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班队活动仪式感,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

2019-09-10 00:00曹尼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仪式感

曹尼

摘要: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教师在日常的少先队活动中,应该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设计、开展充满“仪式感”的活动,精心设计、营造活动氛围、情境,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从而让德育工作卓有成效地进行下去。

关键词:仪式感;班队活动;角色意识

仪式,就是重视。有时候,虽然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有了“仪式感”,这件事情就会变得有意义。在小学班队活动中,“仪式感”不是搞形式主义、做表面功夫,而是引导孩子从内心去重视一件事情,做好一件事情。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有“仪式感”的活动体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充分酝酿和抒发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过程中,生成相关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观念,从而达成有价值的育人目标。

一、入学活动仪式,提升学生的“角色意识”

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具有“言传身教”性质的实践记忆,而学校里的各种仪式正是具有这一特性的实践活动。教师应通过一些特别的动作和形式来向学子传输道德文化的重要性,并将抽象的价值观变得可见,可听,可感受,帮助学生真正从情感上实现价值认同,并且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学校的开学典礼是每个学期的第一堂课,也是学生期盼的活动。以往,传统的开学典礼,无非是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发言。我想,如果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方式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新年过后的开学典礼,校长采纳了我们几个年轻教师的意见,给每个学生派发了一个大红包,每个红包里有学校赠送给每个学生的新年祝福、“新年愿望”卡片、“最想对校长、老师、同学说的话”的卡片、一枚闪闪发光的“金币巧克力”,以及“幸运福袋”。“金币巧克力”里有一枚货真价实的巧克力,外包装上写着学校对每一个学生的深情寄语:“只有不畏困难,敢于挑战,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荣誉,实现美好愿望。”“幸运福袋”里的内容是随机的:或有“校长有约下午茶话会”邀请函,或者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一次,或者本班在体育课上邀请校长一同打一场篮球,或者在国旗下展示才艺一次,或者获得校长签名的新书一本。学生领到红包,个个心花怒放,现场气氛喜气洋洋。这种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把教育意义寓于活动的模式应该得到推广。

在一年级新生入校的第一天,学校给每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赠送了《弟子规》读本。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过迎新拱门,踏着红地毯开开心心地走进教室,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学校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巧妙地融合在迎新活动中,强化了入学仪式感。开学第一天,各班班主任还为学生上了开学第一课,主题为“‘礼润校园,‘仪美师生”。我们结合生动鲜活的故事引导学生要知礼,明礼,守礼,从小做最有礼貌的小学生。

开学第一天,我们送给学生的“开学第一礼”和“开学第一课”突出了鲜明的“礼教”主题,营造了和谐温馨的氛围,颇受师生欢迎。学校有机地抓住“新生的第一天”这个重要节点,开展礼仪教育,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身份认同”。这种隐性的、适时的仪式教育,比课本上的死板文字和教师浪费口水的说教深刻得多。我们身体力行向学生展示的礼仪规范使他们深深理解了老师和父母的不易,学生会想着让自己变得更懂事,更有礼貌。当然,我们只有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去尝试,才能使他们明白怎样才能做一个遵德守礼的人。

二、班队活动仪式,提升学生的“身份辨识”

作为一种特殊的仪式,少先队入队仪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它不仅标志着学生身份角色的转变,也意味着他们即将开启另一段新的人生征程。具体而言,入队仪式的教育价值表现在其对社会和个体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包括社会政治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社会延续价值,以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行为习惯和集体主义精神的个体价值。因此,为了让一年级新队员充分认识到入队仪式的重要教育性,学校在新队员入队仪式前让学生学习了队章、队史等有关少先队员的基础知识。少先队的光荣历史,就是教育队员们的生动课堂。重温队史可以让队员们明白:少先队的每一种仪式,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我们在入队仪式上让新队员了解少先队的历史,让老队员重温了入队誓词,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因此,我们每一位少先队员在进行入队仪式的时候,心中都充满了光荣和自豪。入队仪式隆重而神圣,能让新队员深刻地记住入队的这一天,使他们明白:在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时期,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不辜负胸前飘动的红领巾。

三、传统节日仪式,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

我国是礼仪之邦,祖先的礼仪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德育思想、德育行为及德育的教育意义。其实,重要节日、纪念日都蕴藏着宝贵而又丰富的德育资源,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很多经典的故事,这些故事承载着由古至今的德育思想。就拿九月初九来讲,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即中国的老人节。这就要求学生明白怎么尊老、敬老、爱老,并帮助老人。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尊老、助老的高尚美德带到社会中,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今学生的压力之大可谓前所未有,我们不必让学生特意抽出时间来做一些善事,我们完全可以从小事做起,如乘公交时主动给老人让座、搀扶老人安全地过马路、重阳节那天到敬老院去慰问老人们……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分享和领悟传统节日背后的德育故事。此外,每年5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日,12月3日是世界残疾人日……教师可以向学生拓展有关知识,让学生知道,自己每天所抱怨的无聊的课堂、繁重的学业,可能是某些弱势群体渴望而不可得的理想生活。我们在珍惜当下的同时,要为这些弱势群体多做些事情。教师应该通过班会的契机,将传统节日与德育进行全面结合,让学生在传统节日的德育资源熏陶下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这才是传统节日赋予我们的时代内涵:培养學生的道德修养及道德文化水平。

看似传统的节日,其背后都有不一样的道德实质,它展示给大家的不仅仅是单一的节日氛围,还带给我们道德真谛。我们要在探究中学习人类优秀的道德品质,学习做人的道理。我们应该在小学班会中结合传统节日赋予我们的德育资源,让新一代的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学习德育知识,让这群天真的孩子在传统节日的洗礼中,在班级教师的指引下成为更加优秀的学子,让这些学子们从多样化的文化内涵中领会德育知识。

少先队员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如何让“少先队员”这一光荣称号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扎下荣誉之根,让孩子们愿意向着“优秀少先队员”这一目标努力奋进,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研究的时代课题。让学子带着仪式感成长,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更是对未来梦想的憧憬。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仪式感
研究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仪式感
朱熙越“仪式感”是优雅的极致表达
真正的读书人不需要“仪式感”
成长路上,别丢了“仪式感”
基于景观设计中仪式感的营造方法探究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小王子》的光芒照亮整个荒原
论互联网时代广告实践教学中的仪式感营造
电视晚会的新闻化和仪式感论析
安托南·阿尔托对后现代戏剧的影响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