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廷
摘要: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学生综合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探讨体育舞蹈在培养高校大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价值。
关键词:体育舞蹈;核心素养;高校大学生
体育舞蹈是一项将体育运动和舞蹈艺术相结合的以双人或团体配合为主要形式的运动项目。2014年,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师二[2014]第4号),建议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高综合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在高校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开展体育舞蹈教学,它使学生能够在发展身体素质的同时渗透到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认知、创新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有效的促进大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研究是21世纪全球教育的重点,每个国家都密切关注核心素养。2014年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出建立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刘彦华、刘胜男在《国际社会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研究趋向分析》中认为,在我国进行核心素养研究时,要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完整性和综合性,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二)体育舞蹈
张士文在“体育舞蹈教程”一书中认为,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是以强身健体为基础,结合动作美、服装美、音乐美,同时具有健身、竞技和文化娱乐性,它对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审美能力、矫正体型、培养情感、建立友谊、调节心理有良好的效果,对培养大学生终身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育舞蹈提高高校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一)体育舞蹈具有提高身体素质价值
体育舞蹈可以发展身体素质,也可以调促进健康、提高能力。体育舞蹈是一项有氧运动,长期进行体育舞蹈的练习对于提高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影响,汪军在“体育舞蹈与运动健康”中提出,适当的体育舞蹈练习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和提高心肌能力。体育舞蹈还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在舞蹈动作中要求挺胸、收腹、脊柱拉伸、收紧中段力量,身体各部位的关节与肌肉协调配合,促进肌肉血液的加速循环,肌肉变得结实富有弹性,从而有效的调节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机体的活动能力。
(二)体育舞蹈具有提高心理素养价值
体育舞蹈可以发展心理素质,也可以激活思维,开阔视野。练习体育舞蹈时,在不同风格的舞蹈音乐伴奏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舞蹈,产生良好的情绪与情感体验;在舞蹈过程中,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舞步上,能够使心情放松,缓解心理压力;舞场中的热情、融洽的气氛能够增强舞伴之间沟通,提高舞者的兴趣,有利于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体育舞蹈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生交流思想、表达个人情感、加强沟通,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体育舞蹈具有提高审美品质价值
体育舞蹈可以提高审美品质,也可以美化自我,提升品位。体育舞蹈对高校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能够帮助高校大学生了解不同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同时,在舞蹈过程中,形体美、动作美、音乐美直接的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使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思想、情感、态度提升到更高水平,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的审美素质。
(四)體育舞蹈具有提高德育素质价值
体育舞蹈可以提高德育素质,也可以增强协作,磨练意志。高校体育舞蹈在训练、表演、比赛中,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的掌握动作要领,这需要舞伴和同学之间统一协作、团结互助,因此,体育舞蹈能够促进高校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高校大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集体的荣誉观念,切实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德育素质。
(五)体育舞蹈具有提高智育素质价值
体育舞蹈可以提高智育素质,也可以丰富经验,创新思维。体育舞蹈包括恰恰恰、桑巴、伦巴、牛仔、斗牛、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快步、狐步共十支舞。这十支舞具有不同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舞蹈动作练习直接体验这些舞种的独特风格,在这些优秀舞蹈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态度和思想得到丰富和渗透,帮助大学生提高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同时,大学生在体育舞蹈动作创编时,往往需要根据自己和舞伴的肢体运用不同的舞蹈造型,跟随节奏的变化,深入了解音乐,编排出创意的体育舞蹈动作,高校大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可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智育素质。
三、结束语
体育舞蹈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美学、道德、智力素质。在高校体育舞蹈实践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录像视频等网络媒介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体会体育舞蹈的文化底蕴,了解不同的人文价值,在练习中逐渐的养成体育意识和习惯,提高文化审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提高了各项能力。针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是时代所需,也是国际发展的趋势,新课程标准下高校体育舞蹈,让我们明确了全面育人的重要性,高校体育舞蹈课程要贴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使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促进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彦华,刘胜男.国际社会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研究趋向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01):103-108.
[2]张士文.体育舞蹈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1.
[3]汪军.体育舞蹈与健身[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增刊):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