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普辉
摘要: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领域新兴学科,关注人员心理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对行为金融学价值、含义和概念进行简单总结,提出小微金融机构特点,针对特点给出行为金融学在小微金融机构中应用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小微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作为近年来金融领域新兴学科,指的是将行为学、心理学深层次贯穿、融入于传统金融学当中。行为金融学应用于金融学领域的过程中,具有学科交叉性特点,并大幅推动了传统金融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一、行为金融学概述
立足于狭义个体行为和发生相关行为的心理动机的角度审视行为金融学问题,能够有效帮助相关问题的解决。该研究角度以对金融市场主体市场反常性行为的分析为基础,不断找寻差异性市场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决策行为特点和经营管理思路,其目的在于构建一种可以精准反馈市场主体现实决策与具体运转情况的模型。
行为金融学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挖掘金融市场隐藏性的未知事务,但其所获得的成果系统性和透彻程度均相对较低,所以当今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为金融学模型较少。对行为金融学的开发和研究长期处于对市场异常性行为的历史观测与认识误差层面。
二、小微金融机构的特征分析
近年来,国家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辐射,对小微金融机构放宽政策,促使小微金融机构发展迅速,数量突飞猛进式的增长,然而这并不能简单意味着小微金融市场正在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大部分的小微金融机构存货寿命均相对较短,可以在同行业竞争当中获得胜利的小微金融机构极少,但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种既定的规律。
(一)服务对象拓展
传统意义上小微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多为经济能力较差的“穷人”,而服务方式大部分以津贴或者国家财政支出的手段为主。鉴于此,进行此类服务的机构极有可能和国家政府具有密切联系,即使不具备这种紧密关联,也普遍为政府支持或即将成为政府部门的机构。然而,现阶段情况发生扭转,目前的小微金融对象融括大量并不贫穷的主体,如小型企业或个人等等。上述变化无疑不诠释了正规金通系统难以对此类服务对象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质服务,意味着小微金融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拥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金融服务多样化
传统意义上的小微金融机构,普遍指的是小额贷款公司。然而,当今的概念已经不再使用,其概念范围得到大幅度的延伸,业务规模不再局限于小额贷款,同时资本服务、存款服务、保险等一系列与增值服务有关的内容,均成为了现代小微金融机构的重要服务。
(三)經营主体多样化
现阶段,小微金融机构经营者不断向着更加广阔的范围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可以将经营机构分为几种类型,包括信用合作社、商业银行、非银行机构等。从宏观的角度来讲,现代小微金融机构几乎融括了我国现有的全部金融机构。依照资产数量规模与服务客户总体数量的判断标准来分析这些小微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当属其中的最关键力量,但是因为商业银行的准入门槛过高,大量中小型企业在面临迫切资金需求是仍然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帮助和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非银行类的金融部门与部分资金水平较高的实业企业,发现如此紧迫的市场需求,利用具有针对性、精准性的产品服务创新理念,想尽一切办法尝试融入小微金融行业。
(四)创新金融技术
从宏观的角度来讲,金融行业属于社会信息行业的一种,这种特点在小微金融行业中显现的更为突出。小微金融部门在面对流动性极强、繁多复杂客户群体的过程中,对各种各样的信息收集、处理、分析能力提升标准,不断创新金融技术。
三、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小微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建议
(一)构建由多人单独负责的相同业务评估体系
以小微金融机构典当业务为例,其验收环节极有可能出现收假风险。与此同时,在评估折价的过程中,存在折价过高的风险。此类风险均会为小微金融机构带来紧急损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建议采用多人独立评估的方式,有效降低以上风险的发生几率。不同的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对相同业务会产生差异性认知,在对相同典当物品的评价、价值估算以及折价比例上也会持有差异性的意见。更多人员的建议能够使相关内容的评估结果更加准确,也更加接近于市场合理数值。
金融机构应设置由多名业务人员共同组成的评估组委会,其主要负责有关评估工作一切内容的探讨与决策,对相同业务多份评估报告进行审审阅审批,依照最终讨论研究结果,择优选取最契合的方案。构建该组委会的优势在于,以不同的评估报告为基础,继而整理出一个更加真实和客观的决策结果。如果其中一名评估人员提交给组委会的报告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另一名业务员出现相反情况,那么组委会完全可以在对报告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降低风险发生几率。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上述组委会对多份报告评估的过程中,组委会中的每一名成员必须坚持事物评价的客观性和理性思维,防止集体认知偏差、认知误区的出现。
(二)拟定更加详细、具体的业务流程规范
根据上文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评估组委会的建立,能够有效提升每一笔业务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使对典当物品的评估更加接近于市场合理值。然而,根据上文讨论也反映出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评估才算客观评估;在小微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对典当物品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其标准应该是怎样的。具体而言,在业务人员进行典当估值的实际过程当中,以二手交易市场中的那一项价格为框架和基础;在确定典当物品流通属性期间,又要用什么样的指标对其流通性进行合理判断;其价值折旧比例又要以什么为参考等等。鉴于此,下文将对相关问题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其一,将二手市场当中相同、类似物品价值的平均数作为评判标准。这个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单快捷。当不同业务人员发生认知偏差期间,便可以将这个平均值的极限值当作基准。然而,极限值本身又具备有较强的非理性属性。由此可见,虽然采用平均极限值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发生几率,但是仍然可能导致评估结果区域非理性化,又提升了这种风险规避方法的有效性。其二,我们可以建立既定的数学模型,对市场各种物品的价格进行估算分析。比如,应用回归分析法,包括线性与非线性回归分析。这一方法对价格的处理评估和分析均具有一定作用。小微金童机构能够针对差异业务,对不同物品进行自标量设置,应用以往信息确定自变量系数,继而得出较为客观的估值。自变量能够依照业务属性以及典当物品的属性进行有效确定,不管在典当业务或者是在小额贷款业务当中,均能够以上述方法完成客观评估。
(三)加强小微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培训
除了企业内部的管控制度以外,为降低认知错误而导致的风险性问题,小微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培训便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公司应立足于现有情况建立合理的业务人员培训教育制度。对企业员工实施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帮助企业员工深刻意识到自身面对不确定信息,极有可能做出错误决定而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培训当中需要融括行为金融学较为常见的认知误区,以及使員工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什么样的认知误区,继而使员工工作的过程中,面对相关问题时期能够意识到认知偏差发生的可能性,降低风险发生几率。另一方面,因为业务人员素质水平均有较大差异,所以企业还需要对此类人员进行相关方法的培训,使其了解如何规避风险。包含理论基础知识,具体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流程,使员工能够有效的应用这些方法,将方法践行与现实。在业务人员充分掌握并了解这些方法以后,不仅能够大幅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同时也会帮助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研究为切入点,分析了行为金融学在小微金融机构中的应用方式。因为认知错误对小微金融企业带来的风险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在未来有关小微金融机构或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领域中,可以对本文中提出策略与建议进行整理,继而提升相关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平,任志安.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比较分析及启示[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4):34-37.
[2]廖银屏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比较分析与启示[J].科技资讯,2018,16(24):191-192
[3]曹颖.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思考[A]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0[C]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2010:9.
[4]郝会会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m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Engineering(MSE 2010XVolume 5)[C]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