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钠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及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

2019-09-10 02:38赖静怡张颖栩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059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双氯芬聚乙烯醇泪膜

赖静怡,张颖栩,邹 雄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广东东莞 523059)

白内障是临床眼科常见病症,主要因辐射、中毒、外伤、免疫及代谢异常、局部营养障碍、老化等原因诱发晶状体功能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质发生浑浊变性所致,早期表现为视物模糊,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视力逐渐降低,最终可导致视力丧失,是临床致盲的重要病症因素[1-2]。其多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白内障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研究发现,采用双氯芬酸钠和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还可以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提高治疗效果[3]。本文对此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文献[4-5],排除胃肠道出血者、合并糖尿病者、既往有干眼症状者、近期应用过糖皮质激素者以及双氯芬酸钠、聚乙烯醇滴眼液药物禁忌证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50~84岁,平均(67.20±10.05)岁;病程1~5 a,平均病程(3.57±1.25) a。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49~85岁,平均(68.02±10.10)岁;病程1~5 a,平均病程(3.22±1.20) a。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会批准,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以其临床体征为依据行相关检查,病情明确后,均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湖北远大天天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930)治疗,每天滴4次,每次1滴。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76)治疗,每天4次,每次1滴。2组患者均接受3周治疗。

1.3 评价指标

1.3.1 临床症状 包括眼部红肿、充血、异物感、视觉疲劳、眼部干涩等,并以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值为0~3分,分数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6]。

1.3.2 泪膜破裂时间监测 采用荧光素钠进行染色,记录角膜上出现的第一个泪膜破损时间,并给予监测[7]。

1.3.3 角膜荧光染色情况 应用裂隙灯蓝光照射角膜上皮,通过荧光素试纸观察角膜染色情况,并依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分析:没有染色即为0分,染色面积不足1/3则为1分,染色面积不足1/2则为2分,染色面积超过1/2即为3分。

1.3.4 疗效评价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情况恢复正常即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情况好转即为有效;临床症状、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染色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即为无效[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有序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周后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2 两组泪膜破裂时间的比较

治疗前对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周后两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2.3 两组角膜荧光染色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角膜荧光染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周后两组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3。

2.4 两组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3 讨论

白内障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主要术式为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但该术式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部分高龄患者的过熟期白内障或黑核白内障,因晶状体角膜内皮细胞功能不良、囊膜变性及悬韧带松弛等,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容易引发干眼症,虽只是暂时性症状,但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应当对术后干眼症进行预防。干眼症主要是由于术中使用的超声能量对患者角膜组织造成损害和术后患者用眼不卫生等原因造成的,通常以药物进行控制,并通过积极的护理措施降低其发生率,以缓解患者的症状。白内障术后干眼症若治疗不及时,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影响康复。目前,临床常采用双氯芬酸钠和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效果显著。聚乙烯醇滴眼液中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醇,其可以暂代泪液,以此改善眼部的干燥症状。双氯芬酸钠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有镇痛、抗炎、解热等作用。聚乙烯醇滴眼液起润滑作用,能够促进眼部细胞的自我修复,提高术后泪膜的稳定性,帮助恢复视觉功能[9]。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其在多种眼部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也是眼部手术后使用的常规药物,但是在药物的使用中发现,个别患者用药后,其眼内压会出现明显的升高,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视力恢复情况,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激素性青光眼,因此临床开始寻找药物代替糖皮质激素眼药水进行治疗。双氯芬酸钠能够对环氧酶的活性进行抑制,从而实现抗炎的效果,其相比糖皮质激素对患者的影响更低,安全性也更高[10]。聚乙烯醇滴眼液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粘弹性较强,能有效改善眼内的干燥感与异物感,提高视觉功能,减轻眼部畏光症状,但其单独应用后,患眼会出现黏糊感。故聚乙烯醇和双氯芬酸钠的联合使用,在改善眼球炎症反应的同时能够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提高角膜表面的规则性,促使角膜细胞尽快愈合,减轻畏光感;同时二者联合应用后,可减轻聚乙烯醇滴眼液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双氯芬酸钠和聚乙烯醇滴眼液联合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不仅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够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改善角膜荧光染色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表1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 (±s)

表1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 (±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bP<0.01

治疗3周n 治疗1周 治疗2周组别观察组对照组43 43治疗前2.33±0.35 2.35±0.40 1.75±0.26ab 1.06±0.30ab 0.74±0.19ab 2.07±0.27a 1.61±0.25a 1.18±0.20a

表2 两组泪膜破裂时间的比较(±s)

表2 两组泪膜破裂时间的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bP<0.0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治疗1周 治疗2周 治疗3周43 43治疗前5.28±1.45 5.30±1.48 6.80±1.41ab 9.11±1.33ab 10.25±1.27ab 5.78±1.45a 6.28±1.40a 6.71±1.45a

表3 两组角膜荧光染色情况的比较(±s)

表3 两组角膜荧光染色情况的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bP<0.0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治疗1周 治疗2周 治疗3周43 43治疗前1.80±0.33 1.78±0.35 1.44±0.15 1.70±0.12 ab 0.95±0.22ab 0.86±0.25ab 1.46±0.19a 1.55±0.29a

表4 两组疗效的比较 例(%)

猜你喜欢
双氯芬聚乙烯醇泪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改性复合聚乙烯醇食品包装膜研究进展
氮卓斯丁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聚乙烯醇胶粘剂在育秧纸钵中的应用
聚乙烯醇/绿原酸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聚乙烯醇/淀粉纳米晶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双氯芬酸钠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术后疼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