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掺和

2019-09-10 07:25:57王春华彭俊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旁观兜兜扳手

王春华 彭俊

漫画《重在掺和》中,兜兜蹲在柜子旁边,手里拿着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柜子里——爸爸正趴在里面修理东西。圆睁的眼睛和略带紧张的肢体语言告诉我们,兜兜看得非常专注,可见他对这件事的关心与好奇。爸爸从柜子里退出来,扭头说:“把扳手给爸爸。”原来,兜兜还是爸爸的得力小助手呢!地上散落了好些修理工具,但他早早就把扳手拿到手里,仿佛已经料到接下来会用到它。不过兜兜可不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小助手,他拿着扳手跟爸爸说了句“我来”,接着就钻进柜子开始“工作”。爸爸蹲在后面,抱着膝盖笑眯眯地看着忙碌的兜兜,饶有兴致地问:“修好了没有?”过了一会儿,兜兜钻出来,小脸脏兮兮的,看着爸爸说:“没有。”爸爸摸摸孩子的头:“让爸爸来吧!”

孩子特别喜欢和大人一起捣鼓一些东西,这是幼儿学习品质的体现。学习品质跟智力无关,它涵盖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成为新的儿童发展取向和儿童教育取向。学习品质不是关注儿童学习什么,学到什么,而是关注儿童是如何学习的,即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孩子天生好奇,对很多事物充满兴趣,成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令人欣慰的是,漫画中的爸爸采用了支持儿童发展学习品质的教育方式,没有因为怕脏、怕孩子“越掺和越乱”而拒绝孩子,而是让孩子快乐和深入地参与——帮忙拿工具、钻进柜子去尝试,哪怕知道孩子不会成功,但也满足了他小小的好奇心,更让他有机会动手去操作和感受。

對家长和老师来说,给孩子这样的学习和探索,其意义是双向的、互惠的。我们看漫画的第三幅和第一幅,角色进行了互换,从爸爸修、孩子旁观到孩子修、爸爸旁观,这种换位也可以让爸爸体验孩子的心理。之前孩子作为旁观者,往往会不停地发问:“爸爸修好了吗?”而现在自己旁观时,也会按捺不住地想问、想伸手去帮忙。换位体验能让爸爸更加理解孩子,这种体验是许多家长和老师忽略的。

最后一幅中的一个小细节较为触动我,当孩子从柜子里钻出来说“没有(修好)”的时候,爸爸摸摸孩子的头。肢体语言往往是最自然、亲密的亲子关系表达,是对孩子的安抚与鼓励、关怀与支持。这种表达,既是对语言的补充,还有着语言之外的意思——爸爸没有把孩子置于“消极的学习”状况中,比如用“你还小”“下次不要捣乱”等语言限制孩子未来继续探索的动机和机会。

在这次修理事件后,孩子会积累一些经验,更会产生一些疑问,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关于修理的话题,比如说修理的工具、修理的方式等,再和孩子进行“修理”的延伸和拓展性的尝试。持续地学习,会让孩子坚持得更久,学得更好,体验更多的成功,因为积极的体验是有累加效应的。许多研究表明,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兴趣会越来越集中,其中积极的学习品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假如,这个爸爸不让孩子“掺和”,会怎么样呢?我们会失去多少?这是值得家长和老师们认真思考的。

猜你喜欢
旁观兜兜扳手
扳手为什么会掉头
兜兜
小读者(2020年1期)2020-02-13 06:33:08
兜兜
旁观者
做兜兜
青年歌声(2018年9期)2018-10-23 01:23:02
液压扭矩扳手的不确定度评定
“战车金扳手”的初心
旁观者
国际空间站打印出首个3D扳手
军事文摘(2016年16期)2016-09-13 06:02:51
谁是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