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新时代社会治理重要论述

2019-09-10 07:22丁元竹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思想社会管理社会治理

[摘 要]本文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社会治理重要论述,一是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社会治理的一些重要著作等马克思主义文献;二是归纳梳理了我们党关于社会治理理论认识与实践的演进路径,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理论上把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推进上所做的贡献。最后,對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对社会治理的思想、理论的创新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思想;社会治理;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19)02-0026-08

一、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重要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针对社会治理这一重大课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一些发展中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及社会治理的论述非常多,思想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知之深,爱之切》[1]、《摆脱贫困》[2]、《之江新语》[3]、《干在实处,走在前列》[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5][6],以及人民网《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中。在通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社会治理重要论述过程中,有两篇文献感触特别深,一篇是《知之深,爱之切》中的《忆大山》,另外一篇是《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深切怀念吕玉兰同志》,这两篇文章是回忆战友,纪念同事,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常常说及的“人间真情”。

20世纪80年代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作为县委书记高度重视社会管理问题,在《知之深,爱之切》一书中他提到两个在当前社会治理中依然十分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如何做好妇联工作,另一个是怎样做好共青团工作,他对这两项工作作了一系列论述。做好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始终是我们党社会动员和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摆脱贫困》记述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抓脱贫工作的思想,这本书里面对社会治理也作了很多阐述。《之江新语》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用笔名在《浙江日报》上发表的系列短论,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这本书里特别讲到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社会稳定等事关全局的重大社会治理问题。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收集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书中。近年来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以及人民网《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对社会治理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阐述。这些重要著述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光辉文献。

通读这些著作是学习和掌握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社会治理重要论述的基本功,很多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遇到的问题在这些著作里面都已经有了深刻思考,甚至有了答案。我个人的体会是,学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社会治理论述,除了通读习近平总书记的原著,还要阅读有关文献来帮助更加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例如,在研读总书记的著作的同时,我还阅读了《梁家河》,这是一本报告文学,写了习近平总书记上山下乡期间的经历,写的很深刻。另外还有《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我还读了《习仲勋传》[7]、《习仲勋主政广东》[8]这两本书。《习仲勋主政广东》这本书写得非常生动,感受比较深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习仲勋同志到广东工作期间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大量广东人往香港跑,后来,习仲勋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向党中央汇报和建议,大量的内地人往香港跑是因为那边的收入很高,我们这边收入太低,因此必须发展经济,利用香港推动广东发展,并提出了成立特区的建议,这些对于我们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开放思想非常重要。学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社会治理思想既要学习原著,又要博览群书,这样才能做到深刻理解,牢牢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社会治理的最新论述是2018年11月初在参加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对上海市进行调研时作出的。这次调研中,他对社会治理提出一些最新的想法和思考,又一次重申了社会治理的“四化”问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2019年1月在对北京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社会治理必须在细微处上下功夫。

社会治理这个概念在党的文件中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这次会议实现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在这之前,党和政府文件以及领导人讲话都是用社会管理这一概念。社会管理是2010年左右提出来的,2010年提出社会管理至今已有9年。九年的实践证明,搞好社会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既是对整个社会建设(即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对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社会建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这个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2018年底他在上海再一次强调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突出问题,体现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一基本宗旨,是对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学习好总书记的有关社会治理重要论述首先应该在学好原著上下功夫。

二、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的重大发展。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讲政府的基本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社会管理是我们党推动社会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政府五大基本职能之一。

社会管理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民政部门的文件里。民政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用社会管理这一概念,把民政部门管辖的一些工作,诸如社会组织管理、基层政权建设、慈善事业发展、婚姻丧葬管理等称为社会事务管理,后来又叫社会管理。再早一点的社会管理概念,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伊始,在恢复社会学初期,北京大学社会学王思斌教授翻译了一本叫《社会管理》的书,作者是前苏联的学者。这本书中讲的社会管理主要是对社会事业的管理,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书中阐述的社会管理思想带有浓厚的计划体制色彩。到了20世纪90年代前后,有些学者把治理的概念引进国内来,包括复旦大学已经去世的知名教授邓正来,还有原中央编辑局副局长、现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介绍了治理的理论,一个时期内对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甚至成为解释和理解社会组织、慈善事业和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

到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初期,改革深入到政府创新层面,中央把政府职能定位在四个方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使社会管理这一概念进入党的最高层次文件,把社会管理定为政府职能之一。由于这个时期学术界的治理理论传播广泛,围绕着使用“社会管理”还是“社会治理”,学者们争论不休。但学界的出发点和现在使用社会治理概念的涵義是不一样的。当时学界讲的治理理念中的“治理”是强调自下而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怎么参与治理的过程。学者们建议使用“社会治理”,是更强调其社会涵义,就是社会成员的自下而上的参与和治理过程,英文叫做Governance。管理在英文上叫Management,强调的是从上而下的控制。也有人主张不必在概念上过于纠缠,可以赋予社会管理新的内容。一个时期内,在党和政府文件中还用社会管理这个概念,但是它的涵义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报告第一次使用了社会治理这一提法。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习近平总书记对此解释道,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通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这一文件,里面既使用了社会管理,也使用了社会治理。在什么情况下用社会管理?我个人的认识是,在谈到政府的职能时使用社会管理,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后来又加上了环境保护这一职能。在这个语境下用社会管理,就是政府的社会管理。但是同时也提出了社会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中的社会治理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学术界理解的社会治理,它既有国际视野,也有中国文化内涵。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讲“治”不是管的意思,而是因势利导的意思。比如大禹治水就是因势利导。古人怎么治水?洪水来了,不是硬堵,而是先把水引到泄洪区,然后让其慢慢地消失。有学者说过一句非常形象的话,中国人讲天下大治,实际上就是对整个局势的因势利导,毛主席说从天下大乱走到天下大治,所以这个“治”代表因势利导,它有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的元素。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反映了我的党对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对社会治理理念和方法的新发展。

我们党对社会治理的认识不断与时俱进。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社会管理格局”,就是现在意义上的社会管理体制,包括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什么?当然是党委领导,必须加强党对社会发展和社会领域的领导,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2010年温家宝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从政府工作的角度提出合理地调节利益关系,收入分配是社会管理体制的重大问题;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班上所作的报告,题目就叫《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这个报告对社会管理问题作了全面、系统地阐述。在这之前,2010年,马凯同志、孟建柱同志都在不同的场合对社会管理的必要性、面临的形势、社会管理的主要措施作了阐述。马凯同志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讲话中提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在管理主体上,从政府参与,多方参与向政府主导的共同治理转变,这与胡锦涛同志的提法是一致的,跟习近平同志当时的提法也是一致的,就是要将群众工作方法贯穿到社会管理的整个过程。2010年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怎么权衡社会管理在国家发展、党和国家大局的位置是一个重大课题。后来看到,“十二五”规划中,社会建设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是公共服务,诸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第二部分是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包括公共安全,社会组织管理,社区管理,应急管理等。2011年,一些省市自治区,诸如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分别以省(市)委省(市)政府的名义推进社会管理,比如,北京市2011年5月份颁发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广东省颁发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等等。

从党的重要文件里面梳理社会管理的来龙去脉就会发现,2011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研讨班上,习近平同志在结业式作了重要讲话。在这个讲话里面,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了社会管理工作要和贯彻群众路线联系在一起,他要求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源头上来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三、新时代社会治理思想的新发展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把社会管理更名为社会治理,这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社会治理思想的重大发展。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经济有经济发展的规律,社会有社会发展的规律。怎么去认识和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要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这就是紧紧抓住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是什么东西,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也是社会治理的细微之处,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所有的社会关系里面,生产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人们在生产关系之外还会发生一系列其他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朋友、同事等关系,他们之间需要沟通、互动。沟通、互动自然要有情感的表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不要忘记人间真情,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在讲到中国文化的时候认为,中国文化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第二个层次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心和心之间的关系。那么心和心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间真情。记得1991年,我跟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到山东去参观孔庙、孔林、孔府,回来的路上,费孝通先生就说,他在想一个关于心与心之间的关系问题,为什么要想这个问题?1991年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的第一步实现之年,就是从1981年到1990年解决温饱问题,1991年到2000年实现小康。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费孝通教授就说,看了孔林、孔庙,他就想小康社会建成以后,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会是怎么样的,他认为,小康社会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从利益关系转向心和心之间的关系。由于工作繁忙不能参加父亲的祝寿活动,习近平同志在福建任省长的时候,正好是习仲勋同志88岁生日,习近平同志给父亲写了封信说:“今天是您88岁生日,中国人将之称之为米寿,若是按旧历虚岁两岁的话就是90大寿,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大喜日子,为了庆祝您的生日而激动,又为不能亲自前往住处而感到遗憾和自责。”①字里行间体现了人间亲情。人间真情不仅表现在家庭之中,还表现为同志情、同学情、师生情、乡情,人和人之间最终能够联系起来的靠亲情。习近平总书记的原著里面有一篇《忆大山》文章,习近平同志到正定工作时,贾大山是该县的一个普通作家,没有行政职务。习近平同志到正定后,想动员贾大山出任文化局长,一开始贾大山不愿意担任行政事务,希望专心创作,习近平同志做工作说服了他,贾大山在文化局长位置上干得很出色,与习近平同志成了好朋友。后来,贾大山得了肝癌,已经到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同志出差到北京,专程到医院去看他。他们在医院的合影很感人。贾大山去世后,习近平同志满怀深情地写下了《忆大山》,其中写道,“此后的几年里,我们交往的更加频繁了,有时候他邀我到家里,有时候我邀他到机关,促膝交谈,经常午夜时分,记得好几次,我们收住话锋时,已经是次日凌晨两三点了。每遇到这种情况,不是他送我,就是我送他”②。习近平总书记还有一篇文章叫《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深切怀念吕玉兰同志》,记述的是当时的正定县委副书记叫吕玉兰。习近平同志做县委书记的时候她是副书记,吕玉兰做过中央委员,做过省委副书记,因为文革中的问题的就做了正定县委副书记。这个女同志很有正气,习近平对吕玉兰的人品和工作给予肯定。这都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人间真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真情。习近平总书记说,人间真情要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滋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莫过于诚信。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诚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面就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仁义礼智信,这是中国儒家思想重要内容。2014年在巴基斯坦访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诚信体系建设,认为诚信是人类的共同价值、共同准则和基本的秩序。传统文化里面的很多规则、很多价值观念,就是一套社会秩序。社会治理要治理什么?就是要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秩序靠什么来维护?当然现在有很多办法,但是最根本的是社会的治理。社会的治理就是用社会的规范、社会的价值观念、社会的行为准则、社会的习惯,以及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习惯价值来治理社会。诚信就是一套社会秩序,人和人只有讲诚信,才有可能形成社会秩序。一旦诚信不存在,社会秩序就会出现混乱和无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培育真情。核心价值观里的诚信就是社会秩序,是社会中的基本东西。一个社会,包括国际社会,没有诚信,社会就会失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从细微之处来治理社会,只有从细微之处治理社会才会贴近社会生活,才有治理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社会治理的重心下移,就是要求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谈到社会治理,有人说经常讲中国历史上曾有“皇权不下县”的治理方式。“皇权不下县”,那么县以下靠什么来治理?靠的是社会秩序、价值观念。社会秩序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层面是社会稳定,这是社会秩序。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社会既有的规范所形成的秩序。中国传统文化讲的“礼”就是社会秩序,做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巴金小说里边讲孩子参加祖父葬礼,父亲要求孩子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就是在给孩子讲社会的规范,如果孩子不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就会引起邻里和乡里乡亲的非议,秩序就出问题了。文化里面的很多东西,就是社会秩序。如何利用社会秩序来治理社会是新形势下必须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重大问题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了,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这实际上就是要求研究如何降低社会管理成本这一问题,每个人如果通过自己内心约束自己,能够通过自律形成社会秩序,那就是有效率的治理,成本不高的社会治理。社会治理体现在每个人遵循社会规范,自觉约束自己,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治理的重心才算实现了下移。

社会治理的重心下移,必须始终记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社会治理如何通过人心,让每个人从内心来对自己约束,自觉地从自己做起来推进党和國家各项工作,这是社会治理的核心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这就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社会治理最终是在抓住人心。怎么去了解人心?这是我们新形势下要练好的基本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基本素质的根本要求。管子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总书记说,做群众工作要将心比心,换取真心,一切为民,则民向往之,把心贴近人。由此可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在上海时讲到要把社会治理工作做到细微处的深刻用意,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时提出的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深刻用意。社会治理的精细化需要精细到什么程度?就是要精细到人心,将心比心,深入人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心出发来推动社会治理。

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重申要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体制包括哪些内容呢?首先,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和睦则社会稳定。社会稳定要从家庭开始,从个体开始。家庭是一种制度,潘光旦和费孝通都提到生育制度是社会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重要的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的基础和细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前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的起航的地方。根据社会学的理论,人是要经过社会化才能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换句话说,人首先需要通过家庭教化。中国文化里面讲以文教化,就是这个意思。人先是在家庭教育中慢慢培养品质、性格、内心准则,再进入社会熏陶,慢慢成为一个社会人。习近平总书记说,重视家庭的文明建设,家庭和谐社会才稳定,家庭建设一项基础性的社会治理工作。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纵观这些年的反腐倡廉工作,很多领导干部出问题,先是从家庭开始的。传统文化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基点。其次,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要抓好社会组织建设和社区治理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与家庭一样,社区是重要的社会体制。社区一方面是指人们居住的区域,居民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关系都发生在社区里面,社区的垃圾筒,小区安全、生态环境、人文景观都跟每个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社区还有一个意思,又叫工作社区,人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单位,工作单位不仅仅是工作关系,还有人际关系,单位的人际关系和谐,对个人的情绪、心情很重要,对做好工作不可或缺。现实中,很多人的焦虑、抑郁是由于工作环境不顺心产生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社会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就是要求居民能够关心公共事务,关心社区事务,参与社区生活,解决社区问题,把社区建设成为一个生活共同体,也要建设工作单位心情舒畅的环境。加强社区建设,首先要加强党对社区领导,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同时要把基层的居民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小区建设,最令人担心的是各扫门前雪。2014年初,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国家治理的三个能力提升。第一,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第二,提高国家机构依法履职的能力。第三,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就是要通过提高居民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新时期的社会治理必须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建立公共安全体系。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2018年以来,针一些地区和个别领导干部不能善待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企业发展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要求各地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保护民营企业家的利益。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史证明,不保护好民营企业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就会影响制造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经济的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机制以及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权、人格权是我们做好社会治理工作的坚定遵循。

加强国家安全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大问题。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把加强国家安全列入社会治理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大创新。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要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说,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有国才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全球化时代,面对全球化、信息化和新技术革命,加强国家安全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必须把国家安全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我们周边的环境,包括现在的互联网对国家安全影响非常大。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和平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各国共同的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促进社会的和平发展,首先要维护安全稳定,没有安全稳定谈不上和平发展,没有国际环境的稳定就没有国家安全。这也是对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关于社会稳定思想的进一步提升。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初期就讲,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战略机遇期,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世界上不会发生大的战争,这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的环境。邓小平同志当年还讲了一个问题,就是“稳定压倒一切”,这是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邓小平同志还说道,社会不稳定,老百姓不敢消费,外国人不敢投资,经济就发展不起来,所以稳定压倒一切。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把国家安全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空间的建设高度重视。怎么才能建设好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加强网络空间建设,培育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那怎么来培育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呢?社会学有一个理论叫社会互动,人和人之间要互动,过去人和人之间要见面要说话,现在人和人之间不用见面在网上就可以互动,所以在线互动成为社会互动的基本方式。在移动互联出现之前,社会空间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家庭、亲朋好友之间的社会空间,第二个层次是同事之间的社会空间,再扩大一点,充其量就是生活的周边地区。可是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把整个地球联系在一起,一个人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跟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互动,网络空间是全球化的。正是基于这样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网络空间建设和网络空间管理,这的确是抓住了新时期社会治理牛鼻子和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大特点。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的利益指出了网络社会管理基本的方向和基本原则。怎么来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党政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和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是对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老百姓上网,民意就上网,群众在哪里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里。在网上去了解民意,通过大数据的方法来了解群众的想法。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建设,做网上的正面宣传,建设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网络文化培育。怎么去培养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这是新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挑战。网络内容建設也需要高度重视,在内容建设上要积极探索怎么能够培养奋发向上、有利社会发展的网络空间。二是网络社会的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在信息化时代,不发展网络行不行?当然不行。但发展信息化,怎么确保网络安全?包括个人信息的安全。习近平总书记说,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进行。全国使用移动互联网已经近十亿人,必须做好建设和安全工作。针对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确保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同步发展这样一个社会治理的重要思想,这确实给社会治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形势下要加强城市的常态化管理,狠抓城市的顽症痼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城市管理。在对上海、北京调研或参加有关人代会团组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强调大城市社会治理问题,大城市管理我们国家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2014年3月,在参加上海市人大代表团的政府报告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狠抓城市顽症,管理顽症治理。大城市管理,尤其是特大城市面临一系列的治理问题,比如乱搭建问题、人口压力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等顽症痼疾。谈到加强人口服务管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多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人口有序流动,控制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随着人口城市化,城市治理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管理的重大问题。探索大城市的顽症治理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城市的常态化管理,是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给社会治理创新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

社会治理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针对社会治理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经济要讲效率,社会要讲公平,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是要通过明细产权,利用价格机制、价值规律来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公平就是要通过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实现公平正义。如何实现公平正义?就是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改革和开放中不断使人民得到实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和发展和谐的劳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要针对新形势下企业内部的一些劳动关系,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更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的因素。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在人的所有的社会关系中,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所有的社会关系里面,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人一旦失去生产关系,失去了劳动关系,就会游离于这个社会生产体系之外。和谐劳资关系的建立对于个人、家庭、社会都非常重要。和谐劳动关系不仅包括工厂的劳资关系,也包括单位内部的社会关系。社会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模式。不同文化下的社会关系模式是不一样的,劳资关系也不一样。如何创造一个和谐关系?要正确处理好劳资关系中的矛盾与纠纷,要依法保障职工的基本权利,建立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劳资关系是新形势下社会治理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尤其在互联网环境下,大量的劳动力已经脱离了原有的劳动关系,进入了新的商业模式,比如,滴滴平台下面有2100万的私家车司机,他们和滴滴平台是什么关系?新形势下这种关系怎么去保护?出了问题怎么去处理?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理论问题,要求我们去面对。这样的问题,不仅是个国内的问题,全世界都在研究这类问题。这类问题背后有着深刻的理论问题,像阿里平台和滴滴平台到底是不是企业?有人说它不是企业,不是公司,有人说平台不是公司,那么平台不是公司是什么?有人说它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那么在这种新的商业模式里面,劳资关系怎么去协调?社会保障体系怎么去建立?这都是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给社会治理提出的新课题、新问题,需要深入去研究和探索。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也永无止境。

总而言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治理做了一系列的论述,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我的学习体会是,习近平在新时代总书记提出了“四化一能力”和“一导向四治理”等社会治理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的重大发展。

注释:

①习近平.《习近平给父亲习仲勋八十八岁生日的贺信》,载《习仲勋革命生涯》[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68-669。

②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226-227。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知之深爱之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6.

[2]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3]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习近平.走在实处,干在前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习仲勋传》编委会.习仲勋传(上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013.

[8]《习仲勋主政广东》编写组.习仲勋主政广东[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安 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整体规划和配套政策研究”(13AZD017)。

[收稿日期]2019-03-15

[作者简介]丁元竹(1962-),男,山东日照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导,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发展政策、公共政策,发展战略。

猜你喜欢
新思想社会管理社会治理
鲁迅《拿来主义》读后感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行政法治视野中的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基层政府责任建设问题探讨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