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员会议综述

2019-09-10 15:22韦秋燕张羽洁
公共艺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研究员重塑案例

韦秋燕 张羽洁

摘要:2018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员会议于2018年11月在上海美术学院举行,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员及艺术、建筑、城市規划、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研究员围绕“不同文化地区的公共艺术运作机制”与“不同地区地方重塑的文化在地性”两大主题,通过分析选取出来的代表性案例展开相关的交流与讨论。会议旨在进一步深化对公共艺术“地方重塑”理念的探讨,重点关注不同地区文化背景下城市和乡村“地方重塑”的相关问题,促进国际交流,推进国际公共艺术的发展,并为2019年的“国际公共艺术奖”评选活动做准备。

关键词: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员会议;公共艺术;运作机制;地方重塑;文化在地性

2018年11月10日至13日,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与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共同主办的2018国际公共艺术研究贝会议在上海美术学院南院举行。来自全球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二十八位国际公共艺术协会研究员及公共艺术相关领域的六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来自艺术、建筑、城市规划、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十四位专家学者參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形式采用更为开放的研讨方式.会议旨在探讨国际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推进公共艺术领域的国际交流,将公共艺术研究推向更深层次.并为明年即将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奖”评选及颁奖活动和论坛进行准备。

本届研讨会围绕“公共艺术地方重塑的运作机制”的议题展开研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们从“公共艺术的运行机制”与“地方重塑中文化的地方性”两个角度,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

11月10日,第四届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员会议主席、国际公共艺术协会顾问、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教授为开幕式致辞。在致辞中,汪大伟教授回颐了由上海美术学院主办的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员会议与”国际公共艺术奖”九年来的发展历程.他提到,由中国《公共艺术》杂志和美国《公共艺术评论》(Public Art Review)发起的“国际公共艺术奖”评选活动,其动作机制实际上是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即由国内外的公共艺术研究员以案例研究报告的形式向组委会推荐优秀案例,再由全球知名的专家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在颁奖典礼上公布,同时举办“国际公共艺术奖”论坛。在成功运作了三届评奖活动以后,这种运作机制日趋成熟,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上海美术学院构建的国际公共艺术研究员网络在这一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上海美术学院与路易斯·比格斯(Lewis Biggs)、杰克·贝克先生有着良好的合作,共同推进公共艺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其目标是要构建更广阔的全球研究网络.扩大该网络在全球的影响力。这个网络不仅是要聚集全球公共艺术领域的研究力量.更重要的是达成一种共识,即要让公共艺术在公共空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研究如何用艺术的语言解决公共空间中的问题解决。

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主席路易斯·比格斯先生通过视频发表致辞。在致辞中,比格斯先生首先介绍了活动的背景,他提到由上海大学发起和资助的国际公共艺术协会,始终致力于打造全球性的研究网络。他指出了当代艺术中空间构造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困境,以及统一的全球此的艺术评价标准与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政治、经济背景间的矛盾,并希望通过“不同文化和地区中公共艺术的运行机制”与“不同地区地方重塑文化的地方性”两个重要的研究命题的探讨,增进国际同行间的理解与交流,共同构建一个更理解、更宽容、更欣赏其他文化主张的研究氛围。

一、主旨发言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系主任刘勇副教授以《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为题进行主旨发言,以城市规划的学科视角,从“相关方”“软性支撑”“政策、制度和经济支援”三个角度讨论了“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这一命题,并结合“曹杨新村公共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公共艺术”等上海地区的公共艺术案例进行分析,着重阐释了各相关方在公共艺术运作中发挥的作用、运作资金的来源与分配、公共艺术的实施、项目效果的评估等几个重点问题。

意大利作家、研究国际艺术项目策展人莱茜·乔克拉(Giusy Checola)女士以LA martella村庄的改造项目作为具体案例,从历史文化源流与法律法规、公共艺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及建筑间的互动等方面介绍了意大利的公共艺术运作机制,并简要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意大利公共艺术政策的发展变迁,提出社区是艺术的中心,是自然和人文的集中地,利用公众参与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最终形成世界的多样性发展。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翁剑青教授以《中国城市社区公共艺术的基本类型与形态》为主题做了主旨发言。他首先简单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逐渐走向区域生活化的杜区艺术”“结合政府行为的社区艺术”“文创产业园”“艺术试验项目带动下酌社区艺术”四种社区公共艺术的基本类型。其次他还指出,中国社区的建设依然需要制度建设的支撑,中国社区艺术的发展需要更多地与地方相结合,与日常生活结合,让居民参与并协助社区艺术的运作。

上海吴凇国际艺术城发展研究院艺术总监、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李龙雨发表了题为《公共空间的非殖民化》的主旨演讲。他提出应将公共艺术的定义擴大化,将各类因素融入其中,进行技术和理念的融合。在演讲中,他以具体的公共艺术顷目为例,探讨了公共艺术与其所在地的政治环境、社会思潮及重大社会事件之间的关系。

二、案例研究报告

案例报告会上半场由来自中国台湾的研究员熊鹏翥主持,中外研究员共分成六组进行案例研究与讨论,并选出一位组员将讨论结果进行报告,再由一位评议员进行点评。

第一组成员分別为凯利·卡迈克尔(KellyCarmiehael)、艾德里安娜·里奥斯·莫莎(Adriana Rios)、沙穆巴维·哈特(SharabhaviBaht)、克里斯蒂安·卡蒂(Christian Katti)。

该组围绕《将灵魂记忆融入爱》以及《米拉·卡拉奇的移动电影院》两个案例进行了研讨。前者是位于哥伦比亚麦穗林纪念馆外的壁画,旨在重现持续六十年之久的哥伦比亚武装冲突。在视觉形态上采用当地传统的金、蓝、红色,通过变化的几何图案表现象征性的心灵、身体和灵魂的治疗。《米拉·卡拉奇的移动电影院》缘起于一位在康奈尔大学学习的建筑师在回到卡拉奇后,感到城市里有数不清的围墙阻隔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因此引入了在城市中游走的移动电影院项目,放映由居民自己制作的有关卡拉奇日常生活的手机视频短片,促使卡拉奇不同社区的居民重新聚在一起,用移动影院的形式打破这种阻隔。成员们在研讨中提出了六个关键词,分别是文化透镜、空间结构、归属感、资金来源、使不可见可见。他们认为文化透镜是人们看待事物的一种方式,甚至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就像人的潜意识一样。而文化透镜会影响人们对作品的感受及回应方式。对空间结构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建筑空间上,它在塑造着城市形态同时也塑造着人们酌行为方式与社会关系。“归属感”是地域与所属人群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公共艺术建立归属感,以及归属感与文化透镜助关系也是组员们时论的焦点。在资金来源上,两个项目都来自非政府机构,研究员们探讨了运作机制及其在不同文化下齣适应性。“使不可见可见”是两个案例中都十分强调的,也是其核心所在。将人们忽视的问题、矛盾用艺术的形式呈现山来.成为可见,从而引发变革与重建。

广州画院职业画家、广州公共艺术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刘晟对一组报告进行了评议。刘晟表示对于公共艺术的发展保有很强的信心,对研究员提出的从文化透镜视角思考在公共艺术予以了充分肯定,并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时期的文化需求。认为当今的社会文化需求在于构建有品质的文化态度,最终的目的是让人们过上美好的生活。而公共艺术在今天的中国有很重要的历史责任和担当,应当指定一套自己的标准和指导方针。同时又从中国公共艺术的供求关系上加以分析,认为中国的需求与日惧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文旅产业对于公共艺术的要求和希望;二是艺术家在步元化的情况下有输出自己对文化判断的需求。他认为我们有必要对不同的需求细分化,并从政府对公共艺术采购的视角分析了宣传部、文化部以及各级街道政府部门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特点。最后,刘晟指出地方重建不是时间节点的概念,也不是单独项目的概念,更多是不断持续挖掘问题、解决问題的过程,是需要用千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来共同构建的。

第二组成员分别是朱茜·乔克拉、法比奥·范宁(Fabio Vaain)、利昂·谭(LeonTan)、北泽润(Jun Kitazawa)、姜岑。

该组通过《洗礼之塔》《贝尔福茶会》两个案例解释了公共艺术在空间上的物理互动、介入方式与运营机制间的关系,以及公共艺术的物理介入与其之于社会及个人心理影响间的关系。《洗礼之塔》是欧洲的一个项目,是通过艺术家与曾经从事垃圾处理业的社区退休工人共同参与的一个项目,来展示人跟自然之间的关系,井通过这个与社区居民工作背景息息相关的项目来丰富居民的生活,提升退休居民的个人成就感,增强社区凝聚力。这不是一件临时性的作品,仕区公众可以伴随着装置中植物的生长每天都有不同酌物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也可通过为该生态系统挑选昆虫增加邻里间的交流,孩子们也能从这个鲜活的课堂中不断获取有益的知识。组员们认为,该作品在艺术审美性上或有不足,但依然认为这是一件有价值的公共艺术作品,从而也提出关于公共性与艺术性优先性的问题。《贝尔福茶会》是巴以隔离墙边的一件临时性公共艺术作品——涂鸦艺术家班克斯團队在他的旅馆旁边,隔离墙的街上所傚的一个别开生面的茶会。这个茶会是为了反思英国首相《贝尔福宜言》对于巴以冲突所带来的各种灾难性后果,也是时当时政府政策的反思,实际上想重新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或者对巴以冲突的重视。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对地方重塑着重地进行了新的解释和定义。组员们认为:地方重塑并不仅仅指的是物理意义上的改造,更是包含了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的双重意义。而改造又是一个站在弱者的角度,与权力协商的过程,临时性的公共艺术与永久性的公共艺术介入是协商的不同形式。小组成员以协商、临时性、永久性以及不同运营机制作为切入点对公共艺术进行了阐述。在对于公共性的意义和翻译的问题上山进行了思考,他们认为公共性不应该是显面易见不用思考的概念,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其实有着不同的翻译,而如何理解不同文化也正是地方重塑的重要课题之一。公共性的实现是建立在公共艺术与弱者站在同一战线的基础之上的,是与政府协调的结果,艺术家也应该在自我决断与自我限制之间达成协调。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主编徐明松对该组报告进行了评议。他指出,在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大架构之下,对公共艺术进行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回到所讨沦的案例本身,通过对涂鸦艺术家班克斯团队所做艺术作品和活体雕塑公共艺术项目的探索及反思,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并重新去思考艺术家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艺术和权力关系如何制衡。这两个案例解释了公共性最基奉的含义,应从多意性和步元性的方面来理解,也就是公共艺术作品所呈现的在地性。在地性是可以让我们找到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发现它们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弱势角色怎么被彰显或者彼提升,同时也体现了艺术家对政府政策的批判和干预是不是有效,这是公共艺术在社会议题上的作用,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小组同时提到了公共艺术投资、资金的来源问题,这又涉及到关于基本权利、艺术话语与运作机制之间的关系。

第三组成员分别为黛安·德弗(DianeDever)、莱西亚·普罗科朋科(LesiaProkopenko)、埃德加·恩德斯(EdgarEndress)、柏帆霓(Federica Buonsante)、张羽洁。

该组以《新生活》和《庆祝日》两个案例为出发点,探讨了地方重塑的不同侧重点以及国此而带来的运作机制及评价方式上的差异。《新生活》是波兰艺术家Elzbieta Jabloniska的作品,他将一块写有波兰语“新生活”字样的20世纪70年代的被废弃的霓虹灯标牌,重新制成一件十米长的灯光装置,在十三个不同的地点、场合、环境中展出。该案例强凋地方重塑中的意义生成及链接创造。“新生活”在70年代的波兰寓意共产主义的新世界,而当它穿越时空在现代不同的空间、文化场域中重现时,“新生活”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意义在作品的流动中不断生成,并连接彼此,同时也使公共性和公共艺术被赋予了流动的意义。《庆祝日》针对的是意大利南部高失业率及人口高流失率的问题展开的艺术干预。艺术家们通过将诗篇放入街区中、车券上,让民众们參与到创作中,以节日气氛为残破的意大利南部注入新的活力。该案例强调地方重塑中的社会影响。艺术家利用各种艺术手段活化城市,点燃人们的热情和信心。在这里,公众參与、规模效应、影响力是这一案例的创造核心。此外研究员们进一步谈到有些案例强调地方重塑中商业价值的提升,将艺术视为一种工具。

地方重塑的不同侧重点带来了运作机制上的不同。两个案例在运作机制上都是自下而上的,艺术家或艺术代理机构成为了整个活动或作品的发起人、组织者、创造者和推广者。而以艺术工具沦为核心的地方重塑在机制上则常常是自上而下的。研究员们认为。无论哪种机制,回应地域的需求始终是地方重塑的核心,而单一的机械化的运作模式也无法满足多样的地方重塑的需求。此外,研究员们还提出可以在“国际公共艺术奖”中引入分类机制,将不同侧重点的地方重塑进行分类,从而实现更有效的评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装饰》杂志常务副主编方晓风在评议中指出,对于《新生活》案例解读的意义是开放性,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公共性体现,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艺术符号。对于《庆祝日》的解读是面对具有复杂城市问题的矛盾。对于意大利南部所面临的社会不公平性、人才流失严重性所引发的公共艺术对社会启发性等问题,可能需要审慎地判断,公共艺术可能更多侧重于用情感归属与提升来解答这个问题。他表示,本组案例通过一种稳健的策略推动地区发展,值得深入讨论。

下半场的报告会由克里斯蒂安·卡蒂(Christian Katti)担任主持人。

第四组成员分别为熊鹏翥、史黛拉·普拉瑟塔(Stella Prasetya)、詹妮弗·克拉瓦(Jennifer Krava)、爱丽斯·施米茨(AliceSmits)、戎筱、索菲亚·戈尔兹(SophieGoltz)。

该组就流程与产出、艺术的角色与定位、空间与场域、社区交互、所有权与利益等问题对《Urban Alchemy》和《白色立方》两个案例展开了讨论。《Urban Alchemy》是在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市Holloa高架桥下完成的一个项目,旨在聚集社区居民共同决定街区内共同空间的用途和未来。作品关注的不是实际的结果和空间的改变,而是社区居民打破界限、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该项目展现了公共艺术具有创造公共空间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成为面向大众的福祉。《白色立方》是阿姆斯特丹人类活动研究所与刚果的一个种植工人合作社联合组成的艺术联盟项目。作品将之前的种植园变成一个一百二十平方米的白色立方体建筑,旨在将种植园工人相应的问题摆在台面上,并通过吸引更多的资金支持、开发新的经济和生态模式帮助本土的种植园工人可以回购土地。

该组成员指出,这两个案例在方法和战略上更注重流程而非产出,《Urban Alchemy》强调社区间及社区内的沟通交流,《白色立方》试图构建包括运输、销售在内的新型农业经济模式。就艺术的角色与定位而言,研究员的讨沦聚焦在作品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只是提出问题。空间和场域是在地性的两个不同层次,即物理空间的在地性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在地性,两件作品在这两方面都有所体现。社区互动也是这两件作品中都十分强调的,然而如何定义社区、社区的性质和实体又是什么、社区內酌互动模式等都是值得讨论的。研究员认为由于公共艺术的参与方众多,因此作品的所有权与受益者很难界定,特别是临时性的作品,很难评估其长期的影响力。最后,研究员在研究方法上提出了一些建议:1.用讲故事的方式阐释而非作品介绍,可以从艺术家、研究员、参与项目组织的人员以及观众身上挖掘故事。2.研究案例的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应该分析失败的原因。3.应选择研究员容易深入其中的案例。

林風眠美术馆执行馆长,艺术总监姚丹在评议中认为,在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历史脉络下,每个民族和地区对于公共区域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连带着我们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就会千差万别。在分组讨论中,我们思考了艺术家在公共艺术中的位置和角色,同时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是艺术家发起的,但是能够解决像艺术一样的问题,它是否也应该叫公共艺术?另一方面,公共区域的边界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有一个更广泛的虛拟的维度,提早地介入其中也可能对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沟通形成一种新维度。公共艺术的作用在于打破边界,让很多固化的边界能够用艺术的方式柔性地被推导,而不是采取政治的、革命的那种比较摧毁性的推倒方式。

第五组成员分别为杰西卡·费亚拉(Jessiea Fiala)、雅各布·古德(JacobGeuder)、陈达雯、杨阳、张尚志。

该组以“空间”“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以及“政治化的协商”为视角,通过两个案例对“公共艺术与地方重塑”这个主题进行了讨论。《Transi(en)t Manila》项目是策展人Dayang Yraola成立的GIoeal项目的延伸。项目邀请了十四位艺术家(绝大多数艺术家来自亚洲,包括菲律宾、日本、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进驻马尼拉的Escolta,并以科技介入地方,通过艺术文化的多元性,对地方的建筑遗产进行了文化层面的艺术创作。《人类之城项目》是大赦国际针对哈科特港强制驱逐事件委托CMAP进行的艺术项目。项目中,约四十八万居民所居住的四十九个非正式海滨居住区,是地方居民在非政府支持的状况下形成的自建社区,并由此屡遭政府的拆除威胁。该项目通过视频艺术,拓展了现实空间在网络虚拟空间的维度,使网络视频成为这些被无视的社区居民和团体的发声工具,让更多人听到和看到他们的诉求。两个案例都以科技为媒介,探讨了地方空间的延展性,井以此作为新的空间维度,展开了參与者对地方政治事件的讨论,其中,参与者的讨沦是一种怎样的对话、是阐述还是协商成为公共艺术引出的重要话题。报告中提到:空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对其中不同关系的营造,是地方重塑应有的重要关注。由此,在地方重塑中,也就是在“在地性”的层面下,在参与者之间建立的各种关系。而政治化,则通过“协商”建立了这种关系,也就是通过一种自然而然的对话,建立一个我们希望能够到达的维度,并帮助我们消除这个关系之间的不平衡。

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讲师刘坤对该组做出评议。她指出:第一个案例显示出全球化与本地化并非是二元对立的矛盾体。两者可以,也应当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而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可以极大地促进这种融合,为全球化通行的版本打上在地性的补丁和标签。丽在第二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非正式聚居空间酌鲜活生命力,也印证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空间本身并不仅仅是三维酌物质载体,也有可能成为生产力本身。在此案例中,公共艺术在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寻求持续发展的社区营造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是鲜活生命力的源泉。

第六组成员为加市里埃拉·里贝罗(Gabriela Ribeiro)、克莱尔·西亚(Claireshea)、帕丽莎·特兰尼扎德(ParisaTehranizadeh)、欧阳甦、曾令香。该组分享了来自巴西的案例《土豆广场需要你》以及上海美术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共同开展的《长江上下:公共艺术国际行动计划》。

《土豆广场需要你》是在圣保罗的土豆广场(Square Balata)开展的公共艺术活动。这个广场像诙市的众多广场一样,主要作为人行通道。人们缺乏临时停留、短暂休息、聚会的场所以及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场所。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却“并非为老百姓的城市”。尤其是在这个广场周围,居住的是中产阶级,并非公共艺术常常关注的边缘和弱势群体.而是城市的中坚阶层。在美国“占领城市”运动的启发下,圣仰罗的艺术家们在征得政府的同意下,建立了一个由艺术家组成的协作性组织,在土豆广场开展一系列艺术活动,设计制作条凳,用艺术作品来装饰广场。每周举办艺术活动,成为当地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也衍生出关于艺术家角色功能和公共艺术主体等问题的思考。该项目并未对政府管理带来负面作用,因此得到了政府的支待,但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家策划实施的项目,它也存在着不稳定性,例如新上任的城市管理者对这一项目价值的看法,影响着项目的持续开展。乡口何在政府、企业、艺术家团体和公众、公共领域之间建立起长期的关系,构建特大城市中的公共文化和社会生活秩序,仍然是公共艺术关注的课题。

《“长江上下”公共艺术国际行动计划》是由两所美院共同开展的跨区域的公共艺术行动。长江不仅是我们的母亲河,而且长江之水连接了中国东西部的广大区域,形成了不同而又彼此交集的文化区域,产生了各异而又共生的社会结构。该项目围绕长江下游的莫干山民宿艺术节和长江上游的北碚农耕文化陈列馆开展系列持续的艺术创作活动,连接起不同地域的艺术生产力。通过采集、共生和对话这三个过程,并以艺术节、工作坊、在地创作等方式与所在地的空间、人文进行一系列的交流和对话。在2018年8月和9月的交流项目中,参与艺术家分别创作了装置、影像、生态、公共戏剧、行为表演等十二件艺术作品。作为跨地域、跨文化的公共艺术项目,《“长江上下”公共艺术国际行动计划》力图打破乡村的孤岛现象,用跨界的力量,以青年为主体,融合专业院校、艺术机构,以及三农、人类学、文化学等共同体力量介入中国乡村的现场,推动乡村与都市、西南腹地与长江三角洲乡村的对话,使艺术行动主體重新回归到社会现场,推动公共艺术转变为社会文化生产力,以艺术的力量重新塑造乡土文化格局。

三、总结

汪大伟院长对此次会议进行了闭幕总结。他首先分析了公共艺术研究的现状,指出了通过四届研究员会议,我们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不断地深入,提出希望研究员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公共艺术,分别提出了三个态度和三种角度,即:质疑、建设、合作。其中,“质疑”指的是对同一概念应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要对各自的判断、概念提出质疑。“建设”指的是质疑的目的不是为了打破、粉碎,或是扔掉一个东西,而是为了重建,为了重新或者是更准确地去构架和定义。“合作”则是把各自的判断、质疑和构想等进行合作,能够更进一步推动公共艺术的定义。

汪大伟院长最后指出,研究员会议旨在搭建一个国际平台,促使研究者们为公共艺术的发展表明自己的观点,构建自身对公共艺术发展酌价值,这种合作也是公共艺术研究员会议所要提倡的。他期待研究员们都能以各自的角度、质疑的方式、建设的态度以及合作的精神开展新的研究,为下一届的公共艺术的研究员会议带来更多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研究员重塑案例
抖音对戏曲艺术的再媒介化重塑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重塑未来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撞色拼接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