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男人心

2019-09-10 10:44韩冰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0期
关键词:梅雨情思文学史

韩冰

摘 要: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在上海红极一时,施蛰存、穆时英等作为其代表人物,创作颇丰。其中尤以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最为突出。本文以《梅雨之夕》为研究对象,意在通过对小说的分析,以及对西方文学的借鉴,展现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文学史上的价值。

施蛰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施青萍,笔名安华、李万鹤等。著有短篇小说《上元灯》、《将军的头》、《李师师》、《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小珍集》,其中不乏心理分析小说代表作,创作于1933年的《梅雨之夕》就是其中经典之作。

一、施蛰存小说的特点

在现代文学史上,施蛰存被誉为“文体作家”、“心理小说家”、“新感觉派作家”等等,但总体来说,他小说的主要风格还是偏重心理分析。在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主要表现人心理上的双重人格冲突、变态情欲的描写以及弗洛伊德梦的学说应用。

施蛰存以弗洛依德的学说作为小说的精神支柱,追求幻美的艺术,体现了创作主体的高度个性化。在他的作品中,熟练运用西方意识流手法,细腻展现人的心理。可以说施蛰存的创作实践,标志着西方现代派文学在我国文学园地再植生根,显示了东方“心理分析”小说的独特风格。施蛰存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不断的尝试与探索,在叙事方法上,先将“作家退出小说”,让人物直接去展现他们的思想意识,使人物的内心世界得以自然流露,即使是历史小说,也不是以叙事故事为主,“看取的是人物性格的矛盾,是原有故事中所蕴藉的冲突性”,然后采用“自我独白”、“自由联想”、“幻想重叠”等手法,创造了一种多维的叙事角度和随意跳跃的时空维度。其小说精神素质必然是以弗洛依德的心理分析作为主体构架,以主人公的孤独、寂寞、恐惧、变态的怪异心理,二重人格作为性格的光环底色,从而展示现代都市人的“心理荒原”以及社会心态。

二、《梅雨之夕》“我”的心理过程分析

小说共分三大段。前9小节为第一段,交代了梅雨时节给我心理带来既苦凄又诗意的状态。

小说开头就交代了心情的“霉雨”,“梅雨又淙淙地降下了。对于雨,我倒并不觉得嫌厌,所嫌厌的是在雨中疾驰的摩托车的轮,它会得溅起混水猛力地洒上我底在裤,甚至会连嘴里也拜受了美味。我常常在办公室里,当公事空闲的时侯,凝望着窗外淡白的空中的雨丝,对同事们谈起我对于这些自私的车轮的怨苦。”

小说一开篇,用一种无意识的记叙表达了自己纷乱的情绪,心情的阴郁,又逢雨天,继而想到自己讨厌下雨,以及雨天的道路,甚至是车上的乘客都观察的极为仔细。如此纷乱烦躁的心情,也为后面遇到少女后心情的反转,做了一个铺垫。

第10小节到倒数第二小节为第二段。这里就记叙了我遇见纤秀少女后的心理活动全过程。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段。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初遇——思衬——陪伴,到最后的角色错位,情思绵绵。

第二部分这样写道:“是一位姑娘。她手里没有伞,身上也没有穿雨衣,…… 她走下车来,缩着瘦削的,但并不露骨的双肩,窘迫地走上人行路的时候,我开始注意着她底美丽了。”而这位美丽的少女也让“我”想起了许多和美好相关的事物,甚至忘记了自己已经有妻子的事实。于是“终归是我移近了这少女,将我底伞分一半荫蔽她。”至此,“我”终于实现了为少女遮雨的欲望。少女对“我”表达了感谢。在同行的路上,“我”开始思忖这少女是否自己初恋的同学,邻居或是别的什么人。尽管头脑里在飞速思考,“我”却没有任何言语的表示。当一阵风吹过来,吹起了少女的衣角,少女扭过脸,躲避迎面吹来的风,美好的形象让“我”想起了日本的《夜雨宫诣美人图》的画。雨天的同行和陪伴,让我联想不断,甚至有了角色错位的幻觉,自觉是少女的“情人”获是“丈夫”,想到此,“我”不禁情思绵绵。在这里,施蛰存把现实中少女和回忆中的初恋女友形象重叠,不断的联想、幻想、推想,很缠绵的表现了“我”的雨中情思。

然而当“我”再认真凝视少女时,又觉得自己并不认识她,少女也只是一位未曾谋面的人罢了,“我”不禁从心里生出遗憾,当少女说自己已经到了地方,和“我”说再见的时候,“我”心里甚至想,“何以不再继续下半小时雨呢,是的,只要再半小时就够了。”当然,想归想,想象毕竟是想象,现实毕竟是现实,“我”还是我结束和少女的雨中陪伴。这一场邂逅、偶遇终将分手了,“我”雨中情思最后只剩丝丝凉意。

到了第三段,告别这一场奇异的邂逅,“我”的思想渐渐回到现实中来,到了家里后,妻子问“我”迟归的缘由,“我”平静的解释说遇到了朋友,顺利吃了点心,又因为下雨,在店里耽误了时间。为了表示自己话语的真实,“我”还特地晚上吃得很少。

三、对西方小说的借鉴

通过分析这篇小说,我们不难联想到出版于1922年的《尤利西斯》。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作者通过描述一天内发生的单一事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人类社会的缩影,通过对一个人一天日常生活和精神变化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悲与喜。而《梅雨之夕》和《尤利西斯》开头布卢姆那一长段经典的心理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的来说,《梅雨之夕》是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描写人物的心理过程,是一篇心理小说。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一位带了雨具的男子在大雨的街头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他把姑娘一路送回家的路上,心理经过一番波澜曲折的历程。小说的奇异之处就在于,他把这样的心理过程,描写的极为曲折和富有层次。

通過比较阅读,既能看出施蛰存对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借鉴和学习,也能看出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在30年代,由于历史等因素,使得施蛰存的小说遭到一定的诟病,但是文学史学者早已对其的文学价值做出认可,也肯定了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今重读《梅雨之夕》,依然能看出其文字的优美和对心理的准确把握。

从开头把姑娘想象做自己的初恋女友,继而引发很多设想,到后来发现姑娘只是一位陌生人,再到把姑娘送到目的地后,竟然希望再多下一会雨,最后回到家里,还怅然若失。单纯的描写这样的心理其实很乏味,但是作者善于运用优美的语言,把一个男子的心理活动,描写的曲折又真实,引人入胜,是一篇以为优秀的心理小说。整体风格含蓄优雅,又蕴含深意,在一种层层迭进往复回环的圆熟的心理描写中,传达了都市薄暮中一种蠢蠢跃动而又带有强烈的自我抑制性的幻美,带有朦胧的美感。

猜你喜欢
梅雨情思文学史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我爱雨
飘落的情思(局部)
十月情思
Research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English in the Internet era
文学史的语言学模式与“话语”的文学史
归来
百年后的文学史“清算”
《文学史》丛刊
有个性的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