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静
今天,我们习惯了坐在椅子上围成一桌吃饭,但古人并非如此。
秦汉时期,人们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但是他们的坐与我们今天区别很大,更类似于现在的跪。就餐时,古人穿着宽大的衣服席地而坐:两膝相并,双足在后,脚心斜后上,臀部落在脚跟上。脚下是席,席下铺筵。席和筵都是坐具,区别是筵长席短,筵大席小。筵一般用较粗的料如蒲、苇等,尺寸较宽大;席一般用较细的料,尺寸较窄小,周边多以丝帛围缀。此外,每人面前都有一张比膝盖高一点的轻巧小桌,称为“食案”,案上放食物,饭菜与酒都是一人一份,各吃各的。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一场充满刀光剑影的“鸿门宴”,向我们传达了宴会实际的就餐隋况:项王、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五人便是一人一案。“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如果项王、沛公等人围坐一张食床的话,项庄的剑不仅会危及项王,还要越过范增才能剌向沛公。聪明的范增绝不会做如此安排,而每人一张食案,分坐于不同方向,中间就有足够的空间让项庄、项伯舞剑。
一人一案的用餐模式一直持续到南北朝时期。《陈书·徐孝克传》记载,国子祭酒徐孝克陪侍陈高宗宴饮时,并不曾动一下筷子,可宴会结束后此人食案上的食物却减少了。原来,徐孝克偷偷藏起食物带回去孝敬母亲了。一时传为美谈。这也只有在人各一份的情况下才能“悄悄”发生。
唐代之后,中国的饮食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一变革中起关键作用的,正是今天看来十分寻常的椅子。
随着中原地区和少数民族逐渐融合,文化交流增强,少数民族日常使用的桌、椅先后进入中原地区。一般认为,中原地区的高足坐具源自张骞通西域后传入的胡床。这个“床”并不是真的床,而是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小马扎。“床”面用绳带交叉贯穿而成,可以折叠。宋末元初史学家胡三省曰:“胡床,即今之交床,隋恶胡字,改日交床,今之交椅是也。”及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大量涌入内地,胡床日兴,各种样式的椅子、凳子和坐墩也越来越多。这些家具与中原地区从前流行的日常家具最大的区别在于高度——胡桌、胡椅有腿,比中原地区原来的家具要高,垂足而坐自然比以前的跪坐要舒服得多。
到了唐代,杌、椅、床、榻等高足坐具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座席。到了宋代,跪坐和盤腿坐都已消失,垂足坐成为中国人标准的饮食坐姿。在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餐馆里摆放的都是大桌高椅。在《东京梦华录》一书里,作者也清楚地写道:“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指新鲜蔬菜)碗三五只……”这明明白白地指出,宋代食客已经围着一张桌子、在一个盘子里吃菜了。
在小说《水浒传》“智取生辰纲”的情节中,我们也看到,吴用说服阮氏三雄时,四个人一道吃饭就是“铺下四双箸,放了四盘菜蔬,打一桶酒放在桌子上”,又“把牛肉切做两盘”,放在桌上大快朵颐。虽然《水浒传》写的是北宋时期的事情,但作者施耐庵实际生活在元明之际,他笔下的饮食方式也和今天无甚差异了。我们可以确定这个时候中国人早已形成了家家户户围成一桌,共同享用饭食的习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