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环节中

2019-09-10 07:22黄新宇
南北桥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环节落实教学目标

黄新宇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是不能具体指导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活动的。还必须把这些宏观目标分解细化为每一个单元特别是每一节课的微观的教学目标来指导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调节和激励作用。

【关键词】教学目标  落实  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4.032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设计思路是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尽可能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所以整个目标系统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但阅读课堂教学中只有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宏观目标(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是不能具体指导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活动的。还必须把这些宏观目标分解细化为每一个单元特别是每一节课的微观的教學目标来指导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调节和激励作用。

因此,我认为可以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分为四级,即: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第四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教学目标要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制定。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春》一课的教学目标可制定为:

1.掌握本课生字、词,摘抄精彩语句,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精妙语言,想象春之美景。

3.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根据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第一个目标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第二个目标侧重于“过程和方法”,第三个目标侧重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且三个目标不是割裂开来的三部分,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要将三维目标真正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落实知识技能目标,奠定基础

“知识与技能,是课程设定的预期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要达成要实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就是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在知识方面要获取多少,在技能、能力上要提高到何种程度。有些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可能一节课或一个单元就可以实现,有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可能要经过一学期一学年甚至两三年才能真正实现。所以教学目标在设计时,既要有短期的目标,也要有长期的目标。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春》一课的教学目标一可设计为:掌握本课生字、词,摘抄精彩语句(本节课目标),初步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长期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是每一节课的基础,如重点词语的读音及释义、作者简介等知识性目标可采用课前预习、课上检测的方法落实,能力性目标要以过程和方法为载体,通过学习、仿照、尝试以至综合运用。

二、落实过程方法目标,授之以渔

“过程与方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取新知的周期性多元互动的基本程序和具体做法,又叫程序性目标”,它是“知识与技能”这一结果性目标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要先设计好过程方法目标,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目标二可设计为:反复朗读文章,感受安塞腰鼓的粗犷与奔放,品味文中优美语句,体会文章雄奇的诗意美。

教师要预设好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程序活动。

1.通过整体渗透学法,教给学生程序性知识。如设计《荷叶 母亲》一课的教学过程:读准——查工具书正音;读畅——学生自己读通顺;读情——总体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定基调;读透——品词达情,读出情感。这样以学法为线索由浅入深地学习,符合学习规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读诗的方法也会逐渐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运用。这样的教学设计要求我们教师要不借助教学参考先学一遍课文,然后把自己学的经历,学的过程转化成教学过程。

2.通过学法指导,给学生明确示例。教师要教给学生具体语文知识的学法,例如: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提问: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的确切含义,并指导学生按照“泛滥”的原意和引申义以及与“澎湃”、“涌动”等词相比较来理解,“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抑制的向四下泛滥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冲破一切阻隔的力量。

这样教师先通过学法示例,指导学生运用有感情地朗读,删改词语,变换语言风格等方法品味语言,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通过描述画面等方法体会诗歌优美意境,就可以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基础上进行学法总结。

3.通过学法实践,让学生亲历过程。《春》一课的教学,在学习“春草图”后进行学法总结,我们就让学生按这种方法自己去阅读文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其他的春之美图,进行学法实践。先找一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仿照老师提问的角度和方法,自己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独立思考后回答,然后分组讨论,交流思考结果,班内交流,师生合作,共同欣赏。这种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合作探究式学习符合学情,并可以确保这个环节中的每个学生的都积极主动参与,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根本目的。

三、落实情感目标,启迪心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人对亲身经历过事实的体验性认识及其由此产生的态度行为习惯,是对互动教学中心理因素的功能性要求,又叫体验性目标。”它对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要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全面渗透。

例如: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的教学,要先让学生顺着老师的引导进入情境,以歌曲《松花江上》导入,让学生谈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九·一八事变,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然后播放朗读录音,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遵循情境思路去思考问题,找出最能感动自己的语言,并深情的大声朗读,表达感受,有助于学生领会文中的情感,就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就是一节课的核心,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制定,并力争使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都能得到落实,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

猜你喜欢
教学环节落实教学目标
“万丈高楼”由此始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