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沛春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能训练;有效措施
体能锻炼是小学生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基础。体能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提升起决定性作用,学生需要通过发展体能,进行体能训练来提升其体育运动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动性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道德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水平。
一、现阶段小学体育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体能普遍偏差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高科技化,学生们多数平日里都缺乏锻炼,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在学校的时候,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每周只有2到3节体育课,课后的体能锻炼又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上放学大多数家长选择开车接送或者乘坐公交车代步工具,由于学业的繁重,回到家中更是沒有锻炼的时间。因此,学生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都表现出了体育体能薄弱,运动不适应的现象,体育课堂体能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学生体能蓄念意志力不强
在对小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尤其是在进行长跑耐力训练的时候,学生往往坚持不下来,意志力薄弱,半途而废,畏难的情绪比比皆是,学生们的运动基础素养普遍偏低,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偏差,导致教师体能训练进行困难,无从下手。
(三)学生课外运动的意识淡薄
现代的学生们几乎没有养成课余体育锻炼的意识,由于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繁忙的学习生活,学生们在闲暇的时间都喜欢泡在手机、网络、电视的世界里,平日里缺乏运动,没有养成运动的习惯,加上小学生的健康常识不足,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的现象十分常见,这也是导致了学生的体能下降的原因之一,长此以往学生的健康状态进入了恶性循环。
(四)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缺少有效体能训练
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重视体育技术的传授,不重视体能训练的有效性性发展,学生比较厌倦进行体能训练,归咎其原因,主要有体能训练内容不够丰富,形式单一,组织安排缺乏科学创新,学生往往存在厌学情绪,教师在课堂上也不能很好实施,加之教师的体能训练教学方法、能力、水平上参差不齐,导致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实质“名存实亡”。
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以生为本,兴趣选择,加强体能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要投其所好,选择学生的运动兴趣点入手,提升学生运动参与的主动性,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体能训练运动项目进行选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选择,这样就能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升课堂体能训练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田径运动、游泳运动、搏击操运动等等可以锻炼耐力的有氧运动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去进行学习和训练,学生训练的被动转向了主动,充分发挥学生训练的主观能动性,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锻炼质量是必然的,因此,通过兴趣学习和快乐训练达到提升学生的体能训练效率,这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精心设计,打卡制度,坚持不懈
学生在进行长时间的体育体能训练中往往会遇到初期的体能困难和训练的瓶颈期,又表现在训练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导致学生坚持不下来,畏难情绪过大,这就大大降低了教师在课堂中体能训练的效率和质量。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建立起一定的管理和激励的机制让学生们抱团坚持训练,从而提升训练效果,使学生能够在困难的上坡期坚持下去,从而提升学生的耐性和坚毅品质,提升学生的体育道德和运动能力等等。
例如,教师可以在微信群中设立运动打卡制度,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每坚持完一次体能提升训练后,可以进行完成打卡,并且打卡后还可以将自己的训练心得和训练困惑发布在微信群中,让学生们将自己的心声和困惑在群中大家一起讨论,这样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训练进度和心理状态,从而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辅导和训练方法改进等等。同时,学生们坚持打卡一个月、一个季度甚至一个学期后,都会获得相应的教师奖励和成绩加分,激励学生们不懈坚持下去,锤炼优良的运动品格,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身心健康的良好体格。
(三)建立社群,小组合作,培养意识
大多数学生在校外时间没有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体能训练是一个需要不断坚持运动行为,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课外运动和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是体能训练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建立相关的学生运动社群,并设立社群小组长,进行课外时间的运动活动的邀约和组织。按不同的运动项目建立不同的群,学生们可以自愿加群,例如有游泳群,篮球群,羽毛球群等等。在群内的学生课后可以自主相约运动,或者由每个群内的组长组织运动,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预约运动场所,确保学生们参与运动,这样做就可以培养起学生在课余时间和生活中的运动习惯,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甚至帮助学生改善饮食习惯与作息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终身受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堂的体能训练内容的自我选择,大大提升学生的体能训练兴趣和参与度;建立体能训练打卡制度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参与效率;建立课外互约运动的社群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可以提升学生的运动基础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等等,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