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述对福州茉莉花茶的贡献

2019-09-10 05:35蔡干豪
福建茶叶 2019年4期
关键词:蔡襄茉莉花茶福州

蔡干豪,林 庚

(1.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2.福建省开闽文化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003)

茶叶是传承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国茶穿越历史,跨越了时代。“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汉唐风”,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史的一大创举,福建茶与世界各地有着久远且广泛的交往。福建茶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福建先民首先创制了乌龙茶、红茶、白茶及花茶,丰富了茶叶大家族的品种。到了宋代,闽茶在全国已首屈一指。北宋,福建有2个重要人物影响推动着闽茶文化以及中国和世界的茶文化,他们都是福州知府,一个是蔡襄,蔡襄《茶录》盛名天下;另一个是柯述,柯述继承蔡襄的茶文化、推动福州茉莉花茶的创新与发展,但他的这些事迹却鲜为人知。

北宋徽宗年间,柯述曾经两次知福州府,留在福州乌石山上的胜迹至少有六处摩崖石刻:一是“天香台”(楷书,径一尺五寸,镌望潮峰西)[1];二是乌山“邻霄台”[2];三是“柯仲常(柯述)、祖夷仲、王若愚、曹子方、邓仲告、陈济翁、潘及之 元祐庚午(1096)十二月初四游神光寺”(楷书,径七寸,镌望潮峰西)[3];四是“大宋福州社坛铭:后牧民天乃食维社稷作稼樯风雨雷赞生殖协时日祭有秩岁庚午夏率职即坤维坛域地污隘制匪式爰广新古是则辛未春工告毕齐有厅器有室旸若雨事咸囗后之人敬毋斁。元佑六年三月,温陵柯述撰王裕民书。”(楷书,径五寸,镌邻霄台后)清代郭柏苍《乌石山志》[4];五是“元祐五年(1090)八月二十二日 府帅温陵柯述率东阳陈恺、朱崧、胡章、莆阳令郑令卿、陈觉民、许国、括苍叶之表、会稽高缘、关景山、建安熊俊明、桐川沈凭、温陵许毂、杨璞、王裕民,同游神光寺,会于道山亭。”[5]六是“或问社奚铭?予谓祭主敬,不敬如不祭。社稷岁再祭,所以为名祈报,而政莫先焉。予守兹土,视其坛地汙且隘,不足于行礼,乃广而新之。坛遗器宇,霏不周备,敢不以告于后人。于是勒石于坛之东南乌石山之顶,前为亭,曰致养,以其当州直坤焉。柯述仲常。”[6]等等,这些都是研究柯述的珍贵史料,也是柯述主政福州的历史见证。五六两祯被埋于省气象局地下;六祯中三祯与茉莉花茶有密切联系,尤其是其“天香台”就是直指茉莉花,另两祯貌似游记,其实是柯述在推动茉莉花茶的发展,都是他对福州茉莉花茶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佐证。

1 柯述家世考略

柯述。闽南《柯蔡氏族谱》记载:“祖自河南光州固始,从王审知人闽,而居泉州之元妙观西水沟巷,今呼柯厝巷即是。后晋天福元年(941),祖讳宝公,自水沟巷分居莆阳,其仍居泉州之观西者,历五代及北宋,至庆文公为泉州之望族。及南渡后,家道中微,始分散播迁。”清乾隆本《晋江县志·卷之九·人物志·列传》记载:“柯述,字仲常。父庆文,第进士。述与弟逑、迪,尝袖文见蔡襄,襄异之。未几,相继豋第。述皇佑中尝为泉州教授。嘉佑四年,成进士。……。”又有记载:嘉祐元年(1056)蔡襄知泉州,对柯述的文章特加赏识。泉州历史资料记载,泉州南安丰州富春“瑞鹊堂”是柯姓全闽总祠,也是柯文庆的开泉一世的祖祠,柯文庆有四个儿子:柯述、柯仲德、柯迪、柯亩,他们父子兄弟五进士,使得柯家成为泉州的望族。蔡襄在漳州做官时,与柯文庆同朝为官,来往甚密,在闽南地区素有“柯蔡同宗”的传说,所以柯述从小受到优良的家风家训教诲,又受到蔡襄的楷模影响。《柯蔡氏族谱》又载:庆文公,即柯述之父,天圣二年(1024)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与端明殿学士蔡襄知交,蔡襄评他“秘书多才晚未遇”。柯庆文的逑、述、迪、逞四子中,柯逑和柯述、柯迪先后于嘉祐二年(1057)、嘉祐四年(1059)登科。柯述字仲常,文学出众,曾与弟柯迪寄文章与蔡襄审阅,蔡襄作《送柯秘书三子归泉应诏诗》,赞赏其兄弟“海鹰上云出爪翼,天马历地无羁缰”。宋皇佑年间(1049-1054),蔡襄推荐柯述为泉州教授,嘉佑元年(1065)蔡襄知泉州,对柯述的文章特加赏识。嘉佑二年(1057),柯述登进士,初任赣县县尉。缉盗办案,不遗余力。在此之前,赣县抓到盗贼每死刑,柯述任职后,建议县令给退赃物的盗贼以减刑,措施上的反差形成精神上的威摄,盗贼闻风收敛。之后,述公升归安(今浙江吴兴)知县,到任后,发现归安虽面临太湖,却常患旱涝,就提倡兴修水利,蓄水排涝,使农业丰产。不久,移知襄县,盗贼闻知都逃奔别地。神宗听到这件事,就在休息的别殿召见他并询问情况。对柯述的威望,神宗赏识有加,并写其姓名于屏风,以备日后重用。不久,提升柯述知怀州。元佑(1086-1094)和元符(1098-1100)中,柯述以朝议大夫两次知福州。柯述还当过福建提刑官,湖南转运使,漳州施赈副使,龙图阁直学士。任漳州施赈副使时,处理赈务有条不紊,公平合理,饥民颂德。当时苏东坡为其写《纪柯述瑞鹊》诗以褒扬之。

2 柯述两知福州始末

元佑、元符中,柯述两次知福州。根据《福州晚报.凌霄台与气象台》(2010.6月8日.林璧符)中一段关于柯述政绩考。其段内容:“据相关史志记载,宋元佑初年福州人口超过20万人,为当时全国六大城市之一。史料记载元佑五年(1090)春夏之交,闽江患特大洪水,福州受灾损失惨重,灾民无数,大量泥沙冲积形成楞严洲(又名楞岩洲,今中亭街一带),原本三里宽的闽江北港河道一分为二。江水一直不退,福州民众处在严重水患之中,人们流离失所。在危难之际,朝庭派能臣柯述授左朝散大夫知福州太守兼福建提刑。柯述到任就亲临洪灾前线赈济灾民,深入民间访问灾情,了解情况,安置灾民,安民保平安。他组织力量疏通被特大洪水破坏和堵塞的河道,组织民众恢复生产生活,发展农业生产。洪水过后,他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如何解决好城市供水、排污和内河航运交通等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安定与否的大事。他合力赈济灾民、组织灾后重建、发展生产。柯述出守福州之日,他学习蔡襄组织民众开河,修“水库”,植树绿化和河道治理同步进行。兴修水利工程,变害为利,使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有一个理想的水利系统,使福州城郊大片良田得以灌溉;也给城市居民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福州民众感戴柯述功德,要为他建生祠。他坚决反对,告诉人们,朝廷派我来赈灾,功在朝廷,感恩上苍。他倡议并且领导大家将给他建生祠的经费在乌石山顶的邻霄台按古代规制重新扩建社稷坛,元祐六年(1091)春落成。《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五十七载:元祐六年(1091),左朝散大夫、权知福州柯述言“率在州官吏赴新修社稷坛习仪,睹日光重轮,其一围日而五色,其二承日而纯黄。”当时并镌刻的《大宋福州社稷坛铭》至今犹存。至今福州乌石山“邻霄台”,是当年柯述留下的重要胜迹。邻霄台位于乌石山顶部,海拔86米,原为一组巨石围合的石坪,历来为乌山登高望远的胜景,亦为乌石山“三十六奇”之一。可惜1950年代,福州气象台占用乌石山顶部建设观测站。邻霄台的巨石大部分被炸毁,题刻被埋入土中,只有清郭柏苍在《乌石山志·石刻》中依然载:“邻霄台,楷书,字径三尺,镌石。”

(邻霄台历史照片)

(今天邻霄台遗址顶部,地下埋有多祯柯述和其他历史名人的题刻)

柯述重视福建教育事业发展,原来福州学宫长久作为试院,生员读书住宿及祭拜孔子都移到别处。柯述选择地点新筑试院,建室舍一百二十间,使试院学宫分开,士人称便。特别是元祐五年(1090年),他利用在朝廷的话语权,奏准朝廷在福州首创贡院(今中山纪念堂)宋《三山志》云:“柯龙图述谋所以易之,会朝廷下‘学及孔子庙不得试进士’之制。五月,乃择州治之东南公廨及隙地,广二百三十尺有奇,而深倍之”规模初具。福州贡院的贡献十分明显,解决了福建学子参加全国会试的重大难题,把福建的文化教育建设从“蛮荒之地”提高到一个象牙塔的层面。据资料统计,宋代300多年,福建省历届进士达6869人,约占全国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福州府举进士者3802人超过历代,状元有7人。在福州贡院创立以前的科举300多年中,福州进士为数很少,仅298人;创立贡院后,进士士林年增日长,在建院后的800多年中福州籍进士高达3802人[7]。

大观三年(1109),柯述退职归里。泉州孔庙唐时建于衙右,宋太平兴国初迁于崇阳门外东南(今址),大中祥符二年(1009)迁于育才坊,对人才培养不利。柯述应泉郡士绅推举,向郡守建议,迁建孔庙于旧址,泉郡人士载文刻石留念。柯述通百家诗史,更精于《易》,着有《否泰十八卦》。政和初病逝,被奉祀于学宫。

3 柯述推导福州茉莉花茶发展

北宋时福建的茶业已经相当发达,自蔡襄知福州时闽茶已经成为贡茶。柯述知福州时崇拜蔡襄,为发展福州经济,注重发展福州茶叶,增加地方财税收入。他受其《茶录》的影响,在蔡襄发展贡茶基础上,亲自负责福州茶叶的监制,而且加大福州茶叶品种的创新,开创了福建花茶的新品种,也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蔡襄在宋初就有制香茶的尝试,在《茶录》载,北宋初年“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可知当时为增加贡茶的香气,开始掺入名贵香料“龙脑香”。福州便有饮香茶,也有直接把茉莉花用来吃和喝。由于茉莉花的特别清香,福州已经开始普遍种植茉莉花,也普遍种植茶叶。时人张邦基(字子贤,1131年前后在世,比柯述晚一二十年)在《墨庄漫录》卷八《闽广茉莉说》中说:“闽广多异花,悉清芬郁烈,而茉莉为众花之冠。岭外人或云抹丽,谓能掩众花也。至暮则尤香。今闽人以盎种之,转南海而来……”。而且他认为“一品花小而繁”,可见当时福州种植茉莉花。据史料记载宋代以前闽人就喜欢饮香,就有以花为饮的习俗。

又传说柯述任福州太守时,依然保持闽南人爱喝茶的良好传统习俗,而且宋代福建官场盛行品茶斗茶之风,民间有饮香之俗。传说柯述初到福州问当地官府幕僚福州有什么好茶,人们就给他推荐福州以花入茶盛名。在一次品茶斗茶,冲泡时,碗盖一打开,先是异香扑鼻,接着在冉冉升起的热气中,似乎看见有一位美貌姑娘,两手捧着一束茉莉花,一会功夫又变成了一团热气。柯述喝过以花入的茶后,深入民间,了解的民间已经有白玉兰、玫瑰、桂花、茉莉花入茶,把民间饮花习俗与官场吃茶相结合,让茶与花从相望走向相融,在茶中置花之蕊瓣,开始创制各种花茶,开辟了福建茶叶新品种。柯述是易学专家又深好医术,也责成中医局方学派对香气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认识与论证:茉莉花茶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并对痢疾、腹痛、结膜炎及疮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常饮茉莉花茶,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等功效,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外形秀美,毫峰显露,香气浓郁,鲜灵持久,泡饮鲜醇爽口,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匀嫩晶绿,经久耐泡。柯述亲自参与引发香茶热,并将“木樨、茉莉、玫瑰……皆可作茶”,诞生了数十种香茶。尤其是茉莉花茶要用春茶、伏花精心窨制。不同品种的茶,例如用龙井茶做茶坯,就叫龙井茉莉花茶,如用黄山毛峰的,就叫毛峰茉莉。根据形状的不同,如珍珠状的,著名的有“龙团珠茉莉花茶”,针状的有著名品种“银针茉莉花茶”。柯知府爱喝花茶就在福建民间悄然传播,百姓也跟着喝花茶,喝的最多的是茉莉花茶,在福建民间把茶叫“香茗”。

自古寺院都是种茶种茉莉花的重要场所,福州佛国自古有“禅茶一味”的说法,寺院普遍种茶、吃茶,寺院中设有“茶寥”供僧人和香客吃茶,而且已经为世人所闻。茶圣陆羽就是三岁时被禅师收养,寺院成长,深谙茶道。至今许多的寺院至今还保留种茶自制花茶的传统。所以历代官员文人墨客都喜到寺院品茶斗茶论道。柯述、祖夷仲、王若愚、曹子方、邓仲告、陈济翁、潘及之等官员与文人墨客经常到乌石山神光寺品茶论茶斗茶,尝试和推广茉莉花茶,柯述挥毫题此处“天香台”。乌石山至今仍保留北宋年间福州太守柯述他们同游神光寺书下“天香台”的题刻,“天香”就是指茉莉花茶香,誉为“天下第一香”。自从柯述知闽期间创新的茉莉花茶,清香甜美,首先在福州流传,并不断进贡到朝廷,广泛交友。乌山的第五祯题刻就是记载柯述以茉莉花茶接待汇辑会稽、莆阳、建安等地的官员和文人墨客。到了明清时期,茉莉花茶发展从定型进入鼎盛,成为指定进贡朝廷的“贡茶”,得到更大推广。宋代诗人江奎的《茉莉》赞曰:“他年我若修花使,列做人间第一香。”因此,2010年12月25日《东南快报》记者孙韬、刘斌曾发表一篇关于福州茉莉花茶及柯述书写“天香台”来源。其内容:“说起乌山,不得不提的是福州茉莉花茶。据考证,在两百多处的乌山摩崖石刻中,‘天香台’真实地反映了福州特征。”至今在榕树的浓荫之中,历尽沧桑的径一尺五寸楷书石刻“天香台”依旧。清代郭柏苍《乌石山志》记载,这是宋代理学家柯述发展茉莉花茶的重要胜迹;也是历史的见证。北宋年间,柯述为福州知府,倡导发展茉莉花,致使福州已经是茉莉满城,在其后的北宋闽县人陈傅《瓯冶遗事》记载:“果有荔枝,花有茉莉,天下未有”;南宋福州知府粱克家也在其著《三山志》中所记:“此花独闽中有之。夏开。白色、妙丽而香。”南宋楼钥的诗《次韵胡元甫茉莉》也写道:“吾闻闽山千万木,人或说此齐蒿莱。”蒿莱就是野草,可见茉莉广泛种植。福州有民谣:“闽江边口是奴家,君若闲时来吃茶,土墙、木扇、青瓦屋,门前一田茉莉花。”说的就是当时福州茉莉花茶的兴旺之态。

在柯述的推动下,中国这一独有的茶种——福州茉莉花茶已经是福建海上贸易的大宗商品。历史上,福州盛产茉莉花,花茶产量供不应求,因此在福州台江一带聚集了许许多多的闽东茶区的商会,如福安会馆、寿宁会馆、宁德会馆、周宁会馆、古田会馆等等,这些会馆在福州主要就是将闽东的好茶坯源源不断地送到福,由福州茶厂加工成为茉莉花茶。抗战爆发到解放前后,花茶出口受到影响,这些会馆才逐步没落。由于福州人才辈出,在朝中上层官员、特别是海外交往中占据重要地位,福州茉莉花茶在京津一时成为宫廷贵族、外国商人的高档消费品。我国的东北、华北,以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成都等城市销售量最大。据史书记载,慈禧太后对茉莉花有特别的偏爱,规定她之外旁人均不可簪茉莉花。茉莉花茶成为贡茶,福州也因此迅速成为全国茉莉花茶的窨制中心和集散地。福州的茉莉花茶影响了各省,省外名茶如黄山毛峰、大方、龙井、旗桦、碧螺春纷纷调入福州窨制成茉莉花茶。清咸丰十年(1860年),福州茶叶出口达400万磅,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额的35%,1900-1931年福州城内经营茉莉花茶生意的省内外茶商有80多家,还结成了天津帮、平微帮等。1872年,俄国人在福州泛船浦开办阜昌茶厂,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机械制茶厂。到1933年,福州茉莉花茶产量增至7500吨。外国商人先后来福州开洋行,1889年福州茉莉花茶出口量成为世界之最。随后,仓山区烟台山建了许多办事处,福州逐渐成为世界最大茶港,经由福州港这个控海咽喉,茶叶等物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越洋过海畅销欧、美和南洋。抗日战争时期,茉莉花茶发展受到波折。五十年代,国家重视茉莉花茶发展、复兴,使之成为礼品国茶。福州是海丝之路的起点,也是海丝茶路的重点,中国茉莉花茶通过“海丝之路”走向世界,香飘全球。

猜你喜欢
蔡襄茉莉花茶福州
胡子怎么放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福州茉莉花茶历史文化
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
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
寻味福州
蔡襄拒为皇后写碑文
蔡襄之母:被皇帝奉为“君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