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先成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学博士。曾获得“全国第四届杰出校长奖”与“全国模范教师”“当代教育名家”等荣誉称号。研究并实践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获得了建国六十五周年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推动构建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成志教育的学校实践获第二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听窦桂梅老师讲课》等多部专著,其中多部入选年度“百部教师喜爱的图书”。
【编者按】窦桂梅是我国基础教育界颇具影响力的语文老师和校长,也是一位从一线走出来的实践派教育家。窦桂梅19周岁参加工作,凭借闯劲和韧劲迅速成长为语文教学名师。她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生的事業来做,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她都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智慧地思考、感悟与实践教育。她热爱学习,无论工作多么琐碎繁杂,都会挤出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把学习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她敢于实践、大胆尝试,在行动上拥有专业探索精神,20年前在国内率先提出了“语文立人”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主张。在进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工作的近20年里,窦桂梅的职业角色和使命发生了变化。作为校长,她引领学校从优秀走向卓越。但她始终心怀敬畏,依然坚持奋战在教育一线,和老师们一起深耕课堂,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十多年来,即便是在百忧劳心的日子里,她仍努力深入课堂,与学生一道成长。本期人物访谈带领大家一起走近窦桂梅,感悟她30多年的专业成长历程和教育生涯。
记者: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当时吉林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再到如今的名校校长,一路上不断学习是您的追求。窦校长,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成长历程吗?
窦桂梅:起初,我对教师的了解源自于姥爷和父亲对我的认识,他们认为我身上有当老师的潜质和气质,觉得我合适做教书育人的工作。我父亲当过小学老师,受他的影响,我在15岁的时候报考了师范学校。考上师范学校在当时对我来说是一件大事,意味着我从大山里走了出来,能看到山外面的“风景”。毕业那年,因为学习成绩优秀,再加上自己努力、进取,分配时学校打算让我留校做文书。身边很多同学都很羡慕我有这么好的工作机会,但我却有自己的想法:既然学习了四年的教育课程,接受了师范教育,自己就应该成为一名老师。后来,几经周转,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被改派到了一所小学。但由于被分配到新单位的时间太晚,我一开始并没有成为一名专职学科教师,而是被安排做教育辅助工作,一干就是近5年。
因为工作上的需要,我代过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等多门课程,每次代课我都全力以赴,珍惜来之不易的教书机会。代课经历让我具备了全科教师的教育素养。慢慢地,我发现自己最喜欢教的学科是语文。为了实现教语文的愿望,几年里,我一直向学校领导申请更换岗位,希望能安排我教语文。1991年,我成为一名专职语文教师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也满足了小时候在大山里生活的我的童年渴望——教语文就能读到更多的好书啊!于是,我就把读书学习当成了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有多忙,我都会挤出时间去阅读。
由于小学教育讲求教学艺术,所以一些示范典型课例活动就会经常被举办,这就有了观摩课培训。我主动向学校领导表达了自己想上公开课的愿望。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我终于等来了人生中第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由于那次《王二小》公开课的反响很大,后来我有了更多上市级、省级公开课的机会,教学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我成了随时接待县区老师听课的“全天候教师”。1995年和1997年,我先后两次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并且都获得了一等奖。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不到30岁就被评为特级教师呢?”我想,原因有很多,但上公开课无疑是助推我成长的重要因素。
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反思,教师仅有专业追求是不够的,还要在行动上有探索精神。于是,我基于“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的原则,开展了题为“语文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改革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实验,创建了“积累一感悟一创新”教学模式。1998年,吉林省教育厅推广了我的教学改革经验,后来我还受邀走进人民大会堂做了“为生命奠基——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的主题报告。
进入21世纪,我被调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工作,在这里,我有了从未有过的成长,主持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成果获得了建国六十五周年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可以说,我把青春韶华献给了学校。后来,我有幸成了东北师范大学的博士生,从“田野”走进“象牙塔”,成了名副其实的教育研究者,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2010年,我成了这所学校的第16任校长。
记者:您曾远赴帕夫雷什中学(位于乌克兰)学习考察。您在走进这所享誉世界的学校时有什么样的感悟?这对您今后办学有何影响?您是如何理解校长的责任和使命的?
窦桂梅:1998年,我远赴万里之外的帕夫雷什中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担任该校校长,在他的领导下,帕夫雷什中学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在慢慢地走近这所学校的过程中,我感触很多。作为校长的苏霍姆林斯基,每天5点30分起床写学案、备课,然后迎着朝阳迎接每一位来上学的孩子。当时我就想如果我成了校长,就要像他一样,每天站在校门口迎接每一位上学的孩子。没想到2010年底我真当上了校长,当年的想法就要想办法实现,所以我就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每天早晨站在校门口迎接来上学的孩子。
每天站在校门口迎候学生的时候,我时常思考,难道当上校长的我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当初的想法吗?实际上,这里有太多难题摆在我面前需要解决。比如,清华附小是清华大学教职工子弟学校,家长多是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某领域研究专家,对学校教育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和期望。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由于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视野要比同龄孩子宽广得多,思维也会比同龄孩子活跃。作为这样一所小学的老师,压力可想而知。所以,作为校长的我,就要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思考如何实施差异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都有实际的收获。更重要的是,我要怎么做才能让老师们成长,获得更多的专业尊严呢?
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在一首诗中说:“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便成了孩子生命的一部分/……”(《草叶集》)。在儿童早期生命中,在他(她)遇到什么便可能会成为他(她)生命一部分的时候,作为校长的我,一直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更好地担起身上沉甸甸的责任。这首诗也让我想起了拍摄于2010年的一张照片,它是刚入学的一年级的一个班学生的合影(孩子们正在奔跑)。当时我就在这些孩子们身旁,脑子里突然想到:6年后他们会是什么样子呢?所以我对着摄影师大声说道:“赶快把它抓拍下来。”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这些孩子就到了六年级,我打算去这个班让这些孩子像6年前一样再跑一次。当我走到这个班看到孩子们认真学习的模样时却望而止步,于是我把这些孩子小学毕业登记证上的照片逐一摆放在我面前,发现他们的模样和原来有一些变化,清华附小6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熏染,赋予了每个孩子生命中相同的“色彩”——健康、阳光、乐学,为他们今后拥有聪慧的头脑与高尚的品格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如何留住人、用好人、发展人是校长首先要面对和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请问窦校长,清华附小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曾经遇到过哪些挑战,又有哪些经验?
窦桂梅:我曾有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说“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固定资产,校长要让‘固定资产升值,再升值”。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当作自己的最高荣誉。
有人可能会问:清华附小位于清华园内,有那么好的历史底蕴、人文环境和学习氛围,很多人把成为清华附小的老师当作一件很荣幸的事,谁又会离开呢?其实,事情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我也深受师资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流失等问题的困扰,原因有很多,当然不排除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比如,有管理干部想去私立学校工作,以获得更高的报酬;有名校毕业、为了解决户口等进入学校工作的老师,工作几年就辞职;还有一些老师的教育观念和学习力亟须提高,等等。作为一个管理者,面对这样的困扰,我努力摆脱惯性思维,跟着教育改革的脚步,一边思考,一边行走。慢慢地,我接受现实,在回顾校史、展望未来中用行动去影响学校的每一位老师,带领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奋勇向前,形成一种不断前进的姿态。
一是用成志教育价值观统领人。我认为价值观是人的思想的核心,当学校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后,所有人的行动都将指向一个目标。因此,清华附小十分注重价值观的力量。事实也证明,价值观相同的人越多,校长行走就会越从容。学校如果以利益驱动行动,那么行动越多就越容易偏离办学初衷,管理的成本就会变高,教育教学改革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变大。清华附小结合1915年学校建立伊始所命名的成志学校校史并凝练了百年来所坚守的育人品质,形成了成志教育办学理念。它是每位清华附小人笃信的价值观,有了它我们才不会被诱惑,学校的持续发展也才有了定力。
二是创新制度激励人。清华附小的成志教育将小学六年分为低学段的“启程”、中学段的“知行”和高学段的“修远”三阶段,并实行段部管理和段长负责制。段长是学校的“小校长”,是教育教学第一责任人,拥有教育、教学、科研、人事的管理权,所以他们在工作中有很高的成就感。当然,清华附小的人事改革顺应清华大学的要求,在“摸家底”“搭架子”“摆椅子”“各就位”“储后备”中,坚持以事定岗、以岗定薪、优劳优酬、兼顾公平的原则,实现了良性人事运行管理。比如,在清华附小,所有教师都是班主任(每个班有正副两名班主任),班主任是清华附小最有尊严、最有地位的岗位。在培养新教师方面,清华附小制定了“老带新”制度。“老带新”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老教师的工作绩效与新教师的成长情况直接挂钩。从实践结果来看,这种制度让师徒双方在结对中有了共同提高。另外,学校还实行每周一次“全天候”的一日蹲班听课制度,即学校的管理人员在一个班中和学生一起听课一天。这种听课制度具有“行政管理+科研诊断”的特点,能有效解决学科教师之间可能出现的协作育人不一致问题,避免教师教育工作出现分裂的局面;让后勤管理者也走进班级,观察诊断学生饮食、使用的桌椅、教室照明等是否需要优化与改进……它让听课成为放大了的“全景镜头”,能聚焦学校整体工作的具体细节,有助于排查各种问题,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创新。
三是用隐形环境熏陶人。人文环境是柔性力量,对教师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清华附小十分注重人文环境建设,设计了各种教师活动。比如,每年到了妇女节这天的早晨,全校的男老师都站在门口迎接女老师,向她们送上祝福;然后高年级的学生给女老师倒茶,说声“老师辛苦了!”。再比如,2018年老师过生日的时候,学校会安排人在食堂里的黑板上写上“今天是×××老师的生日”,同时旁边放上贺卡,供表达祝福的老师使用。食堂中还有学校的音乐老师奏曲,一起唱生日祝福歌;食堂的师傅也会做一碗长寿面,送给当天过生日的老师。曾经离开的老师,有的返回了,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一定有这里的人的因素吧!
记者:学校教育改革的根基在课堂教学。在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景下,您认为学校教育改革应如何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窦桂梅:我深切感到,如果学校没有办学理念及办学目标的指引,没有整体育人氛围的营造,没有课程体系的建构,课堂教学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当小学教育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一所跨世纪的百年老校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对这个时代命题?学校的办学理念又该如何实现?在办学趋同化现象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如何找准定位,突出个性,彰显特色?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积极寻找出路。在为学校寻找新的发展坐标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明晰的思路,就是要找到一个对标方式——把小学和大学进行对标,明确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学生,才能明晰小学的办学方向。此外,校长和老师还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历史,从源头出发,寻找文化根基。于是,我们想到了清华附小的前身——成志学校,它倡导教育要“培育完全人格”,今天来看,它依然不过时。为此,我们提出了成志教育办学理念,明确了“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校训,坚定了“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并将“聪慧與高尚”进行了具体解读。基于此,我们确立了成志教育的基本框架,积极进行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思路,系统构建了纵横向课程体系。这样,解决“育什么人,怎样育人,育的人走向哪里”等问题的思路逐渐明晰起来,师生也有了明确的行动方向。
记者: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核心栽体,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办学特色的彰显、学生个性的呈现等,都需要通过课程来达成。刚刚您提及清华附小系统构建了纵横向课程体系,能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吗?
窦桂梅:落实办学理念、实现办学目标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和载体。就像我刚刚讲到的那样——清华附小通过构建纵横向课程体系来落实办学理念、实现办学目标。纵向课程体系包括“启程”“知行”和“修远”三个阶段。其中,低年段为“启程”阶段,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尊重学生的天资与性情,适性扬才,帮助其打牢基础,发现与激发其兴趣,引导其言行得体、谦让互助。中年段为“知行”阶段,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身心发展处于“U型”底部发展期的特点,砥砺其意志与行动,帮助其获得乐趣,养成诚实守信、自律自强的品质。高年段为“修远”阶段,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身心处于第二发展期、创造与逆反期的特点,培育学生的理想与抱负,引导其逐步形成自我志趣。三个学段的课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强调价值观元素,从若干成志教育主题出发,通过放慢教育的节奏,达到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品质的目的。
横向课程体系主要是指“1+X课程”。其中,“1”是指优化和整合后的國家基础课程,凸显了基础课程的综合性,它通过学科和活动育人。“1”是底线,是实现清华附小学生成长样态——“健康、阳光、乐学”的根本途径,所以必须得把牢。“X”是基于“1”创生的校本特色课程,包括学校个性课程(足球、书法等)、学段个性课程(启程课程等)和学生个性课程(有70多门课程可供学生选择)。“+”不是指学校简单地做加法,而是通过不断调整“1”与“X”的比重,促进“1”和“X”相辅相成,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的。
另外,我们还通过构建年度主题课程群,实现了纵向、横向课程体系的统合。
记者:清华附小在建校100周年之际了《清华附小新百年成志教育行动纲要》,这成了全体清华附小人的行动指南。在我国有行动纲要的学校十分罕见,您作为一线走出的教育家,能谈谈它的研制过程以及它是如何指引教师教书育人方向的吗?
窦桂梅: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就需要将之进行转化与细化,变为能够得着、能落地的行动纲要,才能真正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生根、发芽。经过长期的深入探讨和反复琢磨,在一些知名专家的指导和全校师生及家长的广泛参与下,《清华附小新百年成志教育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在清华附小建校100年之际正式公布。这部逐年修订的《行动纲要》,已经成了全校教师以及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实现价值认同的“文化密码”。
在研制《行动纲要》的那段时间里,我想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学校应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和中小衔接工作。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行动纲要》的初稿得以完成,后来我把初稿交给学校中层管理干部修改,再发给全体教师讨论、补充和完善。教师们的集体智慧大大提升了《行动纲要》的针对性,同时他们也把它当作了自己的“孩子”。再后来,我又征求了全校家长和学生的意见,一年后《行动纲要》被提交至教代会,经过讨论顺利通过。
《行动纲要》是清华附小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指南,通俗地说,就是为教师提供了指挥员的“作战地图”、设计师的“工程施工箱”、监理师的“把关诊断图”。《行动纲要》的内容已从最初的100条简化为现在的30条,这些都是经过“大浪淘沙”后留下的“金句”。比如,“学校第一,心往一块想,话往一块说,劲往一处使。”“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领导,请你不要走在我的前面,我不想跟随你,请你不要走在我的后面,我不想领导你,请你走在我的身边,我想和你并肩同行。”
“博学于文,行已有耻”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我觉得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只有不断思考,不断行动,才能不断进步。
(责任编辑:谢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