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程
关键词:快乐;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异化现象
一、引言
体育教学的关键是兴趣培养,而兴趣的最佳外在表现则是快乐,由此可知,快乐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快乐体育”思想在上世纪就被提出,经历数几十年的发展,其已经形成了基于生活化、趣味化、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指导理念,推动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进程。但从“快乐体育”概念理解上分析,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存在一定概念异化现象,正因为这些异化现象的存在导致小学体育教学困难重重,阻碍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1]。
二、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异化现象内容
(一)快乐体育理念的异化
体育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将自身与体育进行关联,充分理解运动的本质,逐步形成终身运动的思想。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对于课程教学内容来说,一般不做具体的限定,只要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即可,造成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要在玩的过程中高兴就行。这样违背了快乐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体育教学规律与教学状态难以把控,过分追求快乐,而不能将正确的快乐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2]。
(二)淡化体育技能教学
在先进的、以快乐为核心的体育教学理念指引下,从现阶段的小学体育公开课中,不难发现,课堂上学生们热情高涨、思维活跃,而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教师唯一关注的是怎么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贴合“快乐体育”教学理念,融合新课标教学要求,制定了深层次的快乐体育教学内容。但是,在体育技能的教学上却少之又少,使得体育课成为小学生们玩乐的“天堂”。从先进的小学体育教学理念上分析,这种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学生们的快乐情绪调动,而忽视体育技能教学的异化现象,主要与教师对于“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理解不深入有关。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快乐的获取是多方位、多侧面的,并不是只有激起学生们快乐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能够通过体育技能的学习,热爱上体育、喜欢上锻炼,进而从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收获喜悦之情。体育教学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也会不断的推陈出新,但是如果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脱离了体育教学技术本身,那么一切先进教学理念的实施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三)忽视意志品质的培养
快乐来源于生活,而体育学科的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相关联,生活化是“快乐体育”的一种元素,同时也是构建和谐体育、健康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体育教学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完全在充满欢喜的情境下展开,因为体育学习也会遇到困难,例如在小学体育考核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考核的项目、比如基础的跑步、跳远等,这些都是衡量学生身体生理特征、身体协调性等的基本内容[3]。而要想激发学生运动天赋,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必须要将体育运动的量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样才能够更多的感受到教育的功能。体育学科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意志品质的提高,而一味的将体育教学看成是学生快乐的源泉,就会偏离教学主题,淡化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三、小学体育改革中异化现象解决建议
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丰富教学内容”的教学思想,例如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以跑步教学为例,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们一起参与跑步活动中,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坚持下来,并在跑步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教学,从而放松跑步带来的紧张心情,例如“老鹰捉小鸡”游戏[4]。
其次,应贴近社会生活、引领体育价值。小学体育教学及体育运动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是纠正体育教学错误思维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在行走过程中,遇到鸿沟,需要迈大步、甚至跳跃才能够跨过,如果学生自身跳跃能力不佳,就不会顺畅的跨越障碍。因此,在日常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方面、多元化的设置体育教学内容,比如每天早上课堂教学之间组织学生到操场锻炼一会,跑跳结合,使自身可以充实起来。
最后,要将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作为教学重点,避免“快乐”体育教学异化现象的发生,可以由教师开展团体活动或者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清晰了解到学生学习的需求,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增加活动量,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并鼓励学生要在体育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坚持下来,从潜意识培养的角度,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能力[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异化现象呈现方式主要以对“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偏差有关,因此在日常实践教学中应关注异化现象形成,同时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异化现象的主要内容,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更好的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富强,包明艳.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异化”现象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5(57):125-125.
[2]丁勇.学校体育异化现象研究——基于生命教育角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2,2(1):73-74.
[3]罗文清.对当前小学篮球课堂"快乐体育"异化现象的审思[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7):105-106.
[4]徐大成.中小学体育教学思想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反思与重新定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6):90-93.
[5]许可,戴超平.对当前我国快乐体育异化现象的审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