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
摘要:随着国家课改的不断深入,以核心素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逐渐得到了重视。体育学科在我国的教学内容中是很关键的一项,也是学生锻炼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学生不仅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也应该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抗压能力等,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以后的生活。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首先分析了核心素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然后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高校体育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展开了探讨,旨为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体育教学
在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改中,提出要对教育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为了学生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将体育教学的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成之为国家栋梁。
一、核心素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一种大范围的教育理论,指的是学生要具备一定的适合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和合作等综合实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能够贯彻落实国家的政策,还能对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从而推动改革教育的脚步的同时还能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体育学科是教育学科中很关键的一科,展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校体育教学,能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体育精神,全面发展学生正确的参与的体育观念操守和品德素养。因此,高校教师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基础的专业知识和动作要领,还要通过核心素养来使学生学习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实施策略
(一)增强体育课堂时效性
高校体育教学在学生核心素质培养教育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想要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体育课堂的时效性,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时间方面,除了正常的体育课时间,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例如课间操等实践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划,要使学生能够在自我的实践当中,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运动能力。在课堂教学方面,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趣味性的轻松的学习氛围,在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发展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每个学生至少应该掌握连高三项运动项目的基本操作,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能把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核心素养。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当地的风俗文化,来进行体育教学,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还能传播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信仰。
(二)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当中,体育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校教学中,要注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方式,以引导学生们能积极的参与体育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定一些有意义的场景,来帮助学生融入到学习当中,以让学生对于课堂学习更感兴趣。例如在进行热身运动时,可以编一套比较简单但很实用的热身操,又或是随机的改变跑步的节奏,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兴趣。总之整个体育课堂设计,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根据学生的意愿来改变课程形式的安排,利用丰富的教学方式,给学神提供更好的教学。
(三)创造良好的师生互动
以核心素养为向导的高校体育教学中,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有效的推动高校体育教學改革的进程,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教师平时的教学是否与学生的个人水平相符。教师在课堂上要起到一个正确的带头作用,充分的表现出正确的体育精神,充分发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育人理念,用实际行动向学生展示正确的人格魅力。另外教师要有意识的减小与学生的距离感,这样能够营造一个轻松团结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会减少,教学效果也会大幅度提升。
(四)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
对于学生的教学评价一定要全面,核心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考核学生的进步情况而不是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审核,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效果也就不同。通过这样考核方式,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教学效果,从侧面展示出这一阶段教学工作是否成功,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
三、总结
总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校体育教学是符合时代的发展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多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当的改革与创新体育教学手段,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重视良好的师生互动,开展合理的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周华.核心素养导向下高校体育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1):126+128.
[2]闫涛.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8):148+150.
[3]张博.在核心素养视阈下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9(05):49-51.
[4]梁媛.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10):78-79.
[5]董捷,李超.高校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8,38(03):148-151.
[6]刘梦辰,马峰跃,田佳鹏.核心素养培育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的运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8(0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