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娇
摘 要: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国外,电能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动能资源,供电企业的发展也随着经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在市场占有的份额不断加大。而对于企业的发展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影响着整个企业是否能够健康稳定的运行,并且在市场中份额的长远持有。供电企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所以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就我国目前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善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现状;措施
引言:目前,我国的供电企业的发展呈现着直线上升的态势,越来越多的管理者也将管理重心转移至以前从未注意的固定资产管理上来,因为,供电企业本身具有资金密集、分布空间广泛、设计结构复杂、包含设备门类多等特点,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管理部门也必须意识到,只有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才能为供电企业的运营发展提供良好的后援支持。所以,针对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刻不容缓。
一、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口的持续增加,对供电量的要求也持续增高,因此,供电企业要不断增加供电设备,并且,逐渐淘汰已经老化失灵的供电设备,以保持整个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至少增加现有设备的20%[1]。所以,设备的不断增加,带来的就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量的不断增加,日益繁重的管理工作給供电企业的管理带来了更多的难度与挑战。而我国目前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如下:
(一)重视程度不够,固定资产管理基础薄弱
供电企业一直以“安全第一”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一要义,长期以来,企业所有的生产管理工作都以安全为主展开,是造成目前供电企业普遍出现“重安全、轻管理”现象的主要原因。哪怕是在经济突飞猛进市场格局不断变化的现在,仍有很多企业对资产管理工作没有保持高度重视。企业积压的经济管理问题越来越多,使企业得运行发展处在重重隐患之中。当财务危机预警出现时才投入相应的管理,当然为时已晚。
在供电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的配备日臻完善,并且,生产安全的投入力度也越来越高,固定资产管理的人员配备几乎为零,也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与危机应急预案。这也是目前众多供电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从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来看,出现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沿用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仅仅是对供电设备的采买进行了记录,哪怕是在大数据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今社会,很多企业仍采用传统的记账管理方式,缺乏大数据库的建立,这样的数据是相当不全面的[2]。因为,供电设备每个阶段都会新增很多,并且,之前的设备也会进行折旧与损坏,甚至淘汰,所以,传统的数据记录已经不能满足现价段的企业运行发展要求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记录,并且分析数据,是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三)缺乏完备的内部控制措施
由于,企业生产理念受“安全第一”的思想固化,固定资产管理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甚至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但固定资产的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生产运营成本的控制。如果在供电项目实施前期,缺乏相应的整体预算方案,这样就很难控制本次项目完工所需的费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供电设备每年的采买费用如果没有合理的预算,则会导致企业的总账出现超支失控的情况。
针对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很多企业一味的由财务部门大包大揽,这样的分工存在着巨大财务安全隐患,财务部门负责的借贷支出是一个庞大的企业运营科目体系,而固定资产管理则涉及到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所以这对管理方面,应该分工而治,专项专门专人控制管理。并且根据财务情况合理制定预算方案与内部控制体系。
二、加强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全面提高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
任何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导致的,由于我国供电企业受“安全第一”固化思维的影响,导致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的管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没有被企业管理者注意到。所以,解决措施的第一步就是提高所有人员的重视程度,特别是管理者的重视。供电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模式,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关键所在。
通过培训、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企业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且,培养优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才,建立高质量的人才储备库。针对目前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再教育、轮岗、技能大比武等提高工作技能,从而为不断发展的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输出优质人才,以保证企业健康运营。
(二)利用信息化进行固定资产数据管理
大数据技术是近几年各个企业争先恐后引进的高科技数据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数据进行云计算、云储存等手段为管理者、经营者提供所需的数据支持。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庞大、地区分散、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并且随着供电量的不断增大,传统数据管理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管理,是当前不得不采取的手段。
其中,针对供电设备的管理可以实行分配条形码的方式,将条形码与软件相结合,设备采买后就直接分配条形码。之后无论是入库备用,还是投入使用都可以快速精准的找到,可以通过在系统中查询条形码登记日期,得出设备使用寿命等信息。换句话说,给每一件固定资产都发放一张身份证,这样在后期的管理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
供电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可以采用资产管理责任制,将每一件固定资产直接分配到各个部门,并且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要求相应的负责人员对所负责的固定资产做好记录与看护工作,出现问题后第一时间进行汇报,并进行相应的政治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节约企业运营成本。对于由负责人疏忽而出现的固定资产损失问题,也要对负责人实行进行相应的惩罚措施。
结语:通过对我国目前供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我门可以发现很多企业在这方面还是非常薄弱的,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面临着许多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务必提高重视程度,加大管理人员投入力度,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为我国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出坚实的后援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文萍.试论固定资产投资过剩及其对策[J].太原科技.2016(12):38.
[2]郑彧.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7(33):59-60.