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娜
摘 要: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幼儿对于绘画活动的兴趣十分重要。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才能有作画的愿望,才能愿意学习绘画的技巧。在儿童学习绘画的这个周期中,教师应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尊重幼儿的想法,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进而激发幼儿的创意性。本文将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就何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意性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创意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通常会喜欢画画,他们经常不受时间、地点、材料的限制进行乱涂乱抹,随心所欲的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幼儿以自己的视角和眼光去打量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想法描绘事物。美术活动对幼儿来说是游戏的另一种形式,通过画笔这个工具表现自己想法和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幼儿发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主动绘画的愿望,帮助他们掌握绘画这项技能。
一、创设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空间,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创设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空间,可以有效提升幼儿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由于幼儿的年龄较低,他们新鲜事物的兴趣一般是通过视觉来感知,这就使得教室内的布置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对教师的环境加以科学合理的布置,选用颜色鲜艳,造型夸张的装饰物,给儿童带来新奇的感受,激发儿童绘画的想象力,进一步提高幼儿对于绘画的兴趣。只有拥有了绘画兴趣,幼儿才能进一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描绘秋天这一课时,首先为幼儿展示秋天的各种图片,引起幼儿回忆自己的经验。第一张图片:大家看这张图片,有谁能告诉老师在这些图片中都看到什么了?第一张图片中,幼儿回答他们看到了满地的落叶和行人、黄色的落叶,树上的叶子逐渐减少。第二张图片中的行人都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幼儿回答他们看到了厚的衣服。第三张图片为幼儿展示了菊花,我询问孩子们菊花是在春天还是秋天盛开。紧接着我又为孩子们展示了几张具有秋天特征的图片,以此来激发孩子们对于秋天的想象。于是,我问孩子们,看了这么多张秋天的图片,你们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你们可以用自己的画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在幼儿的画里,我见到了孩子们画的秋天的落叶、丰收的果园、秋天的风、满山火红的枫叶等等。良好情境的营造帮助学生想象出了秋天的不同的样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二、选择丰富有趣的内容,引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引路者,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根据班级幼儿的年龄大小选择适当的教学题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进行选择时,可选择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的题材,如幼儿生活中接触到的水果、蔬菜,熟悉的动物、植物、常见的交通工具、常用的餐具等等。教师可以用讲述故事的形式,将熟悉的事物生动化、拟人化,把需要绘画的内容串联成小故事,让幼儿根据故事的情节进行创造性绘画。例如,在《有趣的石头画》这一课时,我引导幼儿根据石头的外形大胆的想象,尝试借助辅助材料创造性的装饰石头。这次教学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大胆想尝试运用辅助材料创造性的装饰石头。活动难点:能按自己的意愿制作石头画。让幼儿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的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画棒、水粉装饰,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大自然独立创作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活动的能力。其次,使得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最后,在活动中体验石头画的乐趣。石头是幼儿常见的事物,他们在生活中见过各种各样的石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自己喜爱的石头画。
三、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和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通常情况下,幼儿对画画都有一定的兴趣,但因年龄较小,专注度不能持久。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儿童不断地保持对绘画的积极性,引起创作的兴趣。第一,教师要采用儿童能够听懂的简洁语言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避免幼儿因畏难情绪产生放弃的心理。第二教师要在美术课堂上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绘画氛围,让幼儿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使幼儿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氛围中,可以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于绘画的兴趣,使班级的美术活动氛围更加轻松愉快。例如,在《手指画》这一课时,我设计这一节课的目的是让孩子简单了解什么是指纹,掌握指纹的基本形状及特性,初步了解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创造力。通过这一节课,幼儿能够用手指印作画,并能够在指印上做出各种创意的联想。在这次活动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手指印画的乐趣。幼儿通过参与这次用手指创造作品的活动,达到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目的。此外,通过改变绘画材料和绘画形式,激发了学生对于绘画的探索欲,产生新鲜感。
四、让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创作,提高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由于幼儿缺乏一定的绘画技巧,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儿童创作美术作品的必要条件。传统幼儿的绘画课只注重教学效果,教师一味地教授学生怎么画,化成什么样才是标准,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儿童的创造性,扼杀了儿童的艺术天赋。长此以往,幼儿会逐渐丧失绘画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进行美术活动设计时,要仔细考察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兴趣点选取教学内容,允许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大胆作画。例如:《名字创意画》这一课时,我了解到已经能够准确的书写自己的名字,因此我设计了根据名字进行创意绘画这一课时。我引导幼儿以自己名字的笔画和结构特征为出发点,对自己的名字进行装饰和笔画沿伸,绘画出美观的创意名字。这次美术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在活动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熟练掌握自己名字的写法。
综上所述,要想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意性,应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并根据幼儿的绘画特点进行活动设计,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下笔绘画,在轻松愉快氛围中逐渐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和技巧。
参考文献:
[1]黄秀琴.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兒创造性的培养[J]. 学周刊,2016(29):228-229.
[2]黄多芬. 探析绘本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尝试[J]. 美术教育研究,2014(02):170-172.
(作者单位:连平县教育示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