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跃
【摘 要】小学语文被称作小学课程中最贴合生活的课程,而仍有大量同学在小学语文课上出现各种学习困难。究其原因,问题生将语文的各个板块割裂学习,就如同语文与生活分离,学生非常抵制生活中的语文,也同样不赞同语文中的生活。语言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语文的写作和阅读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教学模式的结合与运用具体探讨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如何提高,为全面改善学生语文成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读写教学模式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074
在语文课堂中将阅读与写作结合是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一个基本构想,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双收?对于学生来说,首先不要抵制读写结合,比如明确自己不是一台摘抄好词好句好段的机器,更不是一支只会扫描的阅读笔。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增加练笔的机会或者在写作文的同时回顾阅读技巧,凭借阅读技巧审视自身作文的优缺点,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一、增加学生口头表达机会,提高复述文段水平
在阅读中增加小学生语言文字积累是多数语文教师会提出的创新教学模式,但通过跟踪学生学习效果发现,所谓的创新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部分应付课堂作业的小学生。想要真正帮助学生从阅读材料中吸收写作精华,教师一定要本着当堂课任务当堂课完成的想法,在课堂中为小学生增加自我展示机会,引导小学生把阅读理解中细腻的人物刻画、到位的景物描写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在当堂课锻炼学生口才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好本堂课的知识点。比如,阅读理解中出现的原话“密西西比河岸风光旖旎。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练成一片。”類似优美的文段,的确值得学生学习,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学生照搬原文的借口。而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文段复述出来,比如“蓝天像拍打在沙石上的海浪晶莹剔透,令人心旷神怡的大草原也那么宽,总想在这天地连成一片之际做一个长长的美梦。”如能做到真正活学活用,才是对教师教学的最大支持,更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阅读材料,节省了写作积累素材的宝贵时间。
二、利用同一文段鼓励学生进行多种练习
一篇学生得分较低的阅读理解一定是存在着小学生由于年龄差距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不能理解的地方。而在讲解完一篇阅读理解过后,语文教师则可以通过请同学修改文章的方式增加学生写作积极性,鼓励学生自我创造。教师可以把学生看着一个个未来的小作家,而教师则是学生写作创造梦想的守护者。在学生续写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指导,比如引导学生练习不同写法,鼓励学生用插叙、倒叙等多种方式练习同一篇文本。在续写文段过程中,教师应以开发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提出的问题,比如学生不赞同或不能理解“天地连起来的美感”,而此时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描绘自己心目中天地的形象。有的学生会表示“在我的家乡,大部分时间天仿佛被冻住一样,而地则是我们坐着雪橇四处游荡不尽的……”;有的学生则表示“天地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天总是雾蒙蒙的,而地总给人一种永远洗不干净的感觉”;还有的同学会说“天是望不尽,地也是走不完的,天地是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同一段关于天与地的描写,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观点,而教师可以作为他们的倾听者,听听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并且告诉学生要试着理解不同于自己的文化。如此,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教给学生理解不同文章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吸收更多不同文化知识。
三、写作过程中回顾阅读技巧
众所周知,阅读技巧对于小学生回答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目十分重要。因此,在写作课中,语文教师可以适当穿插阅读技巧。比如,在学生习作《快乐的周六》一文中,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同学对本文进行赏析,并注意在评价文章时多采用专业术语。比如:“我认为本文中对小金鱼的描写十分到位,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金鱼活灵活现的特点”;“我很喜欢小作者最后的结尾,他用朴实的文字表达出了真实感人的情感,虽然结尾并没有与前文形成明显的梯次感,但是我从结尾看到了小作者对未来的憧憬……”或者是“小作者大胆采用插叙手法,真正做到了我们习作课上强调的形散而神不散”等等类似有效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他人作品的同时回顾阅读技巧,真正做到了提高学习效率,将写作和阅读同时提高。而教师应抓住这一机会,针对学生正确的评价,请学生之间互相批阅作文,及时修改不足之处,利用学生当“小老师”的积极性带动班级中学习情绪低沉的学生,不仅增加同学间互动,培养语文学习氛围,更让每一名同学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
总之,将写作与阅读结合并运用这一教学模式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付出更多实践去检验是否真正完全适合学生学习与成长,而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自我展示和研讨的机会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而在日常生活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带着耐心进入课堂,允许学生不同意见的出现,鼓励学生自圆其说,对不理解的事物多问为什么,并向学生细心解释原因,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必要的帮助,最后在学生读写能力蜕变过程中安心做一名守护者。
参考文献
[1]谢光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77-78.
[2]刘夫美,张西永.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53-54.
[3]于秀芳.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