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从孕育成形到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形成了不同于西方体育项目的、独特的东方文化表现形式,更是中华民主传统体育的重要载体。中华武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德技兼备”、“内外双修”的武术教育模式,不仅能强健学生体魄,培养学生的忍耐力与坚韧性,并且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勇敢果决、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武术;中国传统文化;德技兼备;内外兼修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10-130-02
武术是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过去一提到武术,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散打格斗,或某拳种套路,或刀、剑、枪、棍等,从一招一式的攻防动作或者健身防身的功能作用来判断武术。正如徐才同志所指出的,这只是武术的平面形象。中国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一颗明珠,同样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把利剑。
1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
1.1我国校园武术发展现状
在校园传统武术教学中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学生往往缺乏相应的武术实践练习,对于传统武术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无法促进武术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对于武术的学习不全面,对于武术相关的技术技巧练习不完善。而在武术实践教学中,体育教师通常只进行武术技术技巧的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练习,相关技术技巧特征示范不全面,形式单一的模仿教学容易使学生对于武术学习的感觉较为枯燥乏味,使得武术的学习兴趣下降,以至于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导致武术教学的全面性被降低,武术教学效率效果难以提高。
1.2中华传统武术练习者现状
中华传统武术涉及面广泛,其中包括军事、哲學、宗教、养生、体育、医学等多方面的优秀思想。而到了现在其练习者大都以养生为主要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武术的健身功能日渐凸显。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逐年递增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从追求赚很多钱逐渐转变为享受健康生活。中华传统武术的练习者逐渐地增多,人们也逐渐地接受武术这种可以让平常百姓也可以强身健体的、简单易学的传统健身项目。
1.3中华传统武术传承者现状
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承人许多都是从很小的年龄就跟着师傅学习传统武术,接受最多的就是师傅的言传身教,这不仅影响了他们正常接受文化教育的时机,使其与时代脱轨,个人发展无法进入正确的轨道,也不能很好地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更加不可能找到当代武术爱好者对于武术的需求,最终阻碍了他们对传统武术理论的理解,同样影响了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创新。
2当前武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脱节
目前,武术专业人才仅靠体育专业型高校中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进行培养,在其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中包括公安系统、中小学体育教师、健身俱乐部、公司企业等。在这种多渠道、宽领域的就业趋向中,需要该专业的人才已不再是简单具备其所必要的武术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其专业技能,而是更多地需要该专业的毕业生是“一专多能”的综合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反观现在体育专业型高校的培养目标中都未能精准定位,有些学校的培养重点是把自身专业学精的“专业性人才”,有些学校则更多重视实践型的“应用型人才”,还有些学校把重点放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上。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中,应及早明确市场需求,把相关需求列入相对应的专业培养目标当中,以便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力,为武术专业的学生寻求更多的生存空间才是尤为重要的方向。
2.2培养的方式落后单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人才需要,从而暴露出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依然是参照竞技武术的培养方案,忽略了传统武术价值的多面性;其次,现阶段,武术教学主要是以技术教学与套路教学为主,手段非常单一,且大部分体育院校更注重技术而忽视理论,这就造成体育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在教学素质与理论体系上存在严重的欠缺,受限于专业素质,在教学中往往只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使教学陷入枯燥乏味的窘境,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创造积极性;第三,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虽然属于教育学专业,但并非师范类专业,然而目前各个院校的培养模式大多参照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来设置,甚至有些院校的课程教材也与体育教育专业相同。
2.3受西方体育项目的不断冲击
中华传统武术是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茁壮成长起来的,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一颗明珠,同样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把利剑。然而为了适应当代体育的发展,中华传统武术的本质被逐渐掏空,他们借鉴舞蹈、体操等项目的规则,把有血有肉的中国传统武术硬生生地改为简单的肢体动作,被人戏称为“武术操”。当前西方体育项目的发展逐渐壮大,并在奥运会中占据主要地位,众多的西方体育项目在我国得到推广,留给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的空间就更加有限了。
3培养新型武术人才的策略
3.1武德对武术课教育的影响
3.1.1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以评心,武以观德”,说明了武德在中国武术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武术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突出地强调道德修养的作用,以达到“德”与“技”的统一。
3.1.2武德教育能激发民族精神,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武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更有修身养性的功效,武德教育中寓于了深刻的民族精神,这无疑激发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通过武术课为学生们展示武德高尚的民族英雄,如戚继光,岳飞等,可以对习武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格魅力得到升华,民族使命感得到增强,进而对武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民族使命感和自信心。
3.1.3武德教育能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物质文明建设。武德约束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它一方面要求大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武术运动,遵守规矩;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产生见义勇为思想,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他们不仅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更能够见义勇为,遇到坏人、坏事,挺身而出。
3.1.4武德教育能培养德技兼备的新一代武术人才,武术和武德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已成为一条真理,没有一个良好的武德作基础,就不可能科学地练好武术,导致武术教学流于一种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只有通过武德教育引导大学生们正确地教、学、习、练、比武术,才能成为新型武术人才。
4传统武德的现代教育意义
4.1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淀的最优秀、最积极的文化观念,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灵魂,具有鼓励、教育和团结本民族人民奋发图强的力量。武德教育中寓于了深刻的民族精神。就武术教育而言,应当将武术教育的过程视为培养习武者民族精神、健身健心的教育过程。就体育课而言,最具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莫过于武术。武术的传授一直把武德教育作为整个武术教育的中心,强调武艺传授的道德化,使武艺传授与武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习武修德,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4.2培养新型武术人才,推动武术国际化
历史上的武术名家不是文韬武略就是尚武崇德,例如:岳飞、戚继光等。长期以来,我国在培养武术人才方面主要有四个渠道:①以培养高、新、尖为主体的竞技武术人才,实际表现是武艺精湛,但武德修养略显薄弱;②以体育院校培养的德才兼备的专业高级武术人才,并以本科为主,研究生、博士生为辅;③各级各类武术馆校培养的青少年武术人才,有的馆校忽视文化课以及武德的教育;④民间拳师培养的传统武术人才,其人数较少、修养不齐。但无论哪种渠道,都应信守“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的真理。目前国际武术联合会的会员已达到100多个国家,为武术的国际化推广起着重要作用。在武术国际化的背景下,有一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许许多多的外国习武者认为,他们习练武术既是为了健身、防身,也是为了从中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有的人提出通过习武健身懂得‘做人的真谛和‘完善人生的价值。”这里的“做人”与“完善人生”都是从武德的高度来认识的,相比之下,众多的中国习武者究竟有多少人会有这种认识,值得反思。
5小结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的现代武德,摈弃了封建腐朽的东西,继承了精华,把武德教育与爱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武德教育提高到塑造民族精神的高度,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如果一个有天赋的人,他的品行端正,那么他对社会的贡献会比品行不端的人要大得多。端正武德对习武者的武术修行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自己、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每一个习武者都应注重武德修养,武技与武德双管齐下,为了造就一些武德高尚、武技精湛,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社会主义新型武术人才,武德教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谢惠蓉.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J].山东体院学报.1997(2).
[2]林伯源.中国武术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1).
[3]华洪兴.体育伦理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12).
[4]杨向东.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史[M].天津体育出版社.2000(9).
[5]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篡编.中国体育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2).
[6]韩雪.中州武术文化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7]燕东.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8]陈剑.武汉体育学院基于应用型武术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内江科技.2017(3):128—129.
[9]李春木.新版专业目录调整视野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思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3-39.
[10]黄汉生.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J].体育科学.2016(8):3.
作者簡介:
秦立尧(1993.11.24—),男,汉,籍贯:吉林汪清,单位:延边大学,研究方向: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