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嫣媛 王珍妮 张颖 方富斌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健身房锻炼身体,这使得大学生对健身房等需求逐年增大。为了使健身行业在高校中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采取一定的运营模式,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从而取得更为长久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了解大学生的健身需求和目前高校健身房的整体情况,分析健身行业在高校的运营模式,从而为健身行业在高校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健身;高校;大学生;运营模式
一、影响大学生群体健身的因素
(一)多数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况。根据最新的国民健康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1]。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及速度,生活节奏的加快致使我国大学生普遍运动不足,健康状况下降。通过健身摆脱肥胖、强身健体、塑造完美身形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第一需求。
(二)健康成为当下时尚潮流的象征。当下,健身越来越成为健康、时尚、潮流的一个象征。在健身文化和健身趣爱好的影响下,健身成为大学生热衷的生活方式。健身能够在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认同感,提升自信心的同时,扩大社交范围,结交志同道合的人,这种愉悦的情感与健身锻炼的紧密结合是大学生对健身的精神追求[2]。
二、健身行业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
(一)场地设施。目前,大多数高校内都有一到两家健身房,高校附近两千米内平均有四到五家健身房,大学城附近的更多。健身房的面积大小参差不齐,高校内的健身房面积较小,大约200平方米,高校周边的健身房比较大,约为500平方米。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健身房都是连锁的,知名度更高,管理更好,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因此更具有竞争力,而部分私人健身房,通常比较小,设施不完善,生存空间小。
(二)营销模式。高校健身房普遍采用办理会员卡的运营模式。半年卡、年卡,同时也按次零售,齐头并进,以办理长期卡为主,多类卡种并用。利用薄利多销的策略,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办卡体验。半年卡500-600元,年卡1000元左右,符合大學生的消费水平。高校健身房大多采用一人一卡,入会进群的管理模式,以便及时发布课程信息。在会员后期训练过程中适当推荐私教课,2000到3000一个月的私教课是盈利的关键。多数健身房还扩大了经营范围,设有专门的展柜售卖与健身运动相关的产品,如运动水杯、蛋白粉等,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此外,开设水吧,售卖现榨果汁等饮品,一些健身房还与相关产业合作推出健康餐等。这些相关的附属产品也使得健身房的利润不断扩大。高校健身房内除了专业教练,兼职员工大多是在校大学生,人工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更了解学生的消费心理,营销优势明显。
三、健身行业在高校中运营模式的不足之处
(一)资源分配不均。高校健身房基于高校庞大的学生基数大量出售会员卡,造成高峰期健身会员与健身场所空间和健身器材的分配比例不均衡。健身器械、健身场所使用紧张的情况,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
(二)设施不够完善。高校健身房的运动硬件设施只能满足学生日常训练需要,在心肺训练器械,大型组合力量训练器材等方面配备不足。在有氧运动方面,团体课程单一,难以满足女性会员的需求,限制了健身房开展的效率与质量。
(三)教练不够专业。高校健身房教练员以在校学生为主,学生教练员教学经验不足,私教课程缺乏专业性。学生教练员因学业、毕业等问题,容易出现离职现象。在频繁更替的过程中,降低了教练团队的核心竞争力,也很难使消费者得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四)管理不够规范。在管理制度方面参差不齐,没有严格执行已有的规章制度。大量招收会员,却没有足够的教练和管理人员。人员的不平衡性,失去了管理制度实际的规范价值,增加了运动损伤发生的可能性,也使健身房负责人无法对教练员和会员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不利于健身房的组织管理。
四、健身行业在高校中的新运营模式探究
高校健身房一方面是健身房本身的管理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健身教练的水平不够。此外,健身设施不够完善,私教课程相对昂贵。显然,传统健身的发展模式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大众的健身需求。现针对健身行业在高校中运营模式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增强健身理念。定期在高校内或高校间组织各种公益性健身活动,利用各类校园媒体最大范围地推广健身房的健身理念。以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形象吸引各方面的关注,从而获得高校领导层更多的支持。发展高校内的社团、赞助社团和学生会举办的大型活动并且表演与健身有关的节目,让学生们直接感受到健身无处不在,以此创造新的隐形销售。
(二)推进智能设备。在高校健身房内推行能够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智能化健身器材,提供价美且优质的健身服务。开发设计网络健身课程,聘请健身界的明星教练录制的优质健身视频,让播放网络健身视频成为智能化健身器械的一项使用功能,进一步方便会员健身。
(三)研发健身程序。开设健身微信小程序。设置丰富且实用的服务功能,如自助预约健身、健身状态跟踪、智能课程推荐、健身优化建议等。最大限度发掘数据的长期价值,为健身者提供个性化的健身小助手。移动互联网建立起的服务中心能够极大的便利健身房与健身者。帮助健身房掌握自己客户的动态情况,合理配置健身房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四)培养专业团队。建立专业的教练队伍,要求健身教练具备体育专业本科或专科学历,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包括肌肉训练、营养搭配、康复训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技能实践能力,能帮助消费者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并能通过阶段性的测试。为客户提供简明扼要的讲解和正确的动作示范以辅导其进行训练。保持具有说服力的良好形体,维护良好的职业形象。
(五)改进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要加大力度,工作人员的服务需要标准化和流程化。实行健身教练和经营销售人员分离制度。高校健身房可以与专业的健身顾问咨询和管理机构合作,以合理的成本吸纳或培育优秀的健身房管理者,减少健身房员工的高流动性,为学员提供更专业的健身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加.论大学生健身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教育与职业,2008(15):180-181.
[2]徐明明.大学生健身参与的收获探析MI.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