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春英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来增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不断积累自己的阅读能力,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文将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108
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事物的理解与记忆,从中学习到更多的写作知识。语文作为一门情感丰富的学科,阅读部分的教学就更加有难度,需要小学生感受到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一字一句,提升自己的情感认知。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找到正确的教学策略去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第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意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推进的教学时代,教师的教学要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改进自己的语文教学模式。这之中,让学生在阅读教学时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作用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起学生创造能力的必经之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课堂设计时,应该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课堂的设计,以便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在阅读教学时,形式丰富多样化的提问能够更直接地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正是因为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没有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发言的机会,只顾着自己照本宣科地进行文章的讲解,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糟糕。大多数教师只顾着给学生科普阅读文章的写作背景,分析教材中要求的重要段落,再告诉学生整篇阅读的中心思想就完了。这样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他们还来不及自己动脑思考就已经被“灌输”了所有的知识,根本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自然也就无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于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自己站起来进行分析和学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对文章进行朗读讨论,让不同的学生分饰不同的角色来进行表演等等,这些教学形式都能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体会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发现其中蕴含的写作方法,不断积累自己的文学素养。如此一来,小学生会爱上阅读,逐渐形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享受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二,语文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将学习当作是享受,以最轻松的心态去享受课外阅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激发出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努力做到“读好书、读好书、好读书”。当小学生对阅读产生好奇心时,他们就会去主动进行思考与探究,这时教师就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让他们真正做到去享受阅读,遨游在阅读的海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避免用过于系统的方法去给学生进行知识的普及,而是要用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用最轻松愉悦的状态去面对阅读学习,这样呈现出的课堂效果与刻板系统的教学有着巨大的不同。例如,教师在进行阅读文章的讲解时,不能在学生单一的朗读课文后就开始教学其中隐藏的知识点,而是要先给学生看一些视频、图片等丰富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先对其写作背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再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研究,选择他们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进行朗读和体会。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会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还会对阅读产生巨大的兴趣,想要探索其中的奥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认识到阅读的形式其实非常多,它还能开拓学生的眼界,发现外面精彩的世界。这样的兴趣教学法才能让小学生真正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阅读,发现阅读中的乐趣,享受这个阅读过程,与书中的人物对话,看见书籍世界里不一样的场景,感受到源源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丰富文化。
第三,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不断累积自己的文学素养。在每次进行课文阅读学习时,学生都应该精读精彩的文章段落,积累其中的词藻句式。毕竟,字词和语句构成了整篇文章,想要阅读变得轻松起来,这些都是学生需要注意和积累的,如此才能更快速地理解到作者的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功底。同时,小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充分体会作者的情感,去理解作者用什么样的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之后留下的精华,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应该精读课文,根据课文的内容和题材,利用课后习题等资料来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在阅读上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对症下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至于文学素养的积累,这是一个漫长且需要学生坚持的过程,小学阶段正是塑造一个学生综合素养最好的时期,这时候的学生还没有被复杂的外界所干扰,所以更容易接受身边人的熏陶和培养。而阅读正是塑造学生良好人格和道德情操的最佳办法,它能够帮助学生足不出户也能走遍世界。因此,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尤为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一个学生日后的素养如何,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有针对性的引導学生去阅读一些有意义的文章,帮助他们在人生最重要的阶段积累起自己的文学素养,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导和帮助,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去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此才能让学生接受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我以为,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先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让他们真正爱上阅读,享受阅读的过程。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每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应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注重对阅读方法的渗透教学,通过为学生创设出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来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积极和活力,愿意去进行自主阅读,不断积累自己的文学素养,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基于以上所探究的阅读教学策略,语文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小学生才能自由发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体会到自由阅读的快乐,进而愿意去自主阅读和探究,这样也是学生最好的学习状态。而教师只需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就好了,过多的干涉反而会牵制学生能力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