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体育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作用

2019-09-10 07:22何航飞
南北桥 2019年8期
关键词:作用探讨健康人格高校体育

何航飞

【摘    要】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竞争社会环境下,体育是最好的人生和职场模拟体验。高校体育教育要改变单纯教学技能、技巧的教学模式,要利用体育运动的特点,从学生的心理层面出发,转变师生关系,利用社团活动、教材内容,借助心理辅导来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为培养拥有健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通过调查分析,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探讨了体育运动对塑造健康人格的影响,旨在通过体育运动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关键词】高校体育  大学生  健康人格  作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006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发展,人格教育已引起各高校教育者的普遍的关注,大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新时期对人才的性格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全人格的标准是:人格的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的统一、平衡、协调,使人的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其特征包括积极客观的自我认识、对社会具有理性认知、健康的体魄、愉快乐观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高校作为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学生培养自觉健身锻炼和健康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应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理念和规则意识,通过集体项目培养学生交往及合作能力,让不同体育项目发挥各自的作用。体育相比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直接性、实践性,能通过身体的教学提高自我参与意识,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增强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体育教学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门类,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直接性、娱乐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情感功能、美育功能、娱乐功能和竞技功能等,主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维度来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一是增强大学生的体魄,为其人格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为完善和定型大学生的性格、气质、能力、价值观和道德观。体育的本质就是人格的塑造,体育教学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价值观,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人格现状

人格所呈现的面貌不仅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潜能的开发、活动效率、对社会的适应状况和社会生活的质量,而且间接地关系着整个人类社会是否能得到健康发展。在我国人们普遍认为,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体育课并不能让孩子在众多考试中脱颖而出、出人头地。因此,体育课在中国备受冷落。很多中国家长甚至极力反对孩子花时间在体育运动上,理由是会“影响学习成绩”。由于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及思想变化时期,心理状态及情绪动荡不安,且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炼,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在这些巨大冲击面前极易导致焦虑、抑郁、自卑、逆反等情绪问题的产生。现实生活中因和老师、家长怄气轻率选择逃课、离家出走的学生屡见不鲜。由于人格缺陷而导致的心理障碍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所以体育作为特殊的教育形式,对人格的影响作用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第一,自觉性。大学阶段是个体走向社会的最后准备阶段。经历了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即将面临着走向社会,大学生此时的目光开始转向关注外界、关注社会,开始思考自己如何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一时期甩开了升学的压力,相对稀少的家长管束、相对自由的学习方式,加之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为大学生思考人生意义,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于是开始主动、自觉地关注自身的发展关注自身的价值,这个时期变得更加的具体化、形象化。第二,迅速性。大学阶段是个体人格各项要素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由于更加的关注社会,获得的信息量猛增,各种各样思想的碰撞十分剧烈,使大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非常活跃的状态。同时,社会实践的机会在这一时期开始增多,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和思考。他们必须在短暂的大学生活过程中迅速做出自己的判断,选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便在不久的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第三,不稳定性。伴随着大学生人格各项特征迅速发展的进程,学习、生活、情感、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因素也随之而来,这一切挑战影响着个体能否形成一种健康的人格。在这些压力下,一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困惑、苦闷、焦虑和压抑,人格的发展呈现出不稳定性的特征,甚至呈现不健康的特征。

三、高校體育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作用

1.树立学生的集体观念。体育教学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价值观,在体育教学中它的存在形式是形态化的,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形式以个体和集体为主,他们通过互相间在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使生生间、师生间、个人与集体间形成了良好的特定社会环境,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容易、更直接,逐步使大学生在个人和集体的良好关系中形成良好的交往能力,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2.在遵守游戏规则中自我教育。体育是最好的人生和职场模拟体验,从小在体育运动中学会遵守“游戏规则”极其重要。这关乎竞赛的公平,道德的底线。奖牌至上、锦标中心,要面子,无底线。欺诈、使坏、耍赖、文过饰非等践踏道德底线的行为,连本方队员和教练都不齿。这一过程正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能力升华的内化过程。

3.启迪和激励体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于体育这一社会现象及其功能、作用的认识和反映。运动竞赛能启迪和激励人们获得健康、诚实、创新、拼搏、道德、法制和竞争等体育意识。观赏运动竞赛,可以强化集体观念,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运动员在赛场上,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二要为所代表的群体争取荣誉。特别是当本民族或本国运动员获胜,升国旗,奏国歌时,观众会同运动员一样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激动不已,把本国运动员的胜利视为是自己民族和国家的莫大荣耀,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4.美化生活、陶冶情操,树立大学生的审美观。通过运动竞赛人们可以观赏到运动员健康、强壮、匀称、优美的体魄,观赏到运动员所展现出来的优美动作与造型。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以锻炼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可以设置一些比较紧张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沉着、果断的优良品质,可以设置优美的体育项目让学生通过内心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气质和审美的品味(如体育舞蹈和健美操)。过复杂的动作教学和实践,促进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促进了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迸发。

5.树立学生的成功观,体现出学生的健康、创新、拼搏、道德与法治意识。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当跨越一个高度又面临难度更大的新高度时,功者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时,体育教师应顺势引导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并加以鼓励和指导,突破心理障碍直面困难,提升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学会逆流而上。一个运动员或者运动队要在赛场上战胜对手,除了要靠真正的硬功夫外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地改进和创造新技术、新战术。在赛场上,胜不骄,败不馁,互相尊重,团结协作,文明礼貌,守纪律,光明正大等良好的道德规范,将成为观众学习的榜样,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法治意识,有利于社会安定,是事业发展的有力保证,任何运动项目的比赛都要求运动员严格遵守竞赛规程和比赛规则,否则要受到应有的惩罚。

四、让不同体育项目发挥各自的作用

首先,体育教学活动内容丰富,它的复杂性、竞技性和社会性,使成功与失败始终伴随在体育活动中。因此,体育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设计体育教学,通过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失败,从而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其次,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每一项体育活动都有其规则,比如体育课堂规则、篮球规则等。只有学生适应了这些规则才能够保证体育活动公平、公正和合理地进行。如果不遵守這些规则将会受到惩罚。作为大学体育而言也应遵守体育运动中无兴奋剂的规则,学生如在大学时代具备了遵守规则的意识,那么将对其形成终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再次,培养学生积极的交往意识和能力。体育项目中有很多是集体项目,比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需要队员之间的有效配合才能完成,而隔网竞技项目中需要了解对手的技战术特点,才能取得竞争的胜利。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之间就必须有沟通和交流。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之后,学生的朋友圈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沟通能力也就变得更强,人际交往能力也能得到提高。最后,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既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作为体育教育有义务去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他人和自己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富强.育锻炼与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体育学刊,2018.12.

[2]刘军.体育运动对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J].运动,2016-05-18.

[3]刘春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J].当代体育,2016.08.

[4]常军.不同项目和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格和心理应激的干预研究[J].体育科技,2018.04.

猜你喜欢
作用探讨健康人格高校体育
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财务管理中的会计审核作用探讨
浅析独生子女健康人格问题及培养策略
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者的作用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