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胡广东
摘 要:动物生理学实验是动物生理学的配套课程,也是动物科学(畜牧)和动物医学(兽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更是主要实践环节之一,因此在农学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家宏观指导政策的调整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于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除具备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之外,还要求有一定专业创新能力,因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本科教学就不能仅满足于现状,应及早采取应对措施,而动物生理学实验通常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此时学生思维活跃,是第一次接触活体动物实验,这个时间是培养大学生科研素养及激发其创新意识的关键时间点,因此,将动物生理学实验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P)进行有机整合,可能是培养动科、动医本科生对专业学习兴趣及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中心环节。
关键词: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构建与实践
一.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石河子大学的办学类型定位是坚持走新型应用型地方综合大学发展的道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而畜牧学是我校重点建设支撑新疆和兵团产业转型升级与向南发展急需的学科,因此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必然围绕学校定位与学科优势展开,确立以高素质创新性为培养目标,教学改革围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展开。
二. 引进虚拟仿真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项目,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
虚拟仿真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可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项目中,以虚拟的实验动物,虚拟的试验设备及虚拟单实验操作弥补现实实验教学学时不足,操作失误导致实验动物死亡等实验缺陷,通过逼真的数据体验和分析,拓展实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延伸了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由于实验课时的安排有限,通常只进行独立的胸内负压的测定实验和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只简单证明胸内负压存在及完成实验项目中呼吸运动的调节因素,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条件和动力,更谈不上去进一步设计实验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了,而虚拟仿真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是基于真实研究的数据,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上述耗时较长的实验设计成虚拟仿真实验,通过创立虚拟胸内套管,在虚拟的家兔体上完成胸内负压的测定及呼吸运动的调节因素,使这两个实验既独立又层层深入,相互联系,让学生在虚拟条件下完成实验操作,通过逼真的数据体验,使学生享受模拟操作、逼真的数据分析、严密的逻辑推理及对胸内负压的形成机制、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的深刻理解所带来的乐趣,从而加强学生的科研思维训练。
三.引进更新实验设备,生理信号采集系统,优化实验教学手段
动物生理学实验中的手术操作仅用语言描述无法清楚让学生领悟其中要点,老师的示教过程是必须的,但是老师示教需要边讲解边手术,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只有少部分同学可以看清楚操作细节,所以可以将复杂难以讲述的实验拍摄制作视频(或者网络清晰的实验操作链接),以慕课形式提前推送到学生手机,利用手机简易操作模式改进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最大程度减少因为学生失误造成实验动物死亡等实验失败情况的发生,充分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手操作的主动性,保护学生自信心。
四. 优化课程设置,有意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附属于动物生理学理论教学,侧重经典理论的验证,学生被动接受实验结果,结论标准化,实验报告分析内容单一,模式化,毫无新意。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限制了学生的探索,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鉴于这种情况,我院鼓励教师对课程设置进行大胆改革,将动物生理学实验设立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动物生理学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师为一人,鼓励教师开拓创新,理论课程紧跟科技前沿,实验课程鼓励师生大胆创新。这类“非标准实验”贴近生活,材料易得,可充分调动大学生好奇心,加之刚刚完成类似恒温平滑肌槽的操作,对实验操作熟悉,实验原理清晰,此时学情最合适进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真正实现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五. 注重总结,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课程奖励制度
实验报告通常包括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和实验分析与总结三部分组成,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掌握实验原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逻辑归纳、综合分析、文字表达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验报告其实就是简化的科技论文,而一篇科技论文的关键,除了基本的书写格式外,最主要的特点是立题新颖,能够解决某个关键问题。这些利用实验技术解决新问题的同学,应该鼓励他们按照科技论文的规范和要求书写实验报告,这对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讲是极大的挑战和机遇,而对这类学生,在成绩评价中不能单单以实验报告、实验操作作为唯一依据打分,因为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因此,我们逐步完善学生动物生理学实验评价体系,将现有30%平时成绩,40%实验报告成绩和30%实验操作三大部分扩展为20%平时成绩,50%实验报告成绩(其中20%为创新实验成绩,30%为实验报告基础分),30%实验操作,充分调动同学设计实验做实验的积极性。
六.结语
人才培养任重道远,传统的动物生理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创新范围,创造性的改变这种传统模式,最大限度的利用实验室,拓展实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延伸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最終实现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作者简介:
王静,石河子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通讯作者:胡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