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教学法在高校武术课中的应用探析

2019-09-10 07:22:44陈忠丽陈恩格
体育风尚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校

陈忠丽 陈恩格

关键词:拓展训练教学法;高校;武术课

拓展训练法最初诞生于二战后的英国,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利用环境和训练的有机结合,力求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拓展训练法在高校武术课应用就是通过特定的环境开展相应的训练,通过环境和训练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在训练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以及总结,逐渐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将拓展训练法引入高校武术课教学中,极大的丰富了武术课教学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式更具吸引力,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这一定程度上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也有促进作用。

一、阐述拓展训练法在高校武术课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往高校武术课教学比较注重武术动作的训练,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习过程比较枯燥,因此,往往教学效果往往有限,并且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也导致参与武术课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少。采用拓展训练法,可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多种形式、多种场景的训练活动,通过教学场景以及教学形式的变化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武术技巧,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法的运用有效改善以往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枯燥乏味的弊端,是高校武术课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高校武术课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法,不仅可以有效开展武术基础动作练习,同时也能强化学生身体各项机能,促使学生全面提升。首先,在高校武术课教学过程中开展相应的心理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学习极为有利。其次,在高校武术课教学中,单纯进行武术动作的学习,学生难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而开展武术课拓展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模式以及训练场景,可以使学生将平常武术课教学的内容应用到实践当中。武术拓展训练不仅有针对个体的训练方式,同时也有团队形式的训练,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能促进个体身体素质的提升,同时也能逐步形成团队协作能力。

二、拓展训练教学法在高校武术课中的应用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在高校武术课教学中采用拓展训练法,需要根据拓展训练法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体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个人目标、团队目标以及领导力目标[1]。个人目标,就是通过开展个体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武术动作,挖掘学生潜能,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目标,就是通过开展团队合作形式的训练,培养责任意识以及协作能力;领导力目标,即在进行武术课拓展训练时,充分发挥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武术拓展训练。

(二)拓展训练法的需要遵循原则

1.针对性

由于学生之间在身体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灵活改变教学模式,老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从而确保学生在武术课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收获。

2.个体训练与团队训练相结合

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学生个体素质的提升,同时注重与团队训练相结合,把握个体训练与团队训练之间的平衡。

(三)科学设计武术课训练内容

1.基础训练内容

以户外运动为主要拓展方向,尽量吸收社会上的一些先进的拓展训练项目的成功经验。合力过桥和穿越电网就是比较有名的拓展训练项目,教师可以借鉴使用,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新的项目,通过训练把学生们的自我挑战精神、心理素质、团队意识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

2.综合训练内容

在高校武术课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室内与室外环境不同的特点,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训练活动取得一定的收获,譬如攀岩,通过攀岩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锻炼,作用比较明显,针对心理素质比较薄弱的学生,老师可以通过攀岩活动来达到促使学生得到锻炼。采用拓展训练法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老師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应注意避免武术教学和拓展训练之间出现脱节,要合理的安排武术拓展训练内容,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

(四)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分为两部分,可以分为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核,考核结果应将学生的个人表现、团队表现以及平时课堂表现纳入考核范围。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确保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武术课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法可以有效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增强武术课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李传举.高校武术课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32):231-231.

[2]李明.高校武术课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实践研究[J].体育科技,2015,36(6):163-164.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2:37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18:56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02:12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24:04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9:06:22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9:43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6:34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