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

2019-09-10 07:36:50李晨曦殷明越
体育风尚 2019年10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精准扶贫

李晨曦 殷明越

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精准扶贫;协同发展

现在中国社会客观实际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呈现出了发展的不平衡与贫困现象,对于实现小康社会面临着重大挑战。新华社在2015年12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作为脱贫任务的重要引导文件[1],对于脱贫攻坚战给出了许多硬性政策,基于贫困问题的现实基础之上,要通过个性需求进行分类政策,开展精细化、层次化的帮扶工作,以脱贫扶贫为主要目标,合理利用地区资源性优势,促进少数民族体育产业与精准扶贫的协同发展。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的基本原则

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研究表明,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应避免舞台化、庸俗化、管理意识差、破坏性强等问题,这些状态对于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应该保护传统体育产业原生态的表演形式,传达生活需要,与民族体育活动相联系,通过体育形态将少数民族生活的环境、生态、习惯进行展现。

由于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开发过程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各方的支持,包括工商、广电、旅游、人力资源、体育、环保、交通等部门共同参与,才能对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开支给出资金支持,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餐饮制造等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形成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结构网,对当地经济的收入有较大帮助。

二、精准扶贫与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行动基础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才是扶贫成败的关键,扶贫攻坚需要有发力的重点,要求实事求是精准化体现全过程。一般情况下,贫困人口的分布与地区经济有相应联系,在新形势下不同贫困人口的呈现状态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大有不同,在进行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需要精准把握扶贫效果。需要全面看待贫困现实问题,针对不同的贫困群众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工作,采用科学的形式高效脱贫。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以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为主要工作,充分发挥劳动人民智慧。还需要重视脱贫人口的教育积累,只有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消灭贫困。帮助学龄儿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在面对丧失劳动力的贫困人口时需要发挥社会保障作用,针对不同贫困人口的状况进行分批策略,有效保障脱贫目标的完成。扶贫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于人与人的内生动力十分重视,主要目的是使貧困人群通过自身劳动进行脱贫致富,这样培养了困难群众的技术能力,不仅达到了脱贫致富的目的,同样也提高了人民的自身素质,对于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精准扶贫与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途径

(一)产业类型的选择

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经营模式可以分成政府主导模式、村寨社区主导模式、公司主导模式三个部分,根据当地文化产业形态进行设置,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来对民族体育进行宣传。通过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进行旅游产品的销售,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精准扶贫的实施主体是各级政府,同时需要旅游局、工商局、文体局、发改委、交通局等职能部门的参与,少数民族体育产业与精准扶贫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根据当地少数民族等地区特点进行相应的发展规划,不同职能部门对于村寨实施帮助,通过对旅游市场的管理为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制定营销策划,政府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能够促进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体育用品制造业

我国的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聚集地分布在福建、广东、浙江地区。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开展需要体育用品的支持,通过体育用品制造业进行投资,来对资金项目申请进行帮助。民族体育制造的产品有较高的技艺要求,这类少数民族体育产品在市场中的需求量较小,因为少数民族传统服装的成本较高,并且有较为复杂的制作工艺,耗费时间长,很难通过机械短时间内制成,需要通过人工指导完成。

少数民族的体育用品制造与精准扶贫有直接互助关系,具体可以分为通过生产民族机械的经营产生收入、专利或者知识产权的收入、民族体育机械专利产权收入三个部分,通过扶贫对象参与体育用品的制造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2]。

(三)建立监控机制

通过第三方评价的方式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通过预定的经济收入与实际收入进行相对比,观察在规定时间内能否达到精准脱贫的要求。同时通过政府所制定的少数民族体育产业与精准扶贫的政策文件记录少数民族体育产业搞投入资金增长幅度,扶贫对象与产品调查产生条件满意度,对于经济结构调整与扶贫对象收入的增加进行评估,从中扩大少数民族体育参与精准扶贫的社会价值。

四、结论

本文阐述了少数民族体育产业的基本原则,并指出了精准扶贫有效的实施路径,在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与精准脱贫的宏观背景下,通过对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参与精准扶贫能够为地区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宋才发.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的实施及法治保障探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11.

[2]冯伟林,陶聪冲.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6):157-163.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精准扶贫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1:07:34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8:16:52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7:56:54
精准扶贫背景下山区贫困县脱贫路径选择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42:30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3:49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发展之策略探析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20:04
协同发展背景下德州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