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航
摘要: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还是关注到各项体育运动之中,其中篮球运动的学习更是受到青少年的欢迎。而当前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对此,本文将以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为研究基点,通过对其培训现状的分析,从而来提出有助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措施,包括拓宽后备人才培养渠道,以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缓解学训矛盾;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育环境等政策等。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力图为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现状;对策
随着篮球文化的不断深化,其广受我国各地青少年的喜爱,很多青少年都将其作为学习压力的释放方式。但是从专业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情况来看,整体效果是不够理想。而且还有些青少年由于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很多都选择了放弃继续学习专业的篮球训练,而回归到正常的文化学习之中。因为在兼备文化学习于专业学习方面很吃力,尤其是在文化学习上很明显,一旦投入训练,会对学习成绩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忙碌的学业,又会使得运动员在训练中疲劳感比较严重。这就使得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难度逐渐上升。对此,本文将分析目前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一、我國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教练员素质不高
对青少年进行高效的篮球训练是需要专业且优质的教练员来加以指导的。但是从当前大多数地区的篮球培训之中,并没有较多优秀的教练员来进行篮球指导。另外,目前基层运动队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运动队经费不足,加上一些领导不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篮球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不高。而且在一些青少年篮球培训机构中教练员在教学方式以及训练模式上并不先进,使得更多青少年在对篮球技能以及相关的得分点上没有十足的把握。由此可见,训练方法以及手段的简单恢逐渐使得教练员在训练中不能够对篮球运动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诊断和及时的反馈。
(二)培养模式相对单一
从当前各个学校对于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来看,整体形式比较单一,无法快速地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从其培养主体来看,主要是以政府和社会学校为主,政府主要就是一些当地政府部门组织的青少年篮球培养基地,由政府来进行管理,而社会学校主要是一些少年宫或者篮球协会所组成的篮球培训机构。从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青少年篮球人才培训模式来看主要是以政府为主,来培养更多的篮球专业人才。社会学校形式的培养模式占少数,且更多的是为了锻炼身体或者指导一些篮球业务爱好者,专业性不强。
(三)训练经费不够充裕
从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对于当地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训练经费投入来看,整体数额不高,由此训练经费的欠缺也使得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效果不佳。由于我国青少年篮球培训主要是以政府模式为主,所以经费的来源也是政府。但是由于政府的经费发放相对有限,只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营养、服装等花销。而对于设施、场地的更新则无法得到较好的满足,使得一些训练场地并不适应青少年来进行篮球训练。因此,培训经费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篮球培训效果。
二、我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对于我国青少年的篮球训练来说,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针对当前教练员所面临的一些不足之处,我国各个训练机构也需要加强对教练员的培训与进修,不仅要提升教练员的篮球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需要让教练员去学习他人在教学方面的优点,从而来能够反教育于篮球学习者。因此,教练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及时地调整训练方法和手段,以适应青少年的篮球技能获取。
(二)拓宽后备人才培养渠道
当下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主要是集中在政府方面,因为其所支撑的规模较大,青少年覆盖的范围较广,且以政府为基点,其教学质量会更加地深化。但是,这一培养渠道的进入难度比较大,很多青少年无法都进入到这一培训基地进行学习。因此,在未来的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中,需要积极地拓宽人才的培养力度,让更多培养形式参与进来,才能够为篮球人才培养奠定更深厚的人员基础。
(三)加大各项经费投入
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能够得以有效的开展还需要充裕的资金支持。而当前很多地区的篮球训练基地并没有过多的政府资金支持,使得一些训练场馆、篮球设施比较老化,不利于青少年的篮球技能学习。因此,从多方面去合理合法的融入培养经费是非常关键的。如,篮球训练基地当地的政府部门加大资金补助力度,青少年协会等组织一些公益活动,让社会大众了解到篮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而融入一些社会资金。这样才能够帮助青少年在更完善的教学环境中去做好篮球训练,提高学习动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各地学校在未来的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地做好教练员的有效培训,积极地去创设一些新的篮球人才培养渠道,同时也需要从多方面去获得训练经费,以保证篮球训练工作的正常开展。这样才能够有利于新时代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与运动员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地调节以适于后备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曲腾飞.新时期校园篮球人才培养及对策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 (07):5-6.
[2]王君.青少年男子篮球业余训练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J].学周刊,2018 (18):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