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文
关键词:羽毛球教学;分层教学法;运用
在这个客观世界中,受多重因素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客观存在,决定了教学差异化,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才发展。分层教学法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导向下,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模式,其在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中的运用,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并维持了其高涨的热情,是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方式。
一、分层教学法概述
简单来讲,所谓分层教学即是指,根据不同标准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结合其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教学和训练,这与素质教育核心理念相契合。分层教学法尤其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他们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并基此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主观能动性。正是源于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分层教学法运用将学生需求摆放在首位,充斥着浓郁的人文主义情怀,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被尊重和被需求的感觉,使之在学习中获得无限的乐趣,从而激发了他们浓厚兴趣,这也是教学开展的基本。在实际践行过程中,分层教学法应用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隐蔽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等,科学规划,认真落实。其中值得重点指出的是,隐蔽性原则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情绪情感,对于部分反馈信息不能如实告知,以免产生骄傲、自卑等负面心理,维持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
二、分层教学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中的运用策略
如上所述,基于以生为本理念引导,分层教学法对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其在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中的运用尤其必要,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应对各个实践流程及环节进行优化,具体相关策略如下,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明确目标导向
科学、明确的目标导向,是有效开展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基础。羽毛球本身作为一项魅力非凡的体育项目,比赛中的对抗较为激烈,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素养等均有较高要求,需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针对性地组织强化训练。高校羽毛球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就分层教学的意义、特点及方法等讯息讲解给学生,使之欣然接受,并根据其个性差异及实际水平进行合理分层,包括高、中、低三等,继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明确各阶段目标。对于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学习能力较佳的学生,应制定较高的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动力;对于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或学习能力其中部分突出的学生,着重考虑提升其技术和战术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对于上述素养一般的学生,重点放置在基本技术的完善上,鼓励他们持续参与。
(二)导入竞争机制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尤其对于羽毛球这项特殊的运动项目,在规则的指引下,才能有序、高效开展,呈现出秩序美、规则美,否则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发展学生的价值。在高校羽毛球分层教学实践中,应科学导入竞争升级机制,制造一种相对紧张的氛围,督促学生认真练习,同时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体育精神。羽毛球教学亦是学生动态发展的过程,对其分层并非一成不变,需结合其实际情况表现做出精准判断,并进行适时恰当的调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使之得到无限的发展。基于此,结合学生动态表现予以相应处理,当其达到一定水平层次时,可以让之上升一级,反之如若不够努力则下降一级,通过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有效激发他们的内驱力。
(三)完善评价模式
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为了保证其实效性,应依据科学的评价反馈,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发展措施。不同层级学生学习内容及方法的差异化,决定了对其考核方式的不同。如此才可以保证能力突出的学生获得持续发展,并且不会打击能力薄弱学生的学习信心及兴趣。在具体的考核内容设计上,应根据学生层级差异化,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如基础薄弱的学生着重考核其基本技术水平,有一定基礎的学生着重考核其技术、战术水平,而对于综合水平较高的学生则着重考核其赛场表现等。同时,在方法选择上,应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发挥,通过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审查其行为表现,亦可借助多样化的文体实践活动,全面反映其能力、素质等,以便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中的运用十分重要和必要,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对整个实践流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在科学、明确的分层目标导向下,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及手段,并恰当地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活动,基于完善的评价反馈,指导学生不断发展与完善。笔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践行策略。
参考文献:
[1]杨硕文.论分层教学在高校羽毛球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运动,2018(02):92-93+91.
[2]陈莹.浅谈分层次教学模式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5):102-103.
[3]周兴好.沈阳市普通高校羽毛球选修课分层教学法实验研究[J].成功(教育),2011(2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