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应用题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19-09-10 08:43张金远
速读·上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应用题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张金远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在数学应用题练习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面对一些复杂的应用题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小学生处理应用题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为学生对题意的不了解以及缺乏数学阅读训练。基于此,借助数学应用题锻炼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本文将对小学应用题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般来说,解答应用题的首要步骤就是读题,如果想要精准的找到答案,必须理解题目大意,找到解题的关键。基于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边读题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只有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才会相应有所提高。学生进行应用题训练的目的并非单纯的为了做题,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能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

一、让学生养成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当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后,多数学生会选择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然而却很少有学生去请教“课本”。假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后通过阅读数学课本教材找到解题思路,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生通过阅读数学课本中的插图、对话、表格,例题找出其中蕴含的数学道理,当学生阅读插图时,应该读懂这张图中所包含的数据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數学信息,需要我们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图中蕴涵了哪些数量关系等。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中的《小数除法》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本第24页的图片,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图片中包含的信息并对比其和之前所学过的除法之间的差异,让学生自己找出图片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编一套小数除法的顺口溜来让学生抄写课本上,方便学生平时记忆。

二、让学生养成理解关键词的习惯

由于应用题中存在大量的专业术语和专业名词,小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但是这些专业名词在应用题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其中较为常见的关键词有其中、实际上、计划等,这些关键词将数据串联起来构成应用题,学生如果想要快速且准确的解答出应用题,必须要理解这类关键词的含义。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时,以课后练习题的例4为例:“昨天卖出的足球数量等于48,今天比昨天多卖出n个”其中的今天比昨天多卖出n个就是关键词。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会让学生把这些关键词划出来进行记忆,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枯燥无味,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大体和课本教学内容相似的情境,教师可以挑选一个学生扮演售货员,购买一些乒乓球替代足球,“售货员”将昨天所售出的乒乓球单独拿出来,将今天售卖的乒乓球放在纸箱内,教师可以在箱子上标注出“关键词”这三个字,通过实践演练加深学生对关键词的理解和记忆。

三、锻炼学生的数学表达习惯

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水平,有数据研究表明,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普遍理解力较差,这类学生不会采用逆向思维去解决问题,在解决一些较难的应用题时根本无从下手。基于此,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让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语言表示出题目想要传达的内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因数与倍数》这节课时,例1中提出12/6=2,其中12为6和2的倍数,而6和2是12的因数,许多学生很难理解这种表达方式,从而会降低之后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玩“戴帽子”游戏,让学生三人为一组,制作能够被整除的“数字帽”,当教师喊“倍数”的时候,不是倍数的两个数字一起举手,当教师喊“因数”的时候,不是因数的学生一起举手。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具体化,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四、锻炼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图形和数学理论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采用这种“数形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化,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用形表达出来,降低解题难度。

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统计》这节课的过程中,由于统计图是“数形结合”的最佳体现,教师可以用实物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带一些不同口味的水果糖到课堂上,询问喜欢草莓味糖果的同学有多少?芒果味糖果的同学有多少?让班长进行统计,然后让学生将统计好的数字列出来,然后引导学生用红色圆点和黄色圆点代表水果糖口味进行作图,统计班上喜欢草莓口味的男生数量和女生数量并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获胜者可以得到全部的糖果作为奖励。并且,小学教师要重视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问题,要深入了解小学生整体状况,引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案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应用题的兴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五、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面对复杂数学应用题时,应该从读题出发,锻炼学生的思考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有抓住数学应用题阅读的基本特点,善于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阅读能力,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显伦.浅议小学应用题教学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9):47-49.

[2]王小琴.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浅析数学阅读在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当代教研论丛,2016(1).

[3]汤永娟.融“阅读”于小学数学学习中——谈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118-118.

猜你喜欢
应用题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