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搬迁学生良好习惯是如何养成的

2019-09-10 01:32林艳玲
大东方 2019年1期
关键词:好习惯农村小学策略

林艳玲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教学条件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农村教育中,淘汰了一大批不适合教学的危房、土坯房教学楼,将学生向更宽敞、明亮的新教学楼搬迁为加强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在学校搬迁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涉及到发生变化,如何促进小学生在学校搬迁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小学;搬迁;好习惯;策略

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农村教育事业在近年来也相继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成效。在过去,很多农村小学教学硬件设施十分缺乏,甚至存在教学楼破败不堪不适合小学教学的情况。在政策的支持下,为了提升农村小学教学质量,首先就需要对学校进行翻修,由此可见对农村小学来说搬迁势在必行。如何让小学生跳出一直学习生活的舒适圈,让学生在学校搬迁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广大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学校搬迁中不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因素分析

(一)新学校设施尚不健全

任何新校区的修建工作都是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由于农村小学在搬迁前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新学校修缮,但是为了让学生尽快搬进条件更好的校园,很多农村小学的领导都是选择在新学校大致修好的阶段就组织学生进行搬迁。这个时候的新学校在设施上尚不健全,很多学生在课外活动中需要用到的户外设施还没有安装,不利于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习惯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小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一旦学生课外活动受创,那么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也会受阻。可见,对于搬进基础设施尚不健全的新学校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十分不利。

(二)传统思想对学生行为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国历来讲究安土重迁,我国古代长期的封建社会发展让安土重遷这种思维在国人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对面临搬迁的小学生来说同样如此。由于在旧学校学习生活已经成为习惯,很多学生在面对搬迁时首先从主观上就表现出了极度不愿意的情绪,在面对新环境时对良好习惯的培养十分不利[1]。此外,这种传统思想不仅对学生的主观情绪造成了一定影响,对家长同样影响深远,甚至很多学生就是在家长的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才对搬迁表现出抗拒,对在搬迁前后习惯培养视若无睹。

(三)新学校对学生生活学习习惯改变较大

一个习惯的培养大概需要21天。旧校园对学生而言早已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养成了固定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因此一旦养成的习惯将更难改变。同时由于小学生年龄和身心发育等客观因素,他们往往害怕面对陌生环境,搬迁进入新学校后容易出现学生极度不适应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行为反射与小学生行为规律的客观条件可能出现不符合的情况。对于陌生的新校园,学生需要从心理上来进行适应,如果教师不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导致出现“水土不服”,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容易被放大,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农村小学搬迁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途径

(一)立足小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学校搬迁对小学生来说是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大变化,需要有教师积极站出来对其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最大程度的消除学生对学校搬迁的反感和排斥,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事物的发展都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演变顺序,农村小学生在接受新学校搬迁的过程中培养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样也是有迹可循的。要想培养小学生在搬迁过程中的良好行为习惯,首先就需要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正面引导学生搬迁行为对自身的利益好处,提高学生对搬迁过程中培养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及时疏导学生的不满情绪

在搬迁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在消除了学生对搬迁的负面情绪后,持续的疏导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极认识。由于地处农村,大多数学生的家长文化素质都不高,从家庭教育这个角度对小学生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往往效率不高,尤其是搬迁工作中很多家长比学生表现得更加排斥,因此教师只有立足于加强学校教育的角度,向小学生说明学校搬迁总体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鼓励学生相互鼓励、相互提高,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一起进行好习惯培养[2]。同时,疏导教育不能仅仅关注眼前,还需要教师能够将疏导教育常态化开展下去,避免学生思想和行为在短暂的积极发展后发生反弹。

(三)制定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培养好习惯

为了激发学生培养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机,教师可以通过制定适当的激励机制,正面鼓励和引导学生向良好行为习惯靠拢。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了学校搬迁后,教师可以对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再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对符合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原则的行为进行激励,这也是符合小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基本教育方法。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农村小学搬迁已经变得越来越常见。学校搬迁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说既是一项挑战,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不满情绪进行积极的疏导,学会站在学生的酵素考虑问题,在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加以正面引导,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对学校搬迁的理解和认可,进而自主培养自身的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蒙政维.浅谈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10):266-267.

[2]蒙梅.从小事做起——培养农村中小学生行为习惯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10):87-87.

(作者单位: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大龙小学)

猜你喜欢
好习惯农村小学策略
例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好习惯”培养
有些“好习惯”伤健康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