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与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

2019-09-10 05:43肖辉
小城镇建设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摘要:文章在研究国内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背景基础上,重点分析“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的建设特点和发展情况,以及其建设意义和存在问题,探讨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与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体育小镇的建筑布局、设计和运营策略,以及“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规划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特色小镇;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10.009?中图分类号:F292

文章编号:1009-1483(2019)10-0058-09?文献标识码:A

Sports Characteristic Town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rchitecture: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Venue +" Sports Characteristic Town

XIAO Hui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of Sports Characteristic Town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venue +" sports town are empha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studying the construction ca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Characteristic Tow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layout strategies, design strategies and opera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ports venue +" Sports Characteristic Town.

[Keywords] Sports Characteristic Town; sports architec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引言

近年来,随着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体育消费需求增加、产业资本加速涌入,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由于产业链条长、辐射广、关联度高,日益成为引领中高端消费、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引擎[1]。体育特色小镇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特色小镇的重要类型,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类体育小镇不断涌现。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体群字〔2017〕73号),启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创建工作,2017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公布了第一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

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也是推进国家全民健身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和城镇化战略的需要,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探索。体育总局相关文件下发两年来,国内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但也存在概念化、房地产化的不良趋势,如何区分不同类型、正确引导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如何通过体育小镇建设推动体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亟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1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背景

1.1体育特色小镇概念解析

体育特色小镇是伴随“小镇热”出现的新兴概念,国内学者对体育特色小镇的概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界定和表述。陈磊等认为体育特色小镇是以体育为载体,聚焦文化、旅游、养老、金融等多种产业,融合健身休闲、旅游、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明确产业定位与文化内涵的聚集体[2]。沈克印等認为体育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体育产业定位,融合文化、健康、生态、科技、旅游等多种元素,并具有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性空间,不同于体育产业园区和一般行政划分单元[3]。

体育特色小镇与其他类型的特色小镇一样,作为一定区域特色要素聚集的空间平台,是一个特色产业聚集体和融合发展平台,以体育内容为特色,以体育产业为核心,因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度高而具有多功能、融合性的特点[4]。体育小镇一般以一种或多种具有产业深度和市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为核心,结合区块产业特色和旅游资源,采取“体育+”的模式,打造“体育+旅游、体育+制造、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商业、体育+科创、体育+金融、体育+人居”等多种业态相互交融的综合性体育产业平台[5]。

1.2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环境

伴随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从2015年6月住建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开始,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对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起到了政策支持、方向引导、业务指导等作用(见表1)。

1.3体育特色小镇类型

体育特色小镇根据产业类型、运动项目、核心资源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具体如下。

(1)按产业类型划分:根据产业类型和目标受众不同,分为产业型、休闲型、赛事型、探险型、康体型体育特色小镇[6]。

(2)按运动项目划分:根据体现体育小镇特色的核心运动项目不同,可以分为足球(篮球、网球等球类项目)、冰雪、水上、高尔夫、户外运动等体育特色小镇,一般选择的运动项目为产业链较长、市场规模较大的运动项目。

(3)按核心资源划分:根据“体育+”模式依托的核心资源和支撑项目不同,可以分为“体育旅游+”“体育场馆+”“体育制造+”三种主要类型(见表2)。“体育旅游+”型体育小镇更贴近文旅小镇的发展模式,依托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侧重景区资源,发展观赏型和参与型体育旅游,运动项目以户外运动为主,发展模式包括“体育赛事+休闲旅游、体育运动+休闲旅游、健康运动+养生养老”等。“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的核心资源和支撑项目为体育场馆,依托赛事及训练需求的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以一个或一个以上运动项目为特色,开展赛事演艺和全民健身活动,并围绕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服务业发展其他相关产业。“体育制造+”型体育小镇的核心资源是体育制造业园区,贴近于工业发展型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以体育制造业为龙头,发展体育研发、会展、商务等相关产业[7]。

从类型上看,国内目前规划建设的体育小镇以“体育旅游+”型为主,国家体育总局第一批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中,典型的“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仅有8个,其他88个均为“体育旅游+”型体育小镇(见表3)。在关于体育小镇的已有研究中,“体育旅游+”型体育小镇相关研究较多,苏大循通过对49篇体育小镇相关文献的研究,提出旅游类体育特色小镇的文献中,专家学者主要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战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指出目前学界对赛事类体育特色小镇研究较少[8]。相应的,与赛事类对应的“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重点针对“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进行研究。

2“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建设特点与意义

2.1建设特点

“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作为体育小镇的重要类型,通过建设大型体育场馆等设施,结合特色运动项目培育,形成体育小镇的核心資源和支撑项目,开展赛事演艺和全民健身活动,围绕体育场馆资源形成产业和人流聚集,发展多元化业态,建设特色鲜明、产城融合的体育特色小镇。

“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建设往往采用“产业地产”模式,投资方一般是房地产企业或房地产企业与体育企业的联合体,基于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突出特色体育项目,将体育场馆资源与特定的产业相融合,形成特色鲜明,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既有体育产业导入,又与教育培训、旅游、商业、科创、文化、养老等多种业态相结合的宜业宜居宜游的复合式业态。

体育场馆是该类型体育小镇的核心资源,既是小镇发展的启动引擎,又是小镇体育相关产业链的空间载体。“体育场馆+”的核心不在于空间上的“全”和“多”,更重要是依托“体育场馆”这个载体,从封闭的体育产业自循环向开放的“体育+”融合方式转变,改变单一的体育形态,通过产业的融合发展(比如“以商养体、以体促商”),解决场馆建设投资问题,支撑场馆顺利度过运营培育期,破解体育场馆运营的世界性难题,构建以体育产业为平台的复合型产业结构,推动小镇产业的转型。

小镇定位和规划建设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基于地方特点选取特色运动项目,确定场馆类型和规模,即确定建什么样的体育场馆;第二步,结合地方产业基础和小镇投入产出效益测算,确定相关产业发展方向,根据产业方向明确场馆功能区块以外的其他功能区块,即确定“体育场馆+”的内容,比如“+赛事”“+商业”“+教育”“+人居”“+制造”“+研发”等;第三步,根据总体定位、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明确建设时序和运营计划,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引导和培育产业发展,做好内容运营,实现小镇可持续发展。

小镇建设是基础,可持续运营是目标。为了避免体育小镇“概念化、形式化”,小镇运营策略是关键。“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的运营策略核心是做好体育场馆的运营。首先,要围绕场馆做好特色赛事和各类演艺活动,培育核心的内容IP,发展竞赛表演、运动健身、体育培训、体育相关消费等与场馆直接相关的业态。其次,做好“体育+”的文章,利用体育产业导流作用和黏性强的特点,带动商业、旅游等多种业态的发展,并与体育产业形成良性互动,真正在产业上产生叠加增值效应。

2.2建设意义

基于“产业地产”模式的“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建设,以体育场馆设施为核心资源,且一般为大型体育场馆,前期建设投入相对较大,对投资方资金实力要求较高。小镇选址往往位于城市新区,通过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形成触媒效应。与其他类型的体育小镇相比,“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的建设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带动城市新区发展

以大型体育设施为先导的体育小镇建设是城市新区发展的重要触媒,一方面,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的提前建设,改善了区域环境;另一方面,顺应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功能完善目标[9]。重庆市渝北区际华园体育温泉小镇位于两江新区龙兴片区,是龙兴片区第一个地标性城市功能项目,顺应两江新区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推动了片区东部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配套的完善,从际华园连通主城区的道路等城市交通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前实施,加速了新区开发建设。

2.2.2打造城市体育名片,提升城市形象

通过体育小镇建设,借助标志性场馆、品牌赛事、特色运动项目等来打造城市体育名片,助力体育名城、赛事之都等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体育小镇建设聚集人气,加快城市功能配套的形成,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河北省高碑店市通过建设中新健康城·京南体育小镇,打造“世界攀岩之都”。湖北省京山市通过建设网球特色小镇,打造“中国网球之乡”的城市名片。

2.2.3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体育小镇,增加城市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满足群众全民健身和各类体育活动需要,缓解政府在公共设施投入方面的财政压力。浙江省桐庐足球小镇一期建设了15000座专业足球场、3000座综合体育馆和足球训练基地,场馆设施总投资约4.5亿元,通过社会投资建设了本应由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区体育中心,满足了桐庐县城体育竞赛训练、全民健身的需求,缓解了县政府财政压力。

2.2.4减轻政府运营负担

通过体育小镇建设,实现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通过项目自我平衡、自我循环,商业和体育互相支持,破解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效能不佳、利用水平不高的难题,同时,通过体育企业的专业化运营,减轻政府的运营负担和投入。以浙江省桐庐足球小镇为例,体育场馆设施建成后,体育馆移交政府,但体育场、体育馆、足球训练基地均由企业来统一负责运营,为政府减少了每年数百万元的运营投入。

3“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3.1建设现状

“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以“体育场馆建设”为先导,以体育赛事为引领,以商贸居住为支撑,以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其他业态为补充,形成多功能的产业空间聚集平台和复合型体育产业生态圈。“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在场馆设施类型、特色运动项目、投资规模、功能分区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场馆设施一般为大型比赛场馆,能够承担大型国际国内赛事,建设投资较大。运动项目往往是具有产业深度和市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产业链足够长,能够支撑小镇的产业发展,最好选择足球、篮球、户外、冰雪等具备千亿以上市场规模的运动项目,过于小众的运动项目会造成小镇的持续发展堪忧。小镇用地规模一般在500亩以上、投资规模30亿元以上。由于体育场馆设施投资较大,为了平衡投资,一般结合有住宅、商业、办公等业态的开发项目,形成体育产业、商业配套、居住等业态相融合的多元化业态,也有利于聚集人气,带动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除场馆功能区外,一般会有商业、居住、教育、旅游、康养等功能区,比如保定中新健康城·京南体育小镇建设了康养中心、综合教育园区,重庆渝北区际华园体育温泉小镇配建了奥特莱斯和温泉酒店。

国家体育总局2017年公布的第一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中,“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主要有保定市高碑店市中新健康城·京南体育小镇、荆门市京山国际网球小镇、广东省中山国际棒球小镇、重庆市渝北区际华园体育温泉小镇等,均已部分建成。国内其他正在建设的“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还有南通市海门足球小镇、威海市雅居乐威海体育休闲小镇、杭州市桐庐足球小镇等(见表3)。

保定市高碑店市中新健康城·京南体育小镇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约657.67公顷,总投资180亿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以攀岩和户外极限运动为特色。已于2017年8月建成世界最高、赛道最多、体积最大的人工单体攀岩馆,举办了全国青年攀岩锦标赛等多项赛事,小镇主要建设内容除了攀岩馆、全民健身中心、户外极限运动广场、体育装备展览展示中心、登山运动展览馆等体育场馆设施外,还有商业综合体、特色主题酒店、室内主题娱乐公园、康疗中心、养疗基地、综合教育园区、户外运动装备研发中心、公寓等商业、娱乐、教育、康养、科创相关业态内容。

重庆渝北区际华园体育温泉小镇占地2500亩,总投资100亿元,集极限运动、时尚购物、温泉酒店于一体,以体育为核心,融合了旅游、健康、文化、时尚、娱乐、赛事等多种功能。其中室内极限运动中心已于2016年10月开业,包含室內攀岩、室内冲浪、室内滑雪、室内风洞跳伞等内容,是全国面积最大、最为专业的综合性室内极限运动场馆,连续举办了两年全国风洞跳伞锦标赛和室内跳伞训练营。

莱茵体育是深圳A股上市公司,是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该公司以足球和冰雪为特色运动项目,已在国内落地多个体育特色小镇,是体育企业开发建设体育小镇的代表。其投资的杭州市桐庐国际足球小镇、杭州市萧山浦阳律动小镇、重庆两江绿茵生活小镇均为“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其中桐庐国际足球小镇已动工建设。

3.2存在问题

虽然“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发展平台,对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诸多意义,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2.1小镇规划定位不准、功能不可持续

体育小镇规划建设之初,对区域和城市环境、产业基础、消费市场等分析不到位,造成小镇产业发展目标、总体定位不准,为满足政府诉求,各类功能区建设贪大求洋,特别是前期投入建设的体育场馆设施往往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追求标志性建筑,建设规模过大,造成闲置和浪费。定位和规模不合理造成相关功能不可持续,影响了体育小镇的长远发展。

3.2.2小镇特色运动项目选择不符合地方实际

特色运动项目选择是体育小镇发展的基础,基于政府招商引资的需求或企业落地项目的迫切性,往往对特色运动项目的选择缺乏充分论证,企业自带体育IP和运动项目资源进入,不一定符合地方特点和实际需求,由于群众基础和发展潜力不足,不接地气,对小镇的后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2.3小镇建设重投资、轻运营

由于体育小镇以体育场馆为先导,场馆设施前期投入较大,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小镇项目落地,一般配套了一定规模的商业和住宅开发用地,来支持企业在场馆建设和体育产业发展方面的投入。企业通过开发用地实现投资回收后,往往容易忽视后期的运营,造成小镇的房地产化倾向,未能形成真正的产业空间聚集平台效应。

4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与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

4.1体育特色小镇和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要求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自1992年《21世纪议程》发布以来,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可持续发展观正在成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指导原则,推动了规划建设的实践和创新[10]。体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聚集的空间平台,其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关注城市协调发展和生态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关注产业和功能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产业聚集、形成良性循环,功能可持续、良好运营,体育小镇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体育场馆建设为先导,以体育赛事为引领,打造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平台,“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体育建筑是“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是体育小镇的核心资源,其建设和运营对小镇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体育小镇的体育建筑一般是能承办国际国内赛事的大型体育建筑,而大型体育建筑普遍存在建设投资大、日常运营利用率不高、运营负担大的问题,面临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小镇体育建筑亟需顺应时代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城市协调发展问题、功能持续发展问题和节能降耗问题等核心问题[11]。体育小镇建设应重点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体育建筑的布局、设计和运营问题。

4.2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体育小镇体育建筑布局、设计和运营策略

作为小镇体育产业发展重要空间载体的体育建筑,其可持续发展是体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体育建筑布局、设计和运营策略与体育小镇建设关系密切。一方面,体育小镇建设可以通过可持续布局策略,实现体育建筑的系统布局、综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通过可持续设计策略,实现体育建筑的功能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目标,通过可持续运营策略,實现体育建筑的持续健康运营。另一方面,由于体育建筑往往是体育小镇建设的排头兵,可以起到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在启动区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策略引领下,带动小镇其他功能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

4.2.1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原则的可持续布局策略

与城市协调发展是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契合城市发展目标、与城市整体环境相协调等方面。城市层面的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策略重点是布局策略,体育小镇的体育建筑布局应与城市整体空间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和城市环境相协调,并通过系统布局和建设,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随着举办大型赛事的常态化,更应注重赛事承办和大型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产出效益,赛事的申办和筹办应当系统化,从整个城市的角度统筹考虑未来体育赛事的举办要求,争取统筹规划、系统建设和布局、多项赛事使用,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减少场馆的运营维护成本。

4.2.2基于功能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目标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1)基于功能可持续性的体育建筑设计策略

体育小镇的体育建筑设计应以功能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统筹考虑当前使用需求和未来的发展需求,针对当代体育建筑功能复合化、多元化的特点,在功能策划基础上,以灵活适应性为原则,实现可持续建筑设计[12]。

体育小镇体育建筑的定位更侧重于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应结合当地实际,在充分市场调研基础上,合理确定功能定位、服务对象和建设目标。不同投资主体的体育场馆定位差异较大,建设运营目标也各不相同。应在功能定位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场馆的功能构成,明确高频使用功能和低频使用功能,在建筑设计上向高频使用功能倾斜,提高场馆功能空间的使用率,降低日常运营成本[13]。

(2)基于节能目标的体育建筑设计策略

建筑节能是建筑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建筑运营成本、提升建筑价值的重要措施。体育建筑节能潜力巨大,除了采用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绿色照明技术、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节能技术措施外,通过以“被动式节能技术”为重点的建筑设计策略实现节能目标,也是大型体育建筑可持续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节能为目标的体育建筑设计策略主要包括建筑平面布局策略、自然通风采光策略、空间容积控制策略、建筑立面及外遮阳设计策略等。

4.2.3基于价值工程方法的可持续运营策略

价值工程的目的是以对象的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以获取最佳的综合效益[14]。基于价值工程方法的体育小镇体育建筑可持续运营策略主要涉及功能提升和寿命周期成本降低两个方面。功能提升策略包括有效利用策略、需求导向策略和多元经营策略。有效利用策略包括对场馆开放时间和功能空间的有效利用。需求导向策略指适应社会发展和消费习惯变化趋势,以需求为导向,配置多种类型的设施和服务项目,满足多样化需求,吸引各类消费人群更长时间的逗留。多元经营策略主要是顺应体育赛事功能低频化趋势,依托场馆设施条件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多元化经营,由单一的体育功能向体育服务综合体或演艺文化综合体转变,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服务。

寿命周期成本降低策略主要包括节能策略和专业运营策略。能源费用是体育建筑寿命周期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采取有效建筑节能措施,加强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成本,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目前国内大多数场馆采取自主经营方式,运营管理水平较低,通过与专业运营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场馆运营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可以引进各类活动资源、提高场馆使用率。

5“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规划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5.1小镇建设的关键因素

“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作为体育特色小镇的重要类型,是政府引入社会投资建设体育设施、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载体。随着产业地产模式的普及,群众体育需求的增加,政府对社会投资和运营体育设施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像浙江省桐庐足球小镇、重庆市际华园体育温泉小镇这样的“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会越来越多。针对“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的特点,首先要分析清楚政府和企业的诉求。

5.1.1政府诉求

政府打造“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的诉求主要在于几个方面,一是培育城市特色体育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二是建设体育场馆设施,满足公共体育设施配套要求和群众健身需求;三是培育体育产业市场、推动产业聚集,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四是通过企业运营体育设施,降低政府运营负担。

5.1.2企业诉求

企业参与体育小镇建设的主要诉求在于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品牌打造,增强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二是有盈利模式,企业可以先有投入,后又产出,可以先亏,但不能一直亏,能够通过产业培育,逐步实现盈利;三是能够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专业运营实现良性的自我循环。

基于以上诉求,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因素在于:第一,有体育产业的导入和支撑——体育场馆设施、科创园等;第二,有长效、良性的商业模式——产业地产、体育服务综合体;第三,有合理的功能布局和规划——产业、文化、旅游、居住合理配置;第四,有IP赛事的植入和运营——为平台注入内容、为场馆注入活力;第五,有特色运动项目——符合地方特点、具备群众基础和发展潜力。

5.2规划建设建议

针对体育小镇规划定位不准、功能不可持续,特色运动项目选择不符合地方实际,重投资、轻运营等问题,“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需要重点在规划、设计、建造、产业导入方面下功夫。

5.2.1规划

许多特色小镇建设简单复制已有模式、照搬城市规划和建设内容,造成特色不突出、运营不持续[15]。但是,每个城市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轨迹不同,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产业基础、特色经济都各不相同,体育小镇建设不能简单套用已有模式和成功案例。而是应该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吸取历史教训、结合城镇发展特色,在产业定位和产业规划基础上,因地制宜的编制空间规划,为小镇建设提出具体规划理念,使特色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将“体育+”的属性与之充分结合,带动落后产能、促进潜力产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城市健康发展,科学合理地指导小镇建设。重庆两江绿茵生活小镇规划,在两江新区建设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聚集、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的建設目标指导下,围绕龙兴片区建设体育高地的产业定位,以承办亚洲杯为契机,突出足球特色,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城市资源,结合现状山体、合理利用地形、保留自然资源、延续美丽山水,突出重庆地方特色,形成“一轴、四区、一心、一廊”的规划结构,打造融于山水和城市的、提供完备功能的全年龄、全生活界面的运动健康花园小镇。

5.2.2设计

小镇的建筑设计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合理进行小镇建筑设计。以体育建筑为先导,围绕功能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目标进行建筑设计,一方面,统筹考虑当前使用和未来发展需求,以灵活适应性为原则,从建筑功能上实现可持续建筑设计;另一方面,采用有效的建筑平面布局、自然通风采光等设计策略等,实现建筑节能目标。同时,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有效利用山水自然环境,避免千城一面、贪大求洋,在建筑设计上既能体现体育小镇的活力、时尚,又能符合当地建筑风貌,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5.2.3建造

体育小镇的建造过程也是产业发展的过程,通过小镇建设大型体育场馆带来的体育专用设备、设施需求,帮助和扶持本地配套厂商的发展,并引导其落户到小镇区域,充分利用本地服务商和服务资源,将建设本身作为产业发展引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建造过程中合理应用建筑节能技术、选用建筑节能材料和工艺、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以较小的建筑造价增加带来长期、收益巨大的节能效果,实现体育建筑节能目标,进而促进体育小镇可持续发展。

5.2.4产业导入

产业导入是体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导入国际、国内优质体育产业资源为小镇发展创造基础条件,通过体育龙头企业的导入,借助其规划、建造和运营经验为小镇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筹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投资和扶持本地体育产业双创项目和公司,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产业发展生态圈。根据产业发展定位,确定产业发展和导入目标,设立相关产业指标、细分名录、景气指数、设施保障等基本要求,培育体育产业市场、吸引长效投资,持续引导和支持小镇体育产业的发展[16]。重庆际华园体育温泉小镇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新兴际华集团,首期建设室内极限运动中心,并通过分期建设方式打造国际级训练、教育培训、全民健身活动、国际国内专业赛事、体育文化产业五大基地,培育体育市场、引导扶持体育企业入驻,建设体育产业总部基地,带动了当地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6结语

体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聚集和融合发展的平台,核心是产业,关键是内容,要避免概念化和房地产化的倾向,需要长期的培育,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心态,科学规划建设,精心培育运营。“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要重点厘清政府和企业诉求,通过合理的体育建筑布局、设计和运营策略,实现体育小镇和体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产业导入、长效良性的商业模式、合理的功能布局和规划、IP赛事的植入和运营、符合地方特色且具备群众基础的特色运动项目,真正实现“产城人文”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辉.使命召唤下的中国体育产业[N].中国体育报,2018-12-11(6).

[2]陈磊,陈元欣,张强.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启示——以湖北省为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33(3):41-45.

[3]沈克印,杨毅然.体育特色小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实践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6):56-62.

[4]陈宝珠,朱佳斌.体育小镇的缘起、定位、类型及建设模式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9,41(2):7-10,21.

[5]厉华笑,杨飞,裘国平.基于目标导向的特色小镇规划创新思考——结合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实践[J].小城镇建设,2016, 34(3):42-48.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6.03.011.

[6]国际数据集团(IDG),爱奇体育有限公司(IDG Sports). 2018年中国文旅体育产业发展研究报告[R],2018:86.

[7]盛世豪,张伟明.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浙江社会科学,2016(3):36-38.

[8]苏大循.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研究现状述评[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6):211-212.

[9]肖辉,刘洪燕.浅谈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大型体育建筑可持续利用[J].城市建筑,2013(17):15-18.

[10]马国馨.可持续发展观下的体育建筑[N].中国建设报, 2015-08-10(4).

[11]孙一民,汪奋强.基于可持续性的体育建筑设计研究:结合五个奥运、亚运场馆的实践探索[J].建筑创作,2012(7):24-33.

[12]罗鹏,梅季魁.大型体育场馆动态适应性设计框架研究[J].建筑学报,2006(5):61-63.

[13]肖辉.基于使用频率的大型体育建筑功能策划探析[J].城市建筑,2015(25):24-27.

[14]肖淑红.体育产业价值工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15]狄凡,周霞.基于现状分析的“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8,36(5):12-17,50.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8. 05.002.

[16]郐艳丽,尹路.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与建设运营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8,36(5):5-11.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8. 05.001.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