功发芽。
生物实验在一个重3公斤的“罐子”里进行。这个“罐子”叫科普载荷,由重庆大学牵头研制,2016年底被最终确定为此次搭载项目之一。科普载荷里有个“月面微型生态圈”,放有6名“神秘旅客”,即马铃薯、油菜、棉花、拟南芥、果蝇、酵母。这个“月面微型生态圈”的总设计师是——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庆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谢更新教授。
谢更新是湖南隆回岩口镇人,在湖南大学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习,之后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在之前的学术生涯中,一直以来都是内心的科研追求在鼓舞着我。”谢更新说。
实验面临五大困难
在月球上进行生物生长试验,这是人类首次。面临诸多困难。谢更新介绍说主要有:一是从地球到月球有极大的重力变化。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在发射、着陆等过程中,会给科普载荷带来严峻的力学考验;二是月球的昼夜间有300多度的温差,如何控制科普载荷里的温度;三是科普载荷需在西昌发射场先静置2个月,还要在太空飞行一个月左右时间,但必须在着陆月球后才能放水进行试验;四是对登月生物物种的选择和搭配;五是如何运用月球上的光,进行光合作用。
历经50余次优化设计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营造生物在月球上的“家”——也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科普载荷非常重要。这个小小的科普载荷,谢更新团队前后经历了一年多的设计,50余次的结构优化。
首先他们采用铝合金材料整体成型的方式制作这个科普载荷,保证其高密封性和高强度。科普载荷包括光导管、水仓室、相机、散热片和控制系统等,可以为生物生长提供光、热、水和土壤等必要条件,算上螺丝钉、导线等,有100多个部件。
在温控方面,他们给科普载荷“穿”上了保温材料做的“保暖衣”,内部装有自动调节温度的散热片做成的“空调”,使其能在月球表面剧烈温差的环境下,温度保持在15℃至35℃。在光合作用方面,他们在科普载荷顶部盖板上开了一个孔,安装光导管以让生物吸收月面太阳自然光,这也是难度非常大的。
就控制放水的问题,他们在水仓室安装了电磁泵,解决1/6低重力条件下放不出水的难题,待着陆器登月并加电后,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让电磁泵在合适植物生长的情况下加压放水。
挑选了上百种植物
科普载荷里面的生物空间不足1升,容量和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对生物种类的筛选非常重要。筛选本次搭载的生物物种首要条件就是“个子小”。其次,由于月球表面低重力、强辐射、高温差等极端条件限制,还要求动植物能耐高温、耐冻,而且能抗辐射和抗干扰。所以团队从云南深山到新疆沙漠地区,到处寻找能够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生物物种,挑选了上百种植物进行实验、筛选。在选择的过程中,他们还曾考虑过乌龟、蜜蜂、蚯蚓等物种,后來因为耗氧量比较大等原因放弃了。
最终他们从粮、棉、油等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需求方向出发,选择了马铃薯、棉花、油菜等种子。拟南芥、果蝇、酵母是全球科学家研究生物的模式物种,它们因生长周期短,能够在短时间内展示完整的生命过程而入选。
这6位“神秘旅客”,分别扮演着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的角色,从而形成一个简单的微型生态系统。
种子在月球上发芽,无疑是在月球上进行生物生长试验的标志性事件。因为不清楚月球表面的具体温度变化,所以从生物的多样性上考虑,他们选择低温和高温发芽的物种都试一试。
通过监测发现,科普载荷罐体内开机后,维持了五六天的30℃,因此此次发芽的是适合高温发芽的低酚棉种子。它成功地完成了在月球发芽的任务。
这个项目的意义在于,一是激发大众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二是目前搜集的大量温度、压力等实测数据,以及项目模式,可为人类今后建立月球基地提供研究基础和经验。(综合《重庆日报》《潇湘晨报》《华西都市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