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鸣
【摘 要】如果能够将学习融入到生活,而又在生活中学习,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三观、学习兴趣等都将有十分大的幫助。所以接下来将详细探讨如何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小学数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1.127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同样,新课标也是更加强调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索一些数学相关规律、并且能够用自己已有的一些相关经验和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那么就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生活中剥离有关数学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能够以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更多问题的能力,最后还要求教师能够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将生活素材和问题展现给学生。
一、教师探索实际生活提取数学问题
要想进行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从生活中去提取数学问题,然后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相结合表达出来,让学生理解并吸收。例如:在讲解时钟的时分秒时,教师就可以把时钟拿出来,让学生们观察,当秒针转动一圈时,分针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样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当分针转一圈时时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对生活中的时钟的观察,学生就可以了解时分秒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生活的实践可以得出课本上的结果,但是相比直接得到结果,动手实践出来的就更加容易理解,印象也更加深刻。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例如在用洗衣机洗衣服时需要一小时、做作业需要45分钟、扫地需要15分钟,怎样才能够用最少的时间完成这些事情呢?当然是在洗衣服时,同时完成做作业和扫地的事情。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让学生以后在做事情时合理安排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二、培养学生利用已有数学知识去生活中发现问题
教师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那是否可以培养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去生活中发现问题呢?答案是当然可以。例如,教师在讲解了一个数学知识或者概念过后,教师给学生举一个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相关实例,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教师的例子去寻找。比如说,当讲解了循环过后,教师在生活中发现红绿灯不停的以一定的规律在循环。那布置的任务就是寻找生活中的循环。学生可以在家时发现,电脑上的图标一直在以某种方式运动,日历上的工作日一直在反复循环,墙上的时钟不停地在摆动等。学生也可以在逛超市时发现,有一些物品以几种颜色在不停的循环摆放,广播里一直不停地在播放安全提示,展示板上也在不断重复显示提示语和广告。这些观察和发现都是生活中的循环。学生通过对循环的寻找,又可以发现有些循环是有限的,而又有些循环是一直不停地在进行是无限的。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帮助了学生理解有限循环和无限循环的概念。也提高了学生观察生活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和微视频创设生活背景
要想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到课堂上来,就要给学生构造一种生活背景,让学生处于生活之中,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比如说在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生活中的物品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进行“买卖”。小米有5根香蕉,小红有2根香蕉,小米给了小红1根香蕉,那小米还有几根香蕉,而小红又有几根香蕉?小学生由于没有生活经验,所以这样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就很困难。如果通过多媒体设备将问题形象化,就可以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以轻松的方式理解抽象的问题。微视频教学和多媒体设备教学不同,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微视频,将有关的数学问题隐藏到微视频中去,然后让学生观看,找出接下来需要探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微视频将许许多多的生活现象搜集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对同类型的生活现象的分析和对比得出数学结论。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的结论和教师直接给出的结论,其意义和作用大不相同,当遇到某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如果学生当时记不住教师是怎样得出的结论,那么基本上这个问题学生就没有办法解答了,但是如果是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学生就可以通过回忆,再次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再对问题进行解答。
四、小组学习交流
在生活中会有许许多多的现象和问题,如果仅仅依靠一个人的观察就得出结论,难免会难以服众。所以通过小组交流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分享,他们的思维将进行碰撞,然后产生自己从未有过的灵感。当有了灵感的产生过后,学生就会以别样的眼光再次看待世界,然后去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生活现象和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搜集学生的灵感去拍摄更多有趣的微视频,因为学生的想法有时候更加独特,可以看见许多教师看不见观察不到的东西,所以教师也要加入到学生的小组交流当中去。小组交流学习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在以后的生活之中学生也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去询问教师一些数学问题。
五、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趣味化
如果说能够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游戏的方式来学习,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整个课堂氛围也将十分积极热闹。同样是加减法,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准备一些小木棍,每一个人手中都有10根,然后教师出题,让学生凑齐不同的数目。先安排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当教师出题时,每个人都要参加,当教师说10时,学生四个人每一个人迅速贡献一些小木棍出来构成10这个数。在构成这个数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种可能,然后让每一组的学生记录下自己小组的数据,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学生的成果,有些学生因为慌乱没有凑成10的整数,要么少了要么多了,证明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还不行,需要继续这个游戏,直到培养到学生们能够有计划有安排的凑齐所需要的数为止,这时就是学生们对加减法和团队合作能力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的时候了。
问题来源于生活,数学规律也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所以教师将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很多方面的能力,不仅对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有用,而且对于学生以后漫长的学习道路也是起着受益终生的作用。但是怎样将生活化教学完美的与小学数学结合,仍旧还是一个问题,如果仅仅依靠现存的学习方式就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还需要更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参与进来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