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强
【摘 要】初中化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科目,和其他学科一样,如何实现初中化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是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教学的全体性,给予所有的学生公平的对待,尤其对于学困生,教师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本文针对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 方法培养 情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021
从初中阶段开始,学生开始接触化学,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加上教师传统的教学手段,很多学生会逐渐失去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使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出现两极分化,造成了学困生的出现。
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清楚的认知,在教学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行改革与创新,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困生的成功转化。
一、借助化学实验的直观性,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传统的讲授的方式不同的是,实验教学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够帮助教师向学生揭示化学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得到有效的激发。
在以往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直接讲授的教学手段,对于该进行实验的环节,有的教师常常采用忽略的方式,不做实验直接将结果告诉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化学知识没有彻底的理解,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
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就成为了学困生,在考试中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化学实验的直观性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更容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印象[1]。
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中学生好奇心强、有探索欲望的年龄特点,精心的设计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化学真奇妙”这一内容时包量的气泡产生。通过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学生会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这些有趣的化学实验都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奇妙之处,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根据学困生的学习程度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
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一的个体差异性,尤其是在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这种个体差异是非常明显的。教师如果不能给予这些差异足够的尊重,很容易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2]。教师先要了解学困生掉队的原因,是不能接受教师的教学的方法,还是某个知识点没有理解。根据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尤其要关注化学知识的分化点,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从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心理辅导,既要向学生强调化学能学好,同时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也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对于学困生来说,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也可以实行分层教学,然后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分类评价,从而促进学困生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给予学困生足够的关爱
学困生往往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久而久之很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给予所有的学生公平的对待方式,不以成绩的好坏来评判学生,在课堂上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另外,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时,教师要给予他们积极肯定的评价,让学困生感受到努力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提升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困生有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3]。
在做实验之前,教师可以让学困生帮忙安装实验器材,这样学生都够更好的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从而在课堂上认真的听课。
四、结论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是广大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清楚的認识,在思想上对学困生加以引导,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在情感上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爱,从而使学困生逐渐对化学产生兴趣,实现学困生的成功转化,从而促进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日霞.浅谈初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J].学周刊,2017(21):118-119.
[2]张金东.畅谈初中化学学困生的合理转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9):179.
[3]刘萍.初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6(07):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