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敏
【摘 要】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的重要前提。然而,受各种不同因素的影響,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为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教学课堂数学效率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5.047
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初级阶段,学生通过在小学阶段学习课本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之路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数学,作为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更好更多的学习到知识非常关键。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以下主要从影响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
(一)小学生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年龄小,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普遍心智幼嫩,思想不成熟,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喜欢和同龄的小伙伴玩耍,而对于数学课本上知识的学习却没有多大的兴趣。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课的几十分钟的时间里,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而且小孩子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当看到周围同学有什么小的动作时,也会导致他们分心。因此,这就使得很多学生会在课堂上没有掌握教师所讲的某个知识点,然而小学数学的知识点是相互串联的,一个知识点的没有掌握可能会导致后面连续的几个知识点的不懂。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知识点通常要反复地讲很多遍,从而浪费了课堂时间,使课堂效率降低。
(二)小学生接收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较低
小学生由于是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各方面知识的了解并不多,尤其是数学,虽然小学的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对小学生而言接触的并不多。而且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对于知识的接收和理解能力都比较低,因此一节课我们不能讲很多的知识点,以免学生吸收不了,尤其是新知识,学生更是难以理解和运用。
例如:对于小学数学中的知识点“负数的引入”,这个知识点对小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而且负数虽然在生活中运用很多,随处可见,但在小学生的世界里却基本还没有涉及。所以在小学生没有相关生活经验的情况下,学生很难理解这一概念,而且很难学会和运用这一概念,因而导致教师在讲这一知识点的时候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让学生理解和吸收,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丰富课堂内容,让课堂充满乐趣
针对于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听讲这一问题,有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采取用惩罚的方式来强制学生学习,学生一不专心就点名批评,让学生站着听课或者课下多做作业等。这种方式虽然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学生上课不专心的情况,但却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方面,强制性地逼迫学生学习,学生在不愿意的心态下学习,依然对提高学习效率没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用这种方式来让学生专心,学生只是表面的专心,内心依然是抗拒学习,学习效果依然不好。另一方面,小学生情绪脆弱,自尊心强,这种方式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虽然教师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学习到知识,但学生不会有这样的领悟,只会觉得教师是在逼迫他做他不想做的事,甚至会讨厌教师,讨厌学习,因此学习的效果就不会很好。所以,针对小学生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最好的办法是丰富课堂内容,让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自主地去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提高课堂效果。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就相应的知识点多列举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和故事,让学生有兴趣听讲。或者进行一些与课堂相关的小游戏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会觉得疲倦。例如:在讲“十以内整数的加法”时,就可以引入相应故事让学生产生兴趣——从前在一个王国里有“0,1,2……9”十个王子,其中“9”仗着自己比较大,老是欺负其他九个王子,于是国王就派了“=”和“+”来帮助他们,让他们其中的两个或者几个相加,最后就比“9”要大了,此后,有了“+”和“=”的帮助,“9”再也不敢欺负其他九个王子了。这个故事以一种童话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加法的作用,学生会因对故事感兴趣,从而认真听讲,故事中包含了知识点,学生也从中学习到知识,让他们对知识也充满兴趣,从而爱上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讲解生动形象,多举例让学生理解
针对小学生理解能力不高这一问题,客观上我们不能改变学生年纪小、理解能力低的根本问题,因为学生阅历基础等不够,理解能力确实有限。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尽可能地想办法让知识变得简单易懂,符合学生的接收水平。在现在的小学数学的课堂上的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学生虽然听懂了知识点的内容,但是不会运用,只是能听懂,但是不会做题,因此在课堂上的效率不高。所以,我们在教学课堂上应多举例来让学生理解,把原本抽象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和具体的题目来让学生理解,并在课堂上加以练习,使学生得以真正的掌握。举例分为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和例题。生活案例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而例题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点,通常应该是生活案例和例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了知识点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如何运用知识点。
例如:在讲“分数”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单位‘1’”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较难。因此可以多举例让学生理解这个“单位‘1’”是任意确定的,只要选定了就把它看成“1”。如班上一共有40个人,男生女生各20个,此时如果把整个班的同学看成“单位‘1’”,则整个班同学的人数就是“1”,其中男生一半就是1/2,女生也一样。这样的例子,由于和学生现实生活非常贴近,因此学生很容易想象和理解。再结合相应的例题,学生就能掌握知识点,而不用反复地讲概念,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是一个学生学业生涯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肩负起教好每一个学生的责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和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克服种种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只为全力以赴给学生最好的教育,为祖国培养最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