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洋
摘要:在现在这一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之下。國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培养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教育。我们国家的小学教育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发展进程,并且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之下,我们国家的小学教育水平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一个阶段。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学校体育教学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这一话题展开研究,希望对今后的小学体育教学在培养人才这一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一、研究的目的
通过一定的调查,对内蒙古地区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工作,了解到了市场对小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要的现实情况,希望可以为小学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二、研究的对象
本地研究,为了实现跟用人单位“零距离”对接,访问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各个市教育局以及基础教育学校小学体育组长,小学体育教师,学前体育专家和相关的用人单位学校的负责任人等等。
三、研究的内容
内蒙古地区共计约有1240所小学,在校就读的学生大概有20多万人,我们就按照16到18节课时安排一个体育老师,那么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师缺编人数就将近有5000人左右。
内蒙古地区共有740所幼儿园,规范以后的幼儿园教育,需要大批量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来任职体育跟健康授课师,总体上存在着非常大的缺口。就以包头市来说,按照市区,每一个幼儿园教体能公司和一些幼儿园提供的反馈,现在这一个阶段,还是非常需要大批量的幼儿体能教师。
四、区域行业对体育教育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现状
1.供求不对接,毕业生跟用人单位需求有着一定的差异
用人单位对小学体育专业毕业生的个人能力基本满意,但是却很少有特别满意的用人单位。这说明学生的个人能力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学生技能培训与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毕业生正在从学校过渡到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上仍有一个磨合期。特别是对学龄前毕业生,用人单位还需要半年至一年的培训时间才能上岗。
研究发现,体育专业毕业生最缺乏的是职业行为规范、敬业精神和热情,在学校教学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用人单位在选择应届毕业生时,最重视的是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其次是人文素养、健康的身心素质,最后是基本的文化知识。因此,体育专业教育必须有一定水平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培训,其次是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才和成人要做到齐头并进。
另外,根据近三年来体育教师招生考试的内容,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包括标语、专项运动技能的示范和讲座等。应聘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组织能力。
2.就业面扩大而体育教育专业对口就业率下降
随着体育专业设置的逐年扩大,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不断扩大。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覆盖各级各类学校,辐射到公务员制度、健身娱乐业、民营企业和农村基层单位,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正在扩大,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正在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体育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二是体育教师配置制度的缺失,学校配备体育教师的依据不足;三是部分学生跟用人单位的需要不符合。现阶段,部分大中型城市的招收门槛较高,需要体育专业教育毕业生接受过本科教育。但是,有些毕业生不愿意到县乡中小学从事体育教育,就导致了就业率下降的情况发生。
随着许多大中城市小学教师的招生条件逐步提高到本科水平,许多毕业生选择在幼儿园担任体育教师。规范的学前教育要求大量体育专业毕业生担任学前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师,整体存量缺口较大。但这些岗位对体育教师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对学前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的调查,发现学前体育教师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前四位表现是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幼儿活动组织能力和评价能力。二是体育实践课的示范能力和课后训练能力较弱。
五、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1.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培养
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刻具备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祖国的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师德,愿意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作为教师,必须要具有求实、勤勉的思想,创新的科学精神。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工作积极性。
2.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培训体系,应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的需要和工作技能进行分解,以工作技能为支撑,界定专业领域的核心能力,形成围绕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教育专业领域内逐步提高,取得相应的能力。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体育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新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校实习基地,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教育实习、专项培训和教育见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实施,这也是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指导。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和就业,通过与当地体育教育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体育教育毕业生的培训和就业提供保障。在实践和培训环节加强个人职业行为规范。
3.贯彻“必须、够用”原则,整合教学内容
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计划特别强调学科的系统性。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学科体系,学科与学科之间不相互联系。最终导致的恶果就是,老师说的越多,说的越深,所学的内容就重复;学生学的越多,就越害怕,也就越厌倦学习。根据专业岗位和能力的要求,按照“必须和够用”的原则,将课程中复杂的内容综合起来,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行为规范。
4.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
培训计划应体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教学过程与考试相结合,促进证书替代考试。它不仅满足了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就业的需要,而且改变了传统的考试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5.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建设
加强学校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加大设备投入,改善专业培训条件,加强学生实践环节,切实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训,加强实训。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应用他们在毕业后学到的东西。把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结束语:
把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探索和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大设备投入,提高职业培训水平。条件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坚持“必须,够用”的原则,把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学以往的考试方法,提倡用证书代替考试,不仅满足了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中的需要,而且改变了传统的考试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万鹏.关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及能力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6:105.
[2]张梦.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人才需求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3]樊姝皎.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培养契合中小学体育师资需求的问题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8,385(22):60-61.
[4]余广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体育教育需求关系的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07):37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