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网球教学现状及其创新策略

2019-09-10 07:22:44郭彦博赵德宁
体育风尚 2019年10期
关键词:网球教学终身体育创新策略

郭彦博 赵德宁

关键词:终身体育;网球教学;教学现状;创新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九大强调:“体育是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网球作为一项有氧和无氧交替的运动,开展时间最长、参与性最广的体育项目,以其竞技性、健身性、休闲性、娱乐性等众多特征深受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所喜爱[1]。由此可见,网球运动以它的独有魅力,成为了学生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一项时尚运动,所以,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使网球运动能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与健身目标的相结合,来满足社会体育的发展需求,从而更好的丰富网球教学体系进而完善高校网球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网球开展现状

终身体育产生于二十世纪60年代。所谓的终身体育,其核心在于使体育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使人们即使身处在不同的生活与年龄阶段,都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终身自我锻炼的一个过程[2]。然而现阶段,很多高校将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智力教育方面,对专业课、文化课的教学工作较为重视,忽视对体育教育的重要性[3],体育课时安排较少,场地设施不足等,致使学生无法更多地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一)场地数量不足,限制教学环境

无论开展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是离不开场地。在山西省的普遍高校中,网球场地设备等比较缺乏,根据相关文献调查得知,山西省高校网球场地的平均数量只有6 片,并且很多学校是没有室内球场的,一遇到天气比较恶劣的情况时,网球课还要被取消[4]。然而网球场地作为网球教学的基本,是教师与学生开展网球运动的基础条件,网球场的整体数量很少,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日常网球训练和竞赛,从而导致学生无法积极地参与到网球体育锻炼活动,导致网球运动教学质量下降

(二)高校网球师资不足,教学方式较于落后

教师作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人物,虽说大部分高校网球教师都毕业于体育院系的,但大多并非毕业于网球专业,这一部分教师都是从篮球、羽毛球等其他教师兼任的,这部分教师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在授课与教研活动中仍惯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无味,耗时较长,缺乏创新意识。不仅缺乏专业的网球理论知识背景,还缺乏高水平的网球技能,对网球技术的理解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难以符合网球教学的实现目标[5],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有效发展和进步。

(三)高校网球大班化的普遍的影响

一些高校由于场地资源有限加上选修网球课程的学生逐年增加,导致大部分学校大班化的普遍现象,虽说在一定程度上能节约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但就像是一个作坊大规模生产一样,种种弊端都是非常显而易见的。从教师角度来看,增加了教师组织教学的难度,促使教师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难以顾及到每位同学,难以进行一对一有效的科学指导。从学生角度来看,在听课与练习过程中学生容易注意力分散,容易动作形成错误,学生难以体会到网球运动的乐趣所在,使得整个学习进度跟不上教学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参与性与积极性大打折扣,甚至产生畏惧、排斥心理,从而影响了网球课程在高校中的良好发展。

二、终身体育高校网球教学创新策略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在不断地改革,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与机制也在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背景下不断创新,高校网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场地设施、师资水平,教学模式等同样也要随之进行改革与创新,应当改变先前固有传统的模式,通過实践不断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网球教学效果与质量。

(一)进一步加大网球场地设施和利用

网球运动和众多球类体育项目一样,都是离不开场地等设施条件的支持,所以高校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积极完善网球教学基础设施,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与锻炼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仅仅满足量上的需求是不够的,在满足量上的同时质上也需要加以改进。根据调查,个别院校的网球场地,多数在室外并且都是水泥场地居多,然而网球的高弹性对于肘关节、膝关节都是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高校加大塑胶场地的建设,进一步减少学生在体育训练时对身体的伤害。同时还可以合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设施进行改造,或开发多功能场地来促进学校网球教育的发展,满足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来提高网球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网球的积极性。

(二)加强优化师资建设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是提高网球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球技能水平和网球知识的储备和教学创新方法,来增强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因此,学校还可以定期设置专题讲座,邀请一些有名的网球专家来学校给教师进行培训,确保高校网球教学的质量能够得到最大化改善与创新。当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退役的网球运动员作为网球教练官,这些退役的网球运动员在实战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优势,可以对学生的网球训练进行有效的点拨和引导。同时,还可以开设网球俱乐部或网球协会,利用课外来充分挖掘、实践机会,増加对外学习的交流,使课内、课外教学能融为一体化,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情况下扩充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范围。

(三)摈弃大班化教学模式,采用小班教学形式

前面我们说过大班化教学是制约高校网球教学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我国网球教学质量,我们可以将每个班级的人数进行控制,以小班化的模式进行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充分的时间与每位学生进行有效一对一指导,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讲解与纠正学生对技术动作或知识点的错误认知,确保每位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都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提升,从而更好的推进我国高校网球的教学创新与发展。

(四)采用探究教学法

传统的网球教学模式总是过分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总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地位。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所遗留的不足,我们可以采用探究教学法,针对学生对网球学习过程进行自主探究与思考和总结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以教师为教学的指引者和帮助者,以学生为中心主体,在平时教学中,由教师先抛砖引玉,将问题抛出去,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案例来让学生自主的进行阅读与观察、实验与讨论、思考与总结的一种教学形式[6]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们对网球知识的探索运用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上文中,我们从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入手,分析了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剖析出导致影响网球教育发展因素,从而总结出教师应该积极顺应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来优化网球课程资源,提高网球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与有效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索精神,不断提高网球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网球知识和传授能力。通过在高校网球教学中应用现代教学模式,让学生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价值,对推进高校网球教学的深入改革与创新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闫慧君,蒋彬.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与终身体育的结合[J].科技视界,2015,24:160.

[2]罗玲红.论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

[3]李光敏.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02):103-105.

[4]徐贵云.山西省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教学现状研究[D].延边大学,2017.

[5]孙习军.高校网球教学的发展趋势与改革创新研究[J].体育教育,2018,189:87-88.

[6]郑晓容.探究式教学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 (30):20+22.

猜你喜欢
网球教学终身体育创新策略
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10:33:15
对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19:34
终身体育习惯影响因素与策略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33:16
终身体育目标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
快易网球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三维摄影摄像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36:41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新闻界(2016年11期)2016-11-07 21:32:35
网球教学中传统与现代教学法的运用探讨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1:58:26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初探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